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季羡林终身不娶 > 第25章(第1页)

第25章(第1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颇有一些描绘美人的文章。其中讲到美人的各个方面,细腰当然不会遗漏。我现在从宋词中选取几个例子,以见一斑。

第八部分6 我的美人观(3)

1柳永《乐章集&iddot;木兰花》

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几多狎客看无厌,一辈舞童功不(未)到。星眸顾拍(指)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而今长大懒婆娑,只要千金酬一笑。

2柳永《乐章集&iddot;浪淘沙令》

有(一)个人人,飞燕精神,急锵环佩上华晓。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3柳永《乐章集&iddot;合欢带》

身材儿、早是妖娆,算举(风)措、实难描。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那来、占了千娇。妍歌艳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自相逢,便觉韩娥价减,飞燕声消。

4柳永《乐章集&iddot;少年游》

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

5秦观《淮海集&iddot;虞美人影》

妒云恨雨腰肢袅,眉黛不堪重扫。薄幸不来春老,羞带宜男草。

6秦观《淮海集&iddot;昭君怨》

隔叶乳鸦声软。号(啼)断日斜阴转。杨柳小腰肢,画楼西。

7贺方回《万年欢》

吴都佳丽苗而秀,燕样腰身,按舞华茵。

8秦观《淮海集&iddot;满江红》

越艳风流,占天上、人间第一。须信道,绝尘标致,倾城颜色。翠绾垂螺双髻小。柳柔花媚娇无力。笑从来,到处只闻名,今相识。

9辛弃疾《临江仙》

小靥人怜都恶瘦,曲眉天与长颦。沉思欢事惜腰身。枕添离别泪,粉落却深匀。

宋词里面讲到细腰的地方,大体就是这样。遗漏几个地方,无关大局,不影响我的推论。

中国其他古典诗词中,也有关于细腰的叙述。因为同我要谈的主要问题无关,我就不谈了。

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解释一下,为什么细腰这个现象会同美联系起来。简捷了当地说一句话,我是想使用德国心理学家lipps的&ot;感情移入&ot;的学说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你看一个细腰的美女走在你的眼前,步调轻盈,柔软,好像是曹子建眼中的洛神。你一时失神,产生了感情移入的效应,仿佛与细腰女郎化为一体,得大喜悦,飘飘欲仙了。真诚的喜悦,同美感是互相沟通的。

第八部分7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人类的才能,每个人都有所不同,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事实,不能不承认的,但是有一种特殊的才能一般人称之为&ot;天才&ot;。有没有&ot;天才&ot;呢?似乎还有点争论,有点看法的不同。&ot;文化大革命&ot;期间,有一度曾大批&ot;天才&ot;,但其时所批&ot;天才&ot;,似乎与我现在讨论的&ot;天才&ot;不是一回事。根据我六七十年来的观察和思考,有&ot;天才&ot;是否定不了的,特别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你能说贝多芬、莫扎特不是音乐天才吗?即使不谈&ot;天才&ot;,只谈才能,人与人之间也是相差十分悬殊的。就拿教梵文来说,在同一个班上,一年教下来,学习好的学生能够教学习差的而有余。有的学生就是一辈子也跳不过梵文这个龙门。这情形我在国内外都见到过。

拿做学问来说,天才与勤奋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有人说:&ot;九十九分勤奋,一分神来(属于天才的范畴)。&ot;我认为,这个百分比应该纠正一下。七八十分的勤奋,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我觉得更符合实际一点。我丝毫也没有贬低勤奋的意思。无论干哪一行的,没有勤奋,一事无成。我只是感到,如果没有才能而只靠勤奋,一个人发展的极限是有限度的。

现在,我来谈一谈天才、勤奋与机遇的关系问题。我记得六十多年前在清华大学读西洋文学时,读过一首英国诗人thoascray的诗,题目大概是叫《乡村墓地哀歌(elesy)》。诗的内容,时隔半个多世纪,全都忘了,只有一句还记得:&ot;在墓地埋着可能有莎士比亚。&ot;意思是指,有莎士比亚天才的人,老死穷乡僻壤间。换句话说,他没有得到&ot;机遇&ot;,天才白白浪费了。上面讲的可能有张冠李戴的可能;如果有的话,请大家原谅。

