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州北面,黄河之侧,一条条沟壑纵横的人工水渠,延绵百余里。在两三万吐蕃俘虏,以及近万民工,一年努力下,唐徕渠、汉渠,两个几百年前遗留下的水利工程,初步完成了一期恢复的工程。“就现在这几十里,能浇灌多少田亩?”李业捻起一株粟米稻,向身侧的灵州刺史李愚问道。这是北方百姓此时的主要粮食,可能是农业技术尚不成熟,唐代的粮食亩产并不高,哪怕是南方江南鱼米之乡,一般亩产也就是三四百斤。如北方,大多亩产能有两石,两百斤上下,就谢天谢地了。作物品种的改良,是百年之计,不可能短期见效所以扩大耕种面积,推广农业技术,才是增产关键他一身圆领常服,并未专门穿着亲王的大红袍,头上随意梳了个髻,显然是不想惊动太多人。身后,也只有百余名外罩袍服,内里却衬着锁子甲的按刀亲卫。封凉王以后,李业的亲兵也就不叫什么“亲兵都”的俗套名字了,而是专门有叫法的,唤作亲事府和帐内府,亲事府三百人,负责守卫王府,帐内府六百人,负责扈从外出。都是专门挑选轮替的军中精锐,由李业的亲信赵密任典军,统带两府。水渠重新疏通以后,黄河西侧的土地,变成了产量倍增的水浇田,年初春耕开始,一眼望不见边,郁郁葱葱的小麦和粟米,代替了原本只是荒漠草原,勉强能放牧的地方。李愚将自己所知的数据,向凉王一一详细汇报他虽然才学远不如号称“凉国第一笔杆子”的韦庄远矣,但论实务,尤其是工农之事,却自问为十二州刺史之冠。凡经手数字,几乎都是过目不忘“此前专门请了长安来的营造大匠观摩过,臣也参与了,若想恢复唐徕渠、汉渠至开元旧观,灌溉千万亩,要将整个渠道分为三期,眼下第一期才刚刚完成。”“不过也已经有近五十里,至年初完全通水,大致能灌溉四十万亩上田,六十万亩中田,原先两侧土地,不过草场而已,如今若是能完全应用,每年让灵州增产三百万斛粮以上,不成问题。”李业闻言微微颔首,表示对他的工作满意三百万斛粮可不是个小数字,换算成军资,可以供给十万大军,连续作战一年。当然,官府是不可能全部征收的,甚至按照李业定下的标准,第一年,只收半成租赋,也就是其中十五万斛而已。但这并不意味着剩下的粮食就消失了,相反,随着粮食增产,百姓日子改善,就能为李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兵源。他们多余的农产品,可以前往城镇和集市买卖,换取新的农具、牛马牲畜,然后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还带动了冶铁工匠的规模。而百姓们有了余力,李业才能推广棉花种植,改良纺织技术等等经济这种东西,最忌讳的,就是只盯着财政收入算账。对于一个政权而言,很多资产,是看不见的,无形的。兵马钱帛、军械资粮虽然重要,但那是对于寻常军阀而言。想更进一步,如此时同样在河南,督促春耕,恢复生产,施行屯田,打击贪腐的朱全忠,或者是后来的李存勖、李嗣源,能够在乱世之中,真正开创一番伟业之人,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李业又专门视察了已经修了三分之一的唐徕渠后世的银川平原,作为名副其实的“塞上江南”,足足有十四条大渠。而唐徕渠,这个贞观年间开始修建,武则天时期完成的伟大工程,便是十四渠之首,直到一千多年后,经过历朝历代多次整修,都还在滋润着银川大地(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现宁夏水利厅下属专门有一个唐徕渠管理处)李愚指着一处,上百名民工正在清空淤泥之地,笑着对李业道“大王看,那些田地是打算引渠水直接入内灌溉的,过一两年,我们灵州,便能种上水稻了!”李业见状也是哑然,前世他虽然没有去过银川,但中学时,在地理课本上也有了解,至今对那些戈壁草原的背景映衬之下,水渠旁大片可以淹没脚踝的水稻田照片而感到惊奇。如今亲眼所见,确实对当时老师那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有了更多认识。李业纵目望向无数郁郁葱葱的田亩,向李愚问道“如果工程都如期完成,整个徕渠修缮了,能灌溉多少田亩?”