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站在门口看着欣赏着自己提的横匾浅草书院四个大字的王诩,顺着声音看去,不由得一惊,随即有些尴尬地迎了上去,拱手道:&ldo;史知州严重了,能见史知州实乃邵牧之幸。&rdo;
站在不远处的老人缓缓走了过来,此人正是被下诏致仕的前任知杭州史高儒。
&ldo;前事乃是邵牧之错,年少轻狂,还望史知州勿要见怪才是。&rdo;王诩急忙为自己之前拒绝史高儒的宴请赔罪道,来之前,他便听朱桂说了,马华给书院安排了一个贤能的大儒,没想到竟然是史高儒。王诩向来很是相信马华的识人眼光,所以此次再见,他不想因为自己之前的事让史高儒心头有所介怀,而且朱桂也告诉了他,史高儒知道是他办起了这所书院。
&ldo;事出有因,我亦是知道。&rdo;史高儒笑着拱拱手,两人之前的事算是就此带过。
王诩见此页就此翻过,心中也安稳不少,料想史高儒也是有雅量之人。于是便将此行的目的告诉了史高儒。
&ldo;史老,邵牧此来是有事相求的。&rdo;王诩恭敬道。
&ldo;呵呵&rdo;史高儒捋须一笑道:&ldo;此书院便是出自邵牧之手,谈何相求?&rdo;
&ldo;邵牧只是略尽绵薄之力。&rdo;王诩着人将分拆开来用木箱装好的部件抱了进来。
&ldo;听说工学院有些山长技艺精湛,已至登堂入室之境,所以邵牧有些什物,想要请先生们帮忙。&rdo;
史高儒扫了一眼地上的木箱,说道:&ldo;此非难事,不过老朽也有一事相求。&rdo;
&ldo;史老尽管说来。&rdo;
史高儒看着王诩道:&ldo;老朽希望邵牧能够能够在书院来讲学,不知邵牧意下如何?&rdo;
史高儒之言正好应了王诩所想,欣然应道:&ldo;自是邵牧求之不得。&rdo;
得到王诩的答复,史高儒这才引着王诩等人沿着一条碎石子铺就的岔路,往西边走去。在环木成林的小道上走了不一会,王诩就听到了锯木和刻石的嘈杂声。
&ldo;邵牧,这就是工学院了。&rdo;站在林荫小道的尽头,史高儒伸手一指说道。
顺着史高儒所指的方向看去,一排屋舍整齐地挨着,甚是宽敞的空地上人群簇拥,几个工匠模样的人来回穿梭,对学生们指导比划。
王诩欣喜地看着原本在他脑海中的画面变成眼前的现实,至于效果怎么样,就用纺织机来检验吧。
史高儒领着王诩,找到了一个满面通红,尘土沾身的粗犷男子。
&ldo;裴山长。&rdo;
听见呼喊声的男子转过身来,带着好似烧伤疤痕的脸一惊,继而急急地走了过来:&ldo;史老,你怎么来这种地方,到处都是杂物。有什么事你找个人来唤我就是。&rdo;
史高儒一笑道:&ldo;工学院是书院的一部分,我为何来不得啊?&rdo;
姓裴的汉子急忙解释道:&ldo;裴健不是这个意思,是担心您老的身体。&rdo;
&ldo;一把老骨头,有何可以担心的?这位是王诩王邵牧,也是出钱修这所书院的人。&rdo;史高儒也不和裴健多客套,径直介绍起王诩来。
裴健面上露出恍然又崇敬地神色,在身上抹了抹手,才拱手道:&ldo;原来是王公子,失敬失敬。&rdo;
&ldo;这位可是东南最好的铁匠,马先生可是费了不少力气,才请动他的。&rdo;
裴健面上微红,脸上的疤痕一抽,尴尬地笑道:&ldo;史老严重了,裴某和马兄是旧相识了,既然他开口裴某又岂敢不从。况且这书院乃是利民的好事,很多没念上书又没田没钱的人能在这儿找到口饭吃。王公子出了那么多的钱,裴某出些力又有什么大不了的。&rdo;
王诩听着二人的话,心中感慨良多。
&ldo;邵牧啊,你有什么事要做,就直接给他说吧。&rdo;
王诩点点头,朝着裴健问道:&ldo;不知工学院有多少授业的木匠?&rdo;
裴健答道:&ldo;十七个木匠每人带了八个学徒,十三个石匠每人带了五个学徒还有二十个铁匠每人带了八个学徒。&rdo;
王诩暗忖:这裴健看似一个粗犷大汉,心思倒是周全,所有的资料都报了上来。
&ldo;史老,浅草书院一共有多少学生?&rdo;王诩又朝史高儒问道。
&ldo;一千两百多个。&rdo;
看来工学院的学生只占到了三分之一,但在这人人读书做官的北宋朝,也还算是不错的了。
史高儒看着王诩,笑着补充道:&ldo;如不是邵牧慷慨解囊,学生们一文不缴,还能拿到衣物书具,这书院恐怕还招不到这么多人。&rdo;
见史高儒会错了意,王诩也没有解释,只是又问裴健道:&ldo;学生们一般要学多长的时间,才能离开学院?&rdo;
裴健爽朗地一笑,抽动这脸上的疤痕道:&ldo;王公子为他们解决了所有的后顾之忧,他们当然是想学精了本事才离开。&rdo;
王诩不由得也笑了起来,转念一想,这也是好事,至少学生们学艺很精。
&ldo;那就让他们学够,学足,所有本事都学精,再……&rdo;王诩忽然住口,一个新奇的想法猛然跃入脑海,工学院的学生不同于文学院,文学院读书就是为了科举做官。而工学院的学生都不长于读书,来这儿学手艺,今后有口饭吃。既然这样,那还不如待工学院的学生学成之后,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结而有效的机构,改变原有的零散的参差不齐的家庭式的作坊,将其变为能够输出大规模和统一标准产品的工厂。将来还能够借着书院的形式,将这个模式扩大。只是,眼下自己手里要有足够多的原料能够占有足够大的市场。看来江南的主要商业买卖还是必须要握在手中才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将门毒女:侯府二小姐 [网王]倒春寒 浓情纵我 红楼之拖油瓶 清冷仙尊他又栽了 离婚后盛总肠子悔青了 混沌雷修 成为偏执美强惨的白月光 冥婚惊情:鬼君,心尖宠! 双世宠妃,误惹妖孽邪王 深浅 王妃不梳妆 未来的夏娃 摘星 女帝说什么都对 神君与我竹马又青梅 繁枝之中 仓氏呓语 花开的时候 穿越后我嫁给了女主她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