总之,我认为,&ot;机遇&ot;(在一般人嘴里可能叫做&ot;命运&ot;)是无法否认的。一个人一辈子做事,读书,不管是干什么,其中都有&ot;机遇&ot;的成分。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如果&ot;机遇&ot;不垂青,我至今还恐怕是一个识字不多的贫农,也许早已离开了世界。我不是&ot;王半仙&ot;或&ot;张铁嘴&ot;,我不会算卦、相面,我不想来解释这一个&ot;机遇&ot;问题,那是超出我的能力的事。

第八部分8满招损,谦受益

这本来是中国一句老话,来源极古,《尚书&iddot;大禹谟》中已经有了,以后历代引用不辍,一直到今天,还经常挂在人们嘴上。可见此话道出了一个真理,经过将近三千年的检验,益见其真实可靠。

这话适用于干一切工作的人,做学问何独不然?可是,怎样来解释呢?

根据我自己的思考与分析,满(自满)只有一种:真。假自满者,未之有也。吹牛皮,说大话,那不是自满,而是骗人。谦(谦虚)却有两种,一真一假。假谦虚的例子,真可以说是俯拾即是。故作谦虚状者,比比皆是。中国人的&ot;菲酌&ot;、&ot;拙作&ot;之类的词,张嘴即出。什么&ot;指正&ot;、&ot;斧正&ot;、&ot;哂正&ot;之类的送人自己著作的谦词,谁都知道是假的,然而谁也必须这样写。这种谦词已经深入骨髓,不给任何人留下任何印象。日本人赠人礼品,自称&ot;粗品&ot;者,也属于这一类。这种虚伪的谦虚不会使任何人受益。西方人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理解的。为什么拿&ot;菲酌&ot;而不拿盛宴来宴请客人?为什么拿&ot;粗品&ot;而不拿精品送给别人?对西方人简直是一个谜。

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谦虚,做学问更是如此。如果一个学者,不管是年轻的,还是中年的、老年的,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够大了,没有必要再进行学习了,他就不会再有进步。事实上,不管你搞哪一门学问,决不会有搞得完全彻底一点问题也不留的。人即使能活上千年,也是办不到的。因此,在做学问上谦虚,不但表示这个人有道德,也表示这个人是实事求是的。听说康有为说过,他年届三十,天下学问即已学光。仅此一端,就可以证明,康有为不懂什么叫学问。现在有人尊他为&ot;国学大师&ot;,我认为是可笑的。他至多只能算是一个革新家。

在当今中国的学坛上,自视甚高者,所在皆是;而真正虚怀若谷者,则绝无仅有。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有不少年轻的学者,写过几篇论文,出过几册专著,就傲气凌人。这不利于他们的进步,也不利于中国学术前途的发展。

我自己怎样呢?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常常讲,我是样样通,样样松。我一生勤奋不辍,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但一遇到一个必须深入或更深入钻研的问题,就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有时候不得不临时抱佛脚。人们都承认,自知之明极难;有时候,我却觉得,自己的&ot;自知之明&ot;过了头,不是虚心,而是心虚了。因此,我从来没有觉得自满过。这当然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我又遇到了极大的矛盾:我觉得真正行的人也如凤毛麟角。我总觉得,好多学人不够勤奋,天天虚度光阴。我经常处在这种心理矛盾中。别人对我的赞誉,我非常感激;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赞誉冲昏了头脑,我头脑是清楚的。我只劝大家,不要全信那一些对我赞誉的话,特别是那些顶高得惊人的帽子,我更是受之有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女配的女儿  清穿之福晋很暴躁  天然黑穿进无限流  大唐西域记  明末隐相  角落  因晓故事  冥婚正娶  圣君身死道殒后  泰山香烛店  穿成对照组的首辅儿子  在你心上降落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乌木与晚香玉  国家珍稀妖物图鉴  君问归期未有期  无限炼金术师  攻略高岭之花[无限]  军嫂进化论  废材狂后,魔君太腹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