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墨子传略 > 第41章(第1页)

第41章(第1页)

对等互报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人类固有本性的一种表现,它的基础仍是人类对生存的基本要求,及对自己生存权利和物质利益本能的保护意识。它不仅体现在同一阶层的人之间,而且也要求体现在不同阶层的人之间。墨子特别强调了君主贵族与平民百姓,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对等互报。当时的宗法社会既有政治的不平等,又有宗法家族的不平等。墨子要求不同政治地位,不同家庭地位的人对等互报,认为这是能实现兼相爱的一条有效途径,亦是墨子从个人自然平等出发要求人的社会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等互报不只限于个人的交往之中,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来说也应是如此,所以可以择君唯贤。墨子提出可以择君,是因为恶君只知自爱而不爱臣民,亏臣民以自利;贤君则以爱万民而为己任,亏自利以求天下之利。从对等互报的原则来看,恶君不利于民,所以万民必去之,如桀纣之流;贤君利万民,所以万民必拥戴,如禹汤之属。前举的墨子关于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的选择,其标准正是要求利人的对等互报。天下之君主只有实欲天下之富,以合万民之利,才能达到万民拥戴,长安久治的目的。万民拥戴,使君主长安久治是万民对君主求万民之利的对等互报。

在宗法社会里,父兄为长。子不爱父,弟不爱兄固然为家乱之因,但是&ldo;父自爱,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rdo;,从对等互报的原则看,&ldo;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rdo;。所以,要达到家庭和睦,必须父子、兄弟互爱。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就是父子、兄弟之间的对等互报的一种行为标准。

墨子认为对等互报的原则是实现兼爱之目的所必需,&ldo;故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为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故君子莫欲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rdo;墨子兼爱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着想,他要求的是小生产劳动者所理想的平等:人人劳动,互相帮助,以贤为能,天下均利。对小生产劳动者来说,这种平等是对他们现实状况的一种改善,而对贵族统治阶级来说,这种平等是他们行为和生活的一种制约。虽然墨子兼爱,提倡的是国家百姓同利,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上下同利。但实质上兼爱对上、下不同社会阶层来说,实际所获的利益并不相同。其一,墨子劝说统治阶级应懂得上下同利的道理,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亏夺民之食之财,掠杀民之生之家,这将从根本上断绝了贵族统治阶级物质利益的来源,&ldo;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rdo;。墨子的这种劝说只是一种改良性的调节,而不是一种根本上的上下同利。其二,墨子要求上下同利,利的程度对上下不同的社会阶层来说并不一致。对平民百姓来说,只是要求生活温饱,劳有所息。对统治阶级来说,只是要求他们节制一下奢侈,例如非乐,节用,节葬之类的要求。墨子要求实行兼爱是为了让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能有一个起码的生存条件。因为,墨子真切地理解他们生活的艰辛和痛苦,所以才能真诚地为他们呐喊、呼唤,要求实现交相利式的兼爱。

墨子从兼相爱的思想理解人性,提出&ldo;仁,体爱也。&rdo;&ldo;仁,爱己者非为用己也。&rdo;墨子的&ldo;仁&rdo;和孔子的&ldo;仁&rdo;都是要求在人际关系中能爱人,但孔子的&ldo;仁者爱人&rdo;更多地是倾向于&ldo;克己复礼&rdo;,因为孔子希望建立各社会阶层各归其位,彼此相安的有序的社会。彼此相安固然要有仁者爱人的精神,但彼此相安的前提是各归其位,安于其位。这就需要人们对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状况通过克己,抑制自己的物质欲望和思想要求,加强自己的道德训练,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等自我约束的方式予以承认和维护。所以,孔子的&ldo;仁者爱人&rdo;是&ldo;爱有差等&rdo;。孔子强调的&ldo;仁&rdo;,更多地是对个人思想、修养、品质、道德等精神方面的一种要求和训练,是一种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墨子的&ldo;仁&rdo;,要求的是兼爱,即&ldo;爱无差等&rdo;。并且,墨子更多的是强调同利,即要求仁是一种能给人实际物质利益好处的行为。墨子所说的,&ldo;仁,体爱也。&rdo;和&ldo;义,利也。&rdo;是同一含义,即对仁、义要求应从交相利的角度理解,&ldo;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虚亏民之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rdo;孔子对人性的认识,更注重它的精神性,注重人的社会性。墨子对人性的理解,更强调它的物质性,也就是人的自然性。孔子认为人性可以通过道德的自我修养,达到仁的境界,而墨子认为,达到了交相利,满足了每个人的自然物欲,就是仁。

(二)空想的政治理想

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理想的社会境界,也是墨子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社会,墨子提出了尚贤、禁欲和非攻三个基本措施。

尚贤择君择礼是为了能一同天下之义,使贤君、贤礼能领导、管理社会,实行兼爱。禁欲主要是禁上之欲,要求约束统治阶级奢侈的生活,节约物质财富,有利于发展生产。墨子禁欲的主张具体表现为节葬、节用、非乐。只有禁上之欲,才能有利于万民。墨子认为战争对社会财富、生产、生命所带来的危害实在太大。只有实现非攻主张,各国之间才能相安无事,这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有利于国家久治长安。下面我们简要地论述、分析一下,墨子这三大措施的基本内容、目的和之所以为空想的理由。

春秋战国之际士阶层的崛起,特别是由庶民上升为士,成为庶民阶层踏上政治舞台的主要阶梯。因此,要求尚贤,举贤才是当时他们在政治上要求权利的一种具体表现。尚贤就是反对以血统门第世袭的&ldo;任人唯亲&rdo;的举官制度。用&ldo;任人唯贤&rdo;反对&ldo;任人唯亲&rdo;是西周官学瓦解,私学兴盛过程中政治斗争的一种表现。国家政权直接代表了某一特定阶级的物质利益,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本阶级的利益。&ldo;任人唯亲&rdo;的举官制度阻碍了士庶阶层在政治上的发展,而现实政治制度的腐败又强烈刺激了&ldo;任人唯贤&rdo;的政治要求。孔子提出了举贤才,墨子提出了尚贤,就是这股&ldo;任人唯贤&rdo;社会思潮的两种典型观点。

孔子要求举贤才是劝导贵族统治阶级能明智地看到举贤才对治国安邦的作用。&ldo;哀公问曰:&rdo;何为则民服?&lso;孔子对曰:&ldo;举直错诸在,则民服,举在错诸直,则民不服。&rso;&rdo;&ldo;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rdo;先有同,赦小过,举贤才。&lso;&ldo;孔子举贤才的思想只谈君主选拔有用之才,而且大都限于贵族士大夫阶层。因为,孔子认为贤才的一个基本标准是克己复礼,且礼不下庶人。另外,孔子也不谈淘汰高居官位的不贤之才。所以,孔子举贤才的思想是在克己复礼的基础上,对现有贵族统治的一种掺沙子的改良措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有一支神笔  梦浮桥·将军竟是花魁  九皇叔  一起下地狱[综]  (猎人同人)伪苍云的猎人之旅  一期不会  你有本事造谣有本事假戏真做啊  重生之军长甜媳  公主驻颜有术[清穿]  脱胎换骨:辣妹夺人心扉  帝国上将是我老婆  传说我有男友之后[穿书]  高冷异兽,坏坏宠  全世界都在等我领盒饭[穿书]  勾走他的心  阴煞俏夫君  穿成攻略游戏的绿茶C  鬼叔救驾:这个皇后不靠谱  末世种田之天灾  [综漫]鬼杀队在咒术高专的正确打开方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