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乾隆13年 > 第79章(第1页)

第79章(第1页)

不能否认,清代政府在十八世纪的作为,与一个现代政府还有很大的距离。随着所谓&ldo;现代化&rdo;向世界各地的推展,各国都开始追求农业产量的增加,以及国家税收的提高。尽力增产遂成为世界各地的普遍现象。也许这正是清代政府强力干预经济的一个原因?尽管中国仍未脱出一个&ldo;非充分发展&rdo;(&ldo;发展不充分&rdo;)经济。[37]尽管清代政府发展经济的目标,并不在于增加税收。[38];雍正十二年河东总督王士俊奏报垦荒事宜;&ldo;臣恭绎谕旨(按:指雍正元年鼓励垦荒谕),总以开垦为足民本计,非欲增收课赋。&rdo;朱批:&ldo;嘉是览之&rdo;(《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25册955页);乾隆十三年五月陕西巡抚陈宏谋奏:&ldo;朝廷恩意,惟在尽地利以养穷民,不在复荒额而增赋税&rdo;(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1143号);关于清代的&ldo;不加赋&rdo;政策,参见《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页2022。)

在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努力中,在这一问题上曾走过曲折的道路。这就是在生产的制度选择和方式方法上,政府的直接干预和规划种植,虽然它最终让位给了一种&ldo;市场经济&rdo;。但就是这点,在清朝也不是没有先例。如乾隆初年决定禁止&ldo;踩麯烧锅&rdo;,不久之后也与烟禁一起放弃,高宗从中得到的教训是,&ldo;天下事有言之近理而行之了无实际者,皆此类也&rdo;。[39]

于此都可看到十八世纪与二十世纪的密切关联。

七、福利国家

中国传统的&ldo;政治哲学把维持大众福利置于最优先的地位&rdo;,美国学者王国斌(r&iddot;bwong)写道,&ldo;国家视农民的物质福利为最重大的问题&rdo;。以前政府重视的是授田和开垦荒地,但到明清时期,&ldo;国家对农民物质福利的注意重点,从生产性活动转到了消费&rdo;。国家制定政策来稳定许多物资‐‐特别是粮食‐‐的供给。为此,清朝创建了一个复杂的粮食供给系统。中央向地方官员收集关于粮价、气候和降雨的资料,以预测何时何地可能发生严重缺粮以及如何做出反应。国家以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手段干预食物供给状况,其核心是建立与维持一个储粮数百万吨的仓储系统,代表着官方对人民物质福利的责任。这些做法在欧洲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更遑论能否做到了。[40]在一篇代序中,学者李伯重说,上述那些保障人民起码生存权利的物质利益手段,&ldo;早在它们成为近代福利国家的要素之前很久,在中国就已存在,而且占有重要地位。&rdo;[41]

&ldo;中国古代有没有社会福利思想?&rdo;南怀谨回答说,&ldo;有!社会思想早有了,社会福利思想也早有了&rdo;,不过,过去都偏重在个人做,现在才是由政府做。[42]这样说来,中国在十八世纪,岂不是已经进入了&ldo;现代&rdo;?

就在乾隆初年,政府扩大粮食仓储的努力达到了一个高峰,其目标是把原有的仓储数量予以成倍的扩大。在鼓励私人捐监的同时,也依靠官府的采买。为此一度打算敞开收购余粮,议行田赋征实,以期&ldo;余三余一&rdo;、&ldo;一劳永逸&rdo;地解决粮政和粮食问题。[43]同时,破格赈粜救济(如平粜不拘额数、于四乡设厂、借粮减息免息、增加赈济面、正赈外复设加赈等)。谕:&ldo;宁可国家多费帑金,不可使闾阎一夫失所&rdo;。并为之完善了粮价呈报制度和建立了清代人口统计制度(清初以来九十余年只统计&ldo;人丁&rdo;而非大小男妇人口)。

乾隆初年粮政新措施实行的结果,使&ldo;输纳不益于前,而赈粜几倍于旧&rdo;,并在乾隆七-八年两江、直隶大灾的赈济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44]但不久之后,即发现了新的问题:粮价上涨(可见追求&ldo;平价供应&rdo;,也是政府政策的目标之一)。经过各省督抚汇议,发现问题的症结正在:官府是否需要储存这么多的粮食,和实施这样的&ldo;福利主义&rdo;?政府究竟应在社会经济事务中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乾隆十三年,高宗下结论说:&ldo;朕既知初意之失,不可不为改弦之图&rdo;,终于认识到,&ldo;以君养民则不足,使民自养则有余,诚不易之论&rdo;;&ldo;大概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扞格&rdo;;&ldo;若概欲官为经理,势必有所难行&rdo;。

乾隆初年的粮政努力,把清人的理想追求推到了一个高峰,也把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它虽未曾取消民间市场行为,却无异于把它置于某种控制之下,希望主要依赖政府组织本身的能力,来一举解决赈灾、济贫、吃饭等全部粮食问题。这显然构成了近几百年中国历史中的一件大事,而相形之下,只有二十世纪的有关努力能够与之相比。[45]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的主旨,即要表明现代国家的那些出于良好用意而设计的项目,为什么导致了那么多的&ldo;失败&rdo;和&ldo;悲剧&rdo;?从这种角度看来,乾隆时期的上述努力,岂不是一个很好的例证?[46]

也许,缺乏对今天的深刻了解就不可能更深入地了解古人,反之,十八世纪的粮政事件也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二十世纪(特别是最后二十五年)的相关问题。

八、议改土地制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知行合一王阳明  重生八零喜当家  我决定去找我亲爸  死遁后未婚夫后悔了  伏灵异闻录  我的阴灵女友  死对头他超甜的  最后一束米迦勒雏菊  七杀手  喀什,你在么  西柚汽水  隋唐乱  嫁夫  民国奇人  黎明沉眠[星际]  陆小凤系列03决战前后  我和侦探伯爵  禅盗  我的印钞机女友  极道鬼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