李愚稍稍迟疑,而后斩钉截铁道“若再配合上汉延渠,必不下千万亩,届时,臣敢保证,只是这灵州一地,便能成为整个西北的粮仓!”李业闻言,相当满意,豪爽大笑“国家大事,首在民生、农桑,这渠道若是修缮完成,你我君臣,便是千秋万代的功业!”“我听说你们打算从徕渠到汉渠间,修一道四十里长的新渠道勾连,可有此时?”“确在规划,须是二期工程完成后,方才实施。”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愚恭敬答道,但他听到李业的赞誉,心中也不免激动,正如司马迁所言“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自古以来,那些王侯将相,如过江之鲫,但真正让老百姓铭记的,却是那些真正对民生国计,有大建树之人。君不见,龙首原上多少帝王冢,无不荒废,可都江堰旁二王庙(李冰祠),却是香火永盛。李业伸手指向远处还在延伸的工地,春耕刚刚结束,修缮河渠的劳务又开始了。唐代百姓是有服徭役任务的,所谓“租庸调”里的庸便是劳役。但到了晚唐,租庸调制度早已被打破,藩镇、朝廷屡屡毫无限度的强征民力,往往会造成农业生产紊乱,最后酿成饥荒。李业当政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规范了税收和徭役,恢复到开元时期,治下青壮,每年二十天力役的标准。而且效仿贞观旧政,针对不同经济水平的家庭,采取不同方式,对于穷困百姓,可以免征,或者给与适当补贴。并且只要是征发的民夫,虽然报酬不多,却包两顿饭,就只以此项,便令许多百姓趋之若鹜了。“若此渠完工,便唤作李愚渠吧!”身侧众人,包括随行的韦庄等人,闻言都不免羡慕这可是名留青史,千秋万代都受香火的事情啊。李愚连忙推辞“若非大王一力支持,臣焉有今日?就算得一二成果,也俱是大王之德啊!臣请命为‘凉王渠’,以示大王抚民之恩。”李业却是摇头道“该是谁的功劳,便是谁的功劳,我是君,你是臣,不一样的。我若无德,也不是一个什么‘凉王渠’便能挽救,若是有德,天下士民自然不会忘却。当年太宗文皇帝下旨始建徕渠,至今百姓受惠,为何不改叫‘贞观渠’、‘唐皇渠’?祖宗之德,业不敢违也。”就此结束了这个话题至于数年后灵州平原渠道完工,李愚还是不敢命名此渠,当地人便将之唤作“李渠”,有一语双关之意,便是后话了。从灵州出发,李业又在两月间,先后巡视了凉州、鄯州、会州、秦州等地,与分别数月的符杨三兄弟好好聚了聚。各地民政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李业在年初正式颁布了授田令,对境内百姓进行有偿授田,同时对立功军士,进行军功授田。西北地广人稀,土地矛盾不突出,倒没有什么大地主问题,唯一要重视的,还是劳动力的解放,即限制蓄奴,拆分部落。凉王府诏命规定,每户按照男丁和健妇数量,可以从当地官府得到授田,每人根据当地具体田亩质量,分配三十亩到八十亩不等。第一年只用缴半成租,不收税,第二年全租免税,第三年全租半税,直到第四年开始,才用全租全税。租缴满十五年后,便归农户本人了。至于军功授田,直接归军士本人或家属,不用缴租,只用缴税,同样前两年免税,后一年半税。按照这个比例,全租全税,大概农户每年要上缴两成,这个数字并不低,相较于贞观、开元时“十五税一”的制度,若是李业在李世民时期为官,怕是要被砍头。但货比货得扔,相较于此时内地,那根本没个定数,全靠军爷心情的捐税,李业治下简直是天堂。喜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诡异入侵,觉醒大力神我肉身成神 戮野千行 久别重逢:老板对我步步为营 万古第一剑 开局当药瓶的我成了星空霸主 HP破解迷局 朕真的不务正业 宣和轶事 大时代1979 相师下山 7749号宿主的任务失败定律 全球灾变纪元 龙御天下! 好男儿留什么辫 全网黑对照组会亿点技能怎么了 五色灵石蕴真灵! 系统启动,黑科技启航 狐颜乱语最新小说 网王:人在冰帝,养生称霸全世界 我的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