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极其悲惨的几天里,整个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变成了中国人的血泪场,数万同胞在如凶神恶煞般俄国兵的驱赶和杀戮下,哀鸿遍野,血流成河,滚滚黑龙江水都为之变色。
俄国人再怎么狡辩,也无法否认曾经的累累暴行。我们且随着中外各方的不同笔录,再次追忆一百多年前的那个悲惨时刻:
&ldo;到达上布拉格维申斯克(即海兰泡)时,东方天空一片赤红,照得黑龙江水宛若血流。……手持刺刀的俄军将人群团团围住,把河岸空开,不断地压缩包围圈。军官们手挥战刀,疯狂喊叫:&lso;不听命令者,立即枪毙!&rso;随即,俄国兵一齐开枪射击。喊声、哭声、枪声、怒骂声混成一片,凄惨之情无法形容,简直是一幅地狱的景象。&rdo;
&ldo;二十一日(公历7月17日)午前十一钟时,遥望彼岸,俄驱无数华侨圈围江边,喧声震野。细瞥俄兵各持刀斧,东砍西劈,断尸粉骨,音震酸鼻,伤重者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洋。&rdo;
&ldo;这个地区,在我穿越它之前的不到四个星期,曾经是一个战场。欧洲的媒体对这个战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但是它真正特点却全然被忽略了。&rdo;&ldo;这不是在黑龙江岸边发生的、有组织的交战双方的一场武装较量,这是一场对手无寸铁的全体居民的冷血屠杀以及对其家园的系统毁灭。&rdo;
&ldo;麻木的人们就看着黑龙江面浮满尸体,嗜血的凶手们全然不顾男人、女人或者孩子们的乞求。生活在海兰泡的六千中国居民,只有六个人幸免于难。&rdo;&ldo;凶手们惩罚受难者并屠杀那些试图在水中自救的人。他们用受难者的长发辫把他们绑在一起,再投入水中。&rdo;
&ldo;二百余年积蓄,迫为国难,一旦抛空,黄童离家长号,白叟恋产叫哭,扶老携幼,逃奔瑷珲。对过长江阻梗,绕越不能,露守江滩,群号惨人。&rdo;&ldo;江东屯仓,俄兵举火烧平,愁烟蔽日,难民避无处,哀鸿遍野。&rdo;(以上材料来自一篇网文:《让中国人寒心一辈子的俄罗斯地名》)
这些记录,今天看来仍旧是触目惊心,恍如隔世。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发生后,俄国人还为自己的暴行百般抵赖,甚至狡辩说&ldo;中国人围攻海兰泡,俄国人是正当防卫&rdo;、&ldo;中国人是主动撤离,俄国人并没有驱赶&rdo;等等。更无耻的是,某些俄方人士声称,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这些地方,&ldo;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领土&rdo;。只是很奇怪的是,中国人怎么会在老毛子之前定居在那里,那些地方怎么又会全是中国的地名。
瑷珲纪念馆有一幅大型铜雕,叫《痛失》,一位母亲抱着自己的女儿,尽管女儿还很丰腴,却静静地死在母亲的怀中,这大概就隐喻着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等地区的丧失吧。
而就在瑷珲的河对面,如今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海兰泡)的博物馆里,也有一幅油画,描绘的却是&ldo;中国人在围攻海兰泡&rdo;的场景:城内燃着熊熊的大火,中国人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围攻海兰泡,而&ldo;英雄的&rdo;俄罗斯儿女正在为捍卫自己的&ldo;故土&rdo;而奋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1900年海兰泡的惨案,在这里居然被描绘成了俄国人伟大的&ldo;卫国战争&rdo;。
&ldo;江东六十四屯今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rdo;
这首《龙江吟》,是曾经负责交涉收复江东六十四屯的清代瑷珲副都统姚福升当年写下的诗,作为一个中国官员,面对国人被屠、国土被夺的遭遇和当时这样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无能为力和无奈,又该向谁去述说呢?
俄国人贪婪的脚步并没有因为制造这些血案而停止。1911年12月,沙俄乘着中国爆发辛亥革命的机会,积极策动外蒙古分裂势力宣布&ldo;独立&rdo;。1913年11月,又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文件,承认外蒙古所谓的&ldo;自治权&rdo;和沙俄对外蒙古的实际控制,条约中,沙俄只承认了中国对外蒙古的&ldo;宗主权&rdo;虚名。
了却恩怨,中俄领土止争端(3)
1914年6月,俄军又侵入唐努乌梁海地区,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唐努乌梁海地区归俄罗斯所有,强行霸占了我国十七万平方公里领土。对于这些被侵占的地区,不仅当时中国的北京政府未予承认,以后的历届中国政府也从未声明放弃对这一地区的主权。
多行不义必自毙。沙皇的倒行逆施终于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苏联政府多次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侵占的领土。
1924年5月,中华民国(曹锟大总统时期)和苏联在《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规定,协定签字后一个月内,双方举行会议商订解决所有悬案的详细办法。两国政府同意在上述会议中,将中国政府与前帝俄政府所订一切条约概行废止,根据相互平等原则及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精神,重新订约。
但令人扼腕的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时期,内政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刚签订几个月,我们的&ldo;贿选总统&rdo;曹锟,很快在军阀混战中被赶下台,上台&ldo;临时执政&rdo;的是接替者段祺瑞,而又过了一年半后,北伐战争爆发了。从1912年到1928年,北京的内阁就像走马灯一样,总共换了38届,这些外交事务也基本上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暗枪 嫁给渣男他小舅 狐狸与蛋蛋の恩爱日常 如蜜 自病/病小姐 倾一世温柔,暖一场相逢 爱你很麻烦 民国女先生[燃爆] 满分恋爱设计论 你叫我什么 [快穿]论男友的拼凑手法 还珠之天然呆是个萌物 我真不是鉴宝师 流血的仕途 不择手段娶前妻 采访海湾战争 小两口儿(种田) 我的诺曼底 愿好春光 丝丝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