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墨子列传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例如周朝,在祭把内容和形式上,在各种用具的使用方面都有严格的等极限制。《国语。楚语》说:&ldo;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礼,士、庶不过其祖。&rdo;《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ldo;为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为诸侯之弓,合七而成规;大夫之弓,合五而成规;士之弓,合三而成规。&rdo;《荀子。大略》也肯定了弓矢之用的等级之分:&ldo;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墨弓,礼也&rdo;。这些都是政治等级秩序的一个标志。

在宗法血缘等级方面亦如此。《礼记。丧服小记》关于丧服的等级规定:&ldo;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rdo;,是说丧服是随着血缘关系的远近而有重轻之分。&ldo;上杀&rdo;、&ldo;下杀&rdo;都是对直系亲属而言。&ldo;上杀&rdo;是说父最亲,丧服应最重,径上追溯,亲属关系渐疏,丧服亦渐轻。&ldo;下杀&rdo;是说子最亲,径下按序,亲属关系渐远,丧服亦减轻。&ldo;旁杀&rdo;是对旁系亲属而言,兄弟最亲,丧服应最重,其他如从兄弟、族兄弟之类,血缘关系递疏,丧服亦递轻,出了五服,则亲尽。上、下、旁本身亦是一个宗法等级秩序。

周礼号称&ldo;经礼三百,曲礼三千&rdo;,礼仪相当繁复。例如,西周册命舆服赐物约有十类。祭酒及圭瓒、冕服及服饰、车及车饰、马及马饰、旌旗、兵器、土田、臣民、取徽、其他。这些赐物按舆服等级不同,各类之中自有数量,质地、形制、颜色、纹绘等细节的不同,各类之间又有组合之不同。

各种人为规定的等级形式,大到祭礼,小到车马服饰,衣食住行,婚丧之礼等,在日常世俗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将政治等级和宗法等级秩序强固了。

&ldo;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rdo;&ldo;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rdo;……在这种政治和宗法相结合的等级制中,个人的思想言行,从内心世界到外在处世,从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完全被束缚,个人任何的独立追求,主体意识都被认为是僭越非礼。这种等级群体社会犹如一潭死水,缺乏生命力、创造力和个体的自我表现。各个社会阶层在繁复礼仪的束缚下按照固定的轨道生活,按照刻板的形式说话,交际处世,思想中只有等级礼仪的印记,而没有想象与追求。个体完全被泯灭在严格的等级群体之中。

东周以来,周王朝政治的衰落,使原来的等级群体失去了权力支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为个体的独立和个体意识的觉醒提供了物质基础。政局的动荡,战争的纷乱为个体的活跃,等级群体的解体提供了机会。个体主体意识的崛起,群体等级秩序的瓦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僭越非礼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人格平等的要求不仅表现在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追求上,而且更表现在思想的独立和精神的追求上;对偶象的怀疑、抨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三者结合成为社会思潮的一股主流,表现在古今、礼法之争越演越烈。

礼崩乐毁表征着政治统治结构的破坏,社会伦常秩序的混乱,&ldo;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rdo;。僭越非礼现象大量涌现,&ldo;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棁,八佾舞于庭,雍彻于堂&rdo;。原来的等级群体的言行规范已日益失去其束缚作用,&ldo;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rdo;臣以礼事君竟被以为是阿谀谄媚,可见一斑了。&ldo;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rdo;。个体的独立性就是人的自然平等对等级群体的一种否定。所以,&ldo;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rdo;,就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和现象。孔子针对这种&ldo;礼崩乐毁&rdo;等级秩序解体的社会状况,提出正名分以反对僭越,其中心内容是克己复礼。

孔子一生竭力提倡并努力实践的克己复礼的主张从反面也昭示了春秋以来个体的独立性,人格平等的要求,确已生机勃勃,成为一股很大的力量。

在个体独立性日增,等级群体观念日衰的变化过程中,处士横议是这巨变的一个突出标志。对于士来说,思想解放确已达到空前的高度,他们不仅肆无忌惮地抨击各种他们各自认为的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对现实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是他们原先对周公制礼偶象崇拜的怀疑和摈弃,而且还长途跋涉,周游列国,游说君主,对各国的政令法规横加评议,并聚徒授学传播各自的政治主张,诸子私学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士的思想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在&ldo;士志于道&rdo;。他们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不怕权势,&ldo;杀身成仁&rdo;成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齐庄公六年(公元前548年)大夫崔抒杀庄公,太史书曰:&ldo;崔抒弑其君&rdo;,为此被崔抒所杀。太史的弟弟继之如实记载,又被崔抒杀掉,后其弟又坚持如此实书,方为崔抒赦免。南史听到太史尽被崔抒所杀害,执简前往,准备冒死继书,在途中得知史官已如实记书,才半途返回。这种直笔而书的史学精神正是理想人格的一种实现。士本身也以志于道而自重、自爱。同时,又以自重、自爱来维持他们所志于道的崇高性。

士志于道,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不只是一种理论的宣传,而更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履践,&ldo;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rdo;。他们为了实现自己追求的理想,可以经受各种肉体和精神的磨炼,百折不挠。墨者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ldo;摩顶放踵利天下&rdo;。任重而道远正是士的历史使命,以天下为己任正是士的社会责任。他们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以身作则,弘毅扬道,以社会的导师和贤哲自任,力图&ldo;以其道易天下&rdo;,不避艰险,甚至&ldo;知其不可为而为之&rdo;,直至以身殉道。士志于道不仅表现在他们以道自任,以身殉义,而且更表现在他们忧国忧民,超越个人生存与利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深沉的忧患意识。所以,孔子说:&ldo;君子谋道不谋食&rdo;,&ldo;君子忧道不忧贫&rdo;,&ldo;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土矣&rdo;,&ldo;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rdo;。以君子自居的士,他们持道不屈,不以屈道而求仕求禄。墨子主张,道不行不受其赏,义不听不处其朝,墨子曾因越王不用其道而拒越王封地。

墨子不以谋取物质利益作为入仕的目的,在生活仅以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为满足,墨子曾对弟子高石子倍禄而乡义大为赞赏。孔子也表示,&ldo;道不行,乘桴浮於海&rdo;。道家的明哲养生,实质上是持道不屈的另一种表现。他们表面上的脱离尘世的思想正是要求个人身心的绝对自由,面对无限的时空、领悟人生的永恒的真谛,正是在这对自然人性美的追求中,表现了对世俗社会物役礼规的愤怒与抗议,表明了他们对理想之道的执着精神。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九皇叔  [综漫]鬼杀队在咒术高专的正确打开方式  传说我有男友之后[穿书]  全世界都在等我领盒饭[穿书]  我有一支神笔  你有本事造谣有本事假戏真做啊  帝国上将是我老婆  穿成攻略游戏的绿茶C  鬼叔救驾:这个皇后不靠谱  (猎人同人)伪苍云的猎人之旅  末世种田之天灾  阴煞俏夫君  梦浮桥·将军竟是花魁  脱胎换骨:辣妹夺人心扉  公主驻颜有术[清穿]  一起下地狱[综]  一期不会  勾走他的心  重生之军长甜媳  高冷异兽,坏坏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