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阿拉伯简史 > 第44章(第1页)

第44章(第1页)

&ldo;宰卡&rdo;(zakāh,意思是法定的施舍)1原来规定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慈善行为(2∶215,219,261‐269,271‐274),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包括货币、牲畜、谷物、果品和商品的财产税。在《古兰经》里,&ldo;宰卡&rdo;和&ldo;赛拉&rdo;(礼拜)是相提并论的(9∶5;2∶43,83,110等节)。年轻的伊斯兰国家,通过

---------------

1参看《旧约:诗篇》55∶17。

2sahih,voli,pp85以下;参阅《旧约:创世记》18∶23‐33。

3非规定的、私下的几个人的祈祷叫做&ldo;杜阿&rdo;(du&lso;ā&rso;),不可与正式的礼拜混为一谈。

4法谛海章(开端章)是《古兰经》首章。‐‐译者

5主祷文据说是指耶稣基督所传授的祈祷文(《新约:马太福音》6∶9,13)。‐‐译者

1旧译天课。‐‐译者

---------------

正规的官吏,征收&ldo;宰卡&rdo;,由中央财政部管理,用来维持贫民的生活,修建清真寺,支付政府的开支(9∶60)。&ldo;宰卡&rdo;这个词,也是发源于阿拉马语,比&ldo;赛德格&rdo;的含义更确定些,&ldo;赛德格&rdo;是随意的,是指一般的施舍。&ldo;宰卡&rdo;是一种纯粹的宗派的制度,包含着征收来的施舍,而这种施舍,只在穆斯林中间分配。&ldo;宰卡&rdo;的基本原则,与什一税(&lso;hr,欧什尔)相符合,据普林尼的考证2,南方的阿拉比亚商人,在出卖自己的香料之前,必须把十分之一的香料献给他们的神灵。各种财产的税率,是不相同的,必须依照&ldo;费格海&rdo;(fiqh,教律)的规定,但通常的标准,是25%。甚至士兵的津贴,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纯粹的伊斯兰教国家的瓦解,&ldo;宰卡&rdo;的缴纳又听凭穆斯林的天良了。&ldo;宰卡&rdo;是伊斯兰教的第三个纲领。在麦地那时期的启示里虽然屡次规定了赎罪的斋戒(58∶4;19∶26;4∶92;2∶183‐7),但是规定赖麦丹月为斋月,却只提过一次(2∶185)。赖麦丹月在伊斯兰教以前可能是一个圣洁的月分,伊斯兰教定此月为斋月,是因为在这个月里开始降示《古兰经》(2∶185),伯德尔战役又是在这个月里获得大胜的。斋戒是自黎明到日落,整天戒除饮食和性交(2∶187)。在现代的穆斯林国家,政府或平民对不斋戒的信徒使用暴力的例子,不是没有的。我们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在伊斯兰教以前,信奉邪教的阿拉比亚有斋戒的任何习俗,但是在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中,这种制度当然是早已建立起来了(《马太福音》4∶2,《申命记》9∶9)。伊本&iddot;希沙木说,在蒙昧时代,古莱氏人每年到希拉山上去住一个月,实行忏悔(tahannuth)1。穆罕默德到了麦地那以后,在规定赖麦丹月为斋月之前,他显然是以穆哈兰月2初十日(&lso;ashurā&rso;)为斋戒日;这是他跟犹太人学来的3。在麦加时期的启示里,斋戒(saw)这个词只出现过一次,而且显然是当沉默解释的。朝觐(hajj,哈只,3∶97;2∶189,196‐203;5∶1‐2,96)是伊斯兰教的第五个纲领,也是最后一个纲领。每个穆斯林,不分性别,只要身体健康,旅途安全,能自备旅费,而且家属的生活有着落,平生必须到麦加去,在指定的时间内,集体访问圣地一次。这叫做大朝(哈只)。至于小朝(&lso;urah,欧木赖),随时都可以举行,个人也可以举行。朝觐者(hājj,哈只1)以受戒者(uhri,不穿缝成的衣服)的身份进入圣地,绕克而白环行七周(tawāf),然后在附近的赛法和麦尔瓦两个丘陵之间奔走七趟(sa&lso;y)2。朝觐的主要功课是进驻阿赖法3,那是在回历十二月初九日举行的。初九日,白天在阿赖法停留(wuf),晚上在木兹德里法停留,初十日早晨在米那停留。这几处都是在麦加东郊的圣地。初九日到初十日在前往米那山谷的途中,在哲木赖特&iddot;阿格伯投掷小石子。初十日在米那宰牲,宰

