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44章

我们当然知道,乾隆皇帝之所以先后六次&ldo;下江南&rdo;,是有很多原因的。

第一,乾隆皇帝&ldo;下江南&rdo;,与黄河的治理的确有很大关系。

康熙皇帝当年南巡主要是为了视察水利,乾隆皇帝也说:&ldo;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rdo;在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中,有五次是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视了浙江的海塘工程。

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这两个地方来看一看。

第二,乾隆皇帝&ldo;下江南&rdo;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笼络人心。

凡是乾隆皇帝经过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

乾隆皇帝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的官员恢复原职。

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他问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还要赏赐他的子孙功名。

在南巡途中,乾隆皇帝一方面多次在各地的孔庙行礼,另一方面对前来拜见的文人士子亲自命题考试。

他出的不少考题,摆脱了科举考试的八股陋习而注重实际应用。

如浙江省大修海塘,他就以《海塘得失策》为题。

取得一等成绩的考生,立即授予官职,这样就选拔了许多实用的人才。

由于江南一带人才荟萃,读书应试的人很多,乾隆下令给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官办学府增加名额。

六次南巡,大约增加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生员名额5664名。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每次南巡增录的生员,相当于每三年一次录取的名额的四分之一左右。

试题均由乾隆皇帝亲自出。

第一次考试江苏、安徽、浙江进献诗赋的士子时,江南(江苏、安徽)取了一等5名,依名次顺序是蒋雍植、钱大昕、吴烺、褚寅亮、吴志鸿;浙江取中一等3名,即谢墉、陈鸿宝、王右曾,均特赐举人,授为内阁中书。

以后五次南巡,每次取中的士子,名额又多了一些。

通过这六次的考试,清政府发现和培养了一批饱学之士,他们之中的一部分,有的成为政界能臣,有的成为学界泰斗,有的成为诗文书画大家。

先以第一次取中的8位士子来看,江南一等第二名的钱大昕,历任编修、侍讲学士、学政、少詹事,精研经史,诗文特优,著作等身,撰写了《二十二史考异》等几十种著作,被公认为有清一代经史权威、学界泰斗、文坛大家、诗词巨匠。

谢墉,浙江一等第一名,历任编修、内阁学士、殿试读卷官、吏部侍郎、上书房行走、国史馆副总裁、四库全书馆总阅。

另外,褚寅亮、王右曾等人也是著述甚多,成就很大。

相邻小说
盛世长韵  [小李飞刀] 无盐女  修真界出了个老不死  [咒术回战]星象仪  在极品虐文怀了小炮灰的崽  我的极品小姨  你好,请接收死亡通知书  我陪夫郎回古代  逢夏  欢迎来到BOSS队  我只会种田  寻龙笔记  穿越虫族幸福日常  变成分数精后我体重暴涨  终极教师  朕的皇后有点闲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  大神  导演 消消火  盛宠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