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乾隆13年 > 第25章(第1页)

第25章(第1页)

这些都可以算作意图&ldo;回向三代&rdo;的例证之一。征诸乾隆初政的许多做法,岂不正是要把&ldo;复古&rdo;作为一个重大的追求目标?[7]

中国文化传统原本奉前人为榜样,而不以未来为标的。在儒家思想里,一向有一个极大的题目,就是如何&ldo;回向三代&rdo;,回归古代&ldo;内外合一&rdo;、&ldo;天人合一&rdo;的至高境界。[8]乾隆初年的有关努力,正是对儒家正统学说的一个重大实践。它意义深刻,既&ldo;传统&rdo;,又带有一定的&ldo;现代性&rdo;。在我看来。也远比所谓&ldo;统一&rdo;或&ldo;盛世&rdo;来得重要;它与其说是为了证实清人统治的&ldo;合法性&rdo;,不如说是在积极地确立清代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的地位。而且,化&ldo;空言&rdo;为&ldo;实事&rdo;,其意义怎样说来都不过分。

但&ldo;回向三代&rdo;,却并非那么容易。在历史上,至少曾有过两次重大的尝试,一次是在汉代,[9]一次在宋代,都未能成功。[10]仅就主观原因来说,前一次可谓&ldo;貌合神离&rdo;,后一次却是&ldo;君相分立&rdo;。乾隆朝则过于突出皇帝个人,不但君相合一,甚至君代臣职。皇帝的素质暨儒学素养是超越前人了,甚至不在一般朝臣和名儒之下,但也造成了所谓&ldo;君孤&rdo;的现象。

乾隆四年八月壬辰,刑部尚书尹继善面奉谕旨,曰:今当&ldo;上法&rdo;三代;但经一番阅历,才知其难。只有寄望&ldo;与诸臣交相儆戒&rdo;,人君当上法尧舜,远接汤武,不当以三代以下自画。意谓希圣希天,有为者亦若是耳。由今观之,不但尧舜汤武,夐乎难追。即(汉)文帝(唐)太宗,亦且有志未逮。可见天下事,责人甚易,而自处则难。局外旁观甚易,而以身阅历则又难也。[11]

而施政之中,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乾隆五年正月壬戌,御史朱续晫条奏三折,以为效法汉之文帝、唐之太宗,不若效法唐虞三代,上谕:

若浮慕虚名,有意规仿,则效法汉唐,尚属虚假,而况于唐虞三代乎。

表示不愿改变初衷。[12]

七月庚寅,复谕:初意于&ldo;养民&rdo;有所成效之后,即兴&ldo;教化&rdo;;它不是发展经济与地方建设,办几件事就可以令人满足的,朕之初意,俟养民之政渐次就绪,闾阎略有盈宁之象,则兴行教化,易俗移风,庶几可登上理。岂封疆大臣,能办地方一二事,遂足以满朕之望乎?

朕日以皋夔稷契望天下之督抚,天下之督抚。亦当以皋夔稷契自待。不可识见短浅,过自匪薄,徒沽名誉,徒邀嘉奖,为言官之所轻也。[13]

乾隆六年七月辛未,上谕:本朝政治清明,并无历代之弊(如女宠、宦官、权臣、强藩等),昔人谓持盈守成,艰于创业。非有德者不安,非有法者不久。夫振纲纪,修制度,可谓有法矣。然此特致治之具,而未可为根本之图。……(我国家)内无诐谒之女宠,干政之宦官,朝无擅权之贵戚大臣,外无拥兵之强藩巨镇。凡历代以来,所为腹心之蠹,跋扈之奸,不但无其人、无其事,抑且无畿微之萌蘗。

出现这种情况,乃是因为康熙以来,连续出现几个&ldo;英主&rdo;,设若将来遇到&ldo;庸常之主&rdo;,国是岂不&ldo;必致凌替&rdo;?‐‐这正是朕心中之隐忧,由此以观,数十年来,惟恃皇祖皇考暨于朕躬,以一人竭力主持,谨操威柄,是以大纲得以不隳耳。倘或遇庸常之主,精神力量,不能体万事而周八荒,则国是必致凌替矣。此实朕之隐忧,而未尝轻以语群工,亦终不能默而不以语群工也。

所以,此时&ldo;回复三代&rdo;,建立&ldo;万年不拔之基&rdo;,方是&ldo;根本之图&rdo;,今国家当太平之日,承重熙累洽之后,所以立万年不拔之基者,诚不可不及是时而加之意也。……唐虞之治,方策具在,不师其迹师其心。为之有其渐,施之有其方,实非不可举之政。……语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假令畏难图便,晏然自谓已治已安,则祸患即已潜伏,不可不惧也。[14]

仍在坚定的宣示他的决心,甚至不惜出以危言(祸患潜伏,不可不惧);&ldo;唐虞之治,方策具在,不师其迹师其心&rdo;一句,更表示出具体的操作方针,非&ldo;泥古不化&rdo;者可比。

此际除御史朱续晫外,还有一些重臣表达了对&ldo;回向三代&rdo;的支持态度(尽管这仍不能让皇上满意)。乾隆九年二月乙丑仲春经筵,大学士鄂尔泰等奏曰:

皇上精一执中,继唐虞之道统,尊崇正学。一天下之人心,……天德王道,备于是矣。[15]

十月庚午,幸翰林院。上举十八学士登瀛洲事,顾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曰:

卿等无痌房杜,顾朕弗逮唐太宗耳。

二臣惶恐避席,奏言:

陛下上法尧舜,过唐太宗远甚。臣等谫劣,亦思孜孜日赞,少效交修之责。然限于才力,痌出房杜下,有负圣谕。[16]

但在我们面前,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探讨:清代乾隆朝这一次&ldo;回向三代&rdo;,有没有他的&ldo;谋主&rdo;?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看来,与汉代、宋代颇有不同,这次行动并非由臣下(或所谓名臣、名儒)发动,但在皇帝背后,是否还另有&ldo;策动者&rdo;或特别值得一提的人物?[17]在官僚集团内部,是否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支持者团伙,以作为政策推行的中坚?曾否出现对立的几个政治派别,甚至造成官僚队伍的分裂,……等等。显然,这些都不是所谓张(廷玉)、鄂(尔泰)党争一类的区分所能说明的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和侦探伯爵  我的印钞机女友  我决定去找我亲爸  西柚汽水  死遁后未婚夫后悔了  喀什,你在么  我的阴灵女友  嫁夫  民国奇人  知行合一王阳明  最后一束米迦勒雏菊  极道鬼魔  死对头他超甜的  隋唐乱  重生八零喜当家  陆小凤系列03决战前后  禅盗  七杀手  黎明沉眠[星际]  伏灵异闻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