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游侠票房当时算好吗 > 第4章(第1页)

第4章(第1页)

盖朱、陶二观察及朱大令,俱敬安故人。敬安平日以文字虚声,亦谬承当世士夫赏识,为法门请命,或不以丰干为饶舌也。

平日里吟诗担心堕入&ldo;文字障&rdo;,关键时刻才知吟诗也可能有助于&ldo;学佛&rdo;。当然,这么一来,学佛人当初的誓言&ldo;自说烟霞堪作侣,此身终不近王侯&rdo;(《赠郭意诚先生》),也就不好再提了。寄禅晚年多与达官贵人交往,甚至赠诗与书信中语气卑下,不乏阿谀之词,想来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据说叶德辉引吴次讽大汕和尚语赠之:&ldo;和尚应酬杂遝,何不出家&rdo;;寄禅笑颔之,不能答(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ldo;不能答&rdo;可能是自知理亏,也可能是别有深意,还是不要过分刨根问底好。

想当初寄禅出家不久,识字无多,登岳阳楼而得&ldo;洞庭波送一僧来&rdo;句,人谓有神助,其后遂立志学诗。四十年后,寄禅于多事之秋奔走护法,幸得有诗名相助,如此看来,&ldo;山僧好诗如好禅&rdo;也无可厚非。如果我们承认寄禅的&ldo;奔走护法&rdo;也算高僧的话,那么叶德辉的断语不妨改一下:&ldo;工诗未必非高僧&rdo;。只是工诗的高僧&ldo;忧诗复忧道&rdo;,其心理矛盾远比寻常佛子、诗人复杂,既不可盲目崇信,也没必要过分深责。

(所引诗文见《八指头陀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4月版)

1989年11月12日

(原刊《读书》1990年3期)

《当年游侠人》 第一部分轶事之外的辜鸿铭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轶事之外的辜鸿铭 当年游侠人对于文人学者来说,没有轶事可供传诵,是一大遗憾。因为,几句隽语或一件雅事,其影响可能远远超过苦心经营的专门著述。反过来,轶事太多,同样也是一大遗憾。因为,大众乐于品味并传播轶事,无暇阅读著作,更不要说努力理解其精神。相对而言,后者或许更可悲。书斋里的著述,虽说不被大众所赞赏,毕竟还有召唤知音的能力。餐桌上的轶事,由于被过度消费,甚至成了阅读的巨大障碍‐‐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辜鸿铭(1857‐1928)。

近代以来的读书人,对于辜氏奇特的身世以及非凡的语言能力,还有诸多妙语,比如辫子、茶壶、三寸金莲等,不乏拍案叫绝者。可一句&ldo;文坛怪杰&rdo;,就基本上将其&ldo;消费&rdo;掉了。对于奇谈怪论,&ldo;宽容大度&rdo;的国人历来的态度是:可以欣赏,但不必当真。这么一来,名满天下的辜鸿铭,其实没有多少及真正的听众。辜氏晚年自称京城一景,想来不无凄清落寞的感觉。满城争说辜鸿铭,这与西山看红叶或动物园里欣赏&ldo;国宝&rdo;大熊猫,差别不是太大。对于观赏者来说,有几人关心&ldo;观赏对象&rdo;的喜怒哀乐?

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一半缘于辜氏立意&ldo;惊世骇俗&rdo;的论述策略;另一半则只能归因于国人对于文人轶事持久不衰的强烈兴趣。另外,辜氏著述大都用英文写作,这也妨碍国人的真正了解。十年前,岳麓书社出版《辜鸿铭文集》,薄薄一册,收入其用中文写作的《读易草堂文集》和《张文襄幕府纪闻》,虽也有精彩之处,比如介绍西洋礼教习俗、批评国人之前倨后恭,以及品鉴人物分辨理势等,但远不及同时同社出版的轶事集《文坛怪杰辜鸿铭》行时。沉寂了半个世纪的&ldo;辜鸿铭&rdo;,终于重新引起大众的关注,历来被作为落伍者描述的形象,开始呈现某种亮色。但是,直到近两年,作为思想家的辜氏,方才逐渐浮出海面。这种公众阅读兴趣的转移,很大程度应归功于辜氏著述中译本的陆续问世。连载于《学术集林》的《中国札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牛津运动轶事》,海南出版社的《中国人的精神》,再加上黄兴涛所著《文化怪杰辜鸿铭》(中华书局),国人对于辜氏的关注,开始超越&ldo;轶事&rdo;,转向&ldo;精神&rdo;。

用英文、法文向欧美介绍中国文化,辜氏前有陈季同,后有林语堂。有趣的是,被我扭到一起的&ldo;三剑客&rdo;,都是福建人‐‐尽管辜氏只是祖籍福建。在《中国人的精神》中,辜氏也曾提及陈季同,但没有涉及其名满欧洲的《中国人自画像》等法文著述;至于林语堂30年代之喜欢谈论辜氏轶事,以及《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之追摹《中国人的精神》,足证辜、林之间的文化因缘。

辜鸿铭的学术生涯,以严厉批评西方汉学家起步,并非偶然。首先是充满民族歧视与文化偏见,其次则是缺乏对于中国人&ldo;文学和哲学原则&rdo;的整体把握能力。前者衍化出一系列&ldo;抗议型&rdo;著述,最著名的莫过于1901年结集的《尊王篇》。谴责列强的对华政策,尤其是八国联军的残暴与野蛮;与此同时,为中国政府以及中华文明辩护。作为受害者,辜氏的抗议确实&ldo;理直气壮&rdo;;可闭口不谈庚子事变中满清朝廷的责任,实在说不上公允。为了批驳列强作为侵略依据的&ldo;黄祸说&rdo;,辜氏重新分辨&ldo;文明与野蛮&rdo;:生活水平只是构成文明的条件,而不是文明本身;文明的真正含义,在于培养彬彬有礼悠然自在的有教养者。在这个意义上,黄种文明并不构成对于白种文明的潜在威胁;而且,有其同样值得骄傲的存在价值。随着危机的缓解,辜氏对于中华文明的评价日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辜氏的立论更是由&ldo;争平等&rdo;转为&ldo;救世界&rdo;。借用《中国人的精神&iddot;导论》中一句话:&ldo;实际上,我的确相信,欧洲人民于这场大战之后,将在中国这儿,找到解决战后文明难题的钥匙。&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情在不能醒  紫阳花日记  农家小仙女  真名士,自风流:谢安这个人  郭沫若散文选集  影后成双[娱乐圈]  楞伽大义今释  夫人,将军又疯了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全能老祖宗她飒爆了  我的衣服有属性  九尾狐妃千千岁  自家爷们自家疼  孤岛求生  死神:瀞灵廷的自律队长  我有道观通异世  花边文学  水火关系:宠你没商量  继兄是个小可怜[女尊]  岁岁长相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