---------------

2ply,bkxii,ch32。

1sirah,pp151‐152。

2回历正月。‐‐译者

3bukhāri,volii,p208;《利未记》16∶29。

1哈只是朝觐天房者的名称,通常拼写成hadji或hajji,&ldo;哈只&rdo;是明朝的译名。‐‐译者

2根据传说,哈介尔(hagar,夏甲)为了替口渴的儿子易司马仪寻找泉水,曾在这个地方来回奔走,现在穆斯林们举行这个奔走的仪式,就是为了纪念这件事的。

3阿赖法(&lso;arafah)是河谷的名称,阿赖法特(&lso;arafāt)是山的名称(见rif&lso;at,ir&lso;āt,voli,p44),但是这两个名称是可以互换的。

---------------

一只骆驼或牛或羊(22∶34‐37),这就是全世界穆斯林共同庆祝的宰牲节(■,dal-adhā,俗名&lso;idal-rbān,古尔班节)。至此,全部仪式正式结束了。剃头或剪发后,脱下戒衣,穿上俗衣。在受戒的期间,朝觐者不得修饰、争吵、行房、宰牲、狩猎、拔草、折树。

朝觐圣地,是闪族古老的制度4。在《旧约》里可以找到这种制度的反响(《出埃及记》23∶14,17;34∶22‐23;《撒母耳记》上1∶3)。这种制度,可能起源于太阳崇拜,这种仪式恰在秋分时节举行,是向暴虐的太阳告别,欢迎使土地肥沃的雷神古宰哈(zah)。在伊斯兰教以前的时期,在北部阿拉比亚举行一年一度的集市,集市后接着在十二月朝觐克而白和阿赖法。回历7年,穆罕默德采取了古代朝觐的仪式,而加以伊斯兰化,使仪式集中在克而白和阿赖法。在这些仪式中,伊斯兰教接受伊斯兰教以前时期阿拉比亚的遗产最多。据列弗阿特的传说1,当日有一个游牧人做完绕克而白而环行的仪式后,用阿拉伯方言重复了这几句话:&ldo;天房的主啊!我声明我已来了。你不要说我没有来。请你饶恕我,饶恕我的父亲,如果你愿意的话。否则,请你饶恕我,即使你不愿意,因为我已经完成了我的朝觐,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样。&rdo;2经常不断地有哈只旅行团,从塞内加尔、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穿过非洲,不断向东移动,团员的人数,沿途逐渐增加。有步行的,也有骑骆驼的。大多数是男人,但是也有少数妇女和儿童。他们沿途做买卖,乞讨,一直旅行到高贵的麦加和光辉的麦地那。有些人倒毙在路旁,成为殉教者;生存者终于到达红海西岸的一个港口,小船把他们渡到彼岸。但是,比较大的四个驼队,是从也门、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出发的。这些国家,惯于每年各派一个麦哈米勒(ahil,意思是轿子)由本国的驼队护送到麦加去,作为本国威望的象征。麦哈米勒是装饰得很华丽的一个驼轿,由一只骆驼驮着,骆驼由人牵着在驼队前面走,没有人骑在上面。这种麦哈米勒,自十三世纪以来就由穆斯林各国的君主每年派人送到麦加去,因为他们都切望显示自己国家的独立,都愿意证明自己真是圣地的保护者。根据流行的传说,埃及艾优卜王朝某王的王后舍哲尔&iddot;杜尔,在十三世纪中叶首先想出&ldo;麦哈米勒&rdo;的办法。但是,根据几种早期的著作1,创始这种成规的是伍麦叶王朝驻伊拉克的总督,赫赫有名的哈查只(714年卒)。不管这种传说哪一个是正确的,十分明显,只是因为埃及奴隶王朝的拜伯尔斯(1260‐1277年)曾十分隆重地庆祝派遣麦哈米勒的典礼,所以这种习俗才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2。在新近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今天皇上死了没(穿书)  醒来请说你爱我  方士的历史  御制六合  我的衣柜通向星际  驱魔人之夜雨萧萧  若时光老去  遮天  翠绿的油漆桶精  甄情贾意  民国妖闻录/妖僧与妖  傲娇师弟的正确用法  北京白日梦女/明日新娘  又双叒叕被那个狗男人害死  重生民国戏子  天可汗时代:大唐帝国政界往事  最皮玩家  长风万里尽汉歌  闪婚蜜爱:总裁宠妻上瘾  重生之王牌编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