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娱乐之唐唐 > 第235章(第1页)

第235章(第1页)

不过眼下倒也不需要纠结在这个问题上,这个没有几十年的休养很难达到这种程度的。眼下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李恪翻着白眼说的没钱,李恪没说假话,这边的钱除了上缴的钱其他的钱基本全部用到民生上面去了,所以李恪才会翻着白眼说没钱。李好看到李恪这个样子就想笑,至于嘛?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如果只是因为缺钱的话李好随时可以喊开工了。不过眼下还是得让李恪看到来钱的法子,让他放心才能好办事。

李好想到的地方就是杭州湾那片地方出产的一个玩意,那就是盐,在古代,盐是一种仅次于粮食的战略物资,它是人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杭州湾的海盐产量就唐朝来说开采和利用的很少,一直要到宋以后才开始大量的晒盐制盐,大唐现在的盐价约二十文一石。

李好所知道的是杭州湾的慈溪盐场是浙江省最重要的海盐生产区之一,其盐业生产历史已有1300余年。慈溪海盐产量长期位居全浙之冠,主要产地庵东素有&ldo;浙江盐都&rdo;之美誉。它位于杭州湾南岸,始于唐代,至宋代已具一定规模。宋庆历七年,慈溪沿海人民修筑了第一条拦海大坝即大古塘,盐场移至大古塘以北。

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慈溪自东至西已建有龙头、鸣鹤、石堰三盐场,其中石堰、鸣鹤两场的盐产量占钱塘江口南岸7个主要盐场产量的64%,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盐的质量方面,这两场所产的盐都是名列榜首。《宋史食货志下四》中说:&ldo;石堰以东近海水咸,故虽用竹盘面盐色尤白。&rdo;以后,随着钱塘江口门的移动和杭州湾海岸的淤涨,许多盐场先后废止。13世纪后,三北半岛的北淤速度加快,石堰、鸣鹤两个盐场的实际作业区也不断向北推移,最后形成了庵东盐场。慈溪各盐场的制盐方法经历了煎熬、板晒、滩晒三个阶段。宋代至清咸丰年间全部采用刮土淋卤火力煎盐的制法。咸丰二年,板晒制盐法兴起,煎盐渐减。盐板是晒盐的主要器具,以杉木制成,四周用木框围拢,以便贮卤,板面平滑,合缝之处嵌以油灰,以防止渗漏。1938年,庵东盐场的盐板数量高达67万块,原盐年产量10万吨以上,占浙江省原盐总产量的40%,确立了其全浙第一大盐场的地位。

李好的计划就是把这个地方的产盐地和后世的晒盐法贡献出来然后作价标卖出来,这样的话就能筹到他的开发计划的启动资金了。然后再通过他自己的影响筹集一些财力再慢慢分期对他的计划进行实施,这样的话这个计划就能在几年之内得到大部分实施和看到效果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被盐毁掉的王朝

ps: 一直没怎么吭声过,上架后也是三十章一次性上传自动更新的,所以这次上传的时候吼两声了,求票啊,月票,推荐票,粮票都要啊。我至今还没见过月票是什么玩意呢

千万不要小瞧二十多文一石的盐价太低了,这只是因为朝廷自上而下采取的一个恢复民生的政策而已。要知道唐朝后来几乎就是毁于盐上的,你就知道这小小的玩意有多厉害了。现在唐朝建立不久,统治集团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了相应的盐业政策。对前代制度有继承,也有创新。征税制、官营制、无税制,隋代以前曾经有过,唐朝政府继承下来;以盐代租制、租佃制,隋代以前未曾有过,是唐代的新制度。由于这种盐业政策不仅简便,而且考虑到了社会承受能力,所以对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在古代,盐是一种仅次于粮食的战略物资。这也带来了一个古代经济的重要话题,那就是食盐的生产、销售,到底应该官营呢,还是民营呢?白花花的盐巴官营还是民营,可以检验一个朝代是否与民争利。官营盐业实际上是对全体国民征税,把民间的财富聚敛到国家的库府中。这对于古代的国王或皇帝来说,盐不是咸的,而是像蜜一样甜,一旦他们尝到了食盐带来的财富甘露,就欲罢不能了。实行盐业官营的朝代,统治者都想提高盐的价格,变相增加税收。

而且官营具有天生的弊病。一个是经营效率低。容易滋生;另一个是刺激了私盐买卖。由于国家垄断盐业。导致食盐的市场价格高,而制盐成本却很低,这之间的差价足以让一些人铤而走险,把国家的严刑峻法放在一边,搏取一场富贵。这就好比当今世界,某个国家垄断了进口石油的权利,导致国内汽油价格高于国外许多,于是走私汽油入境就会成为该国冒险家们一个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而国家要想打击私盐买卖。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管仲甚至不惜修建齐长城,来阻挡私盐买卖,保护官营食盐的高价格。各朝各代的盐业政策反反复复,时而官营,时而民营,到了唐朝,刚开始的几代几个皇帝还做的不错,但是后来的皇帝围绕食盐的经营。终于掀起了轩然大波。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起兵叛唐。并进攻中原地区,当时的平原太守,也就是中国着名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为了抵抗安禄山的叛军,需要筹措大量军饷,于是他用政府资金垄断了当地的盐业市场,把所有的食盐全部收购,然后加价卖出,赚取了足够的军费。颜真卿的做法是战时不得已而为之。但安史之乱后,却被唐朝庸官们奉为至宝,认为这是政府发财的真经,唐朝的盐业制度立刻从民营转向了官营,而且官盐的出售价格还节节攀升。原本民营期间,食盐的价格每斗不过10钱,官方垄断之后,食盐的销售价格就提高到了110钱,暴涨了10倍有余!而且盐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到了唐德宗的时期,官方盐价甚至高达每斗300钱以上,如此横征暴敛的皇帝,居然被称为&ldo;德宗&rdo;,这道德标准也实在是太低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星下有蓝鲸  声声吻[娱乐圈]  末世之圈养  生化无双1  顶流装A被死对头发现后  重回八零:媳妇你好甜  我的驱魔男友  灵灵堂之灵异事件簿  佛系大佬的神奇动物们  空间:我靠美食养崽盘摄政王  魑魅魍魉之匣  仙尊和她的前道侣们  怂包影后又在和我闹离婚  我们小区不可能这么不科学  喂养一个绿茶小夫郎  虫噬星空  素手擒悍夫(长相思系列之四)  长公主和她的双标护卫  上姚有个游方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