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34章

范宁连忙恭敬地行一礼,“刘伯伯好!”

“不错!

不错!”

中年男子连声赞许道:“阿呆居然能考延英学堂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范铁舟又指着少年笑道:“这是刘伯伯的儿子刘康,比你大一岁,以前和你一起玩的,现在就在延英学堂读书。”

原来这个少年也是延英学堂的,难怪他会问自己抽什么题。

范宁挠挠头笑问道:“抽什么题有讲究吗?”

少年认真地点点头,“当然有讲究,里面的讲究可大了,关系到你能否考上学堂。”

第十九章吓煞人香

中年男子叫做刘宏运,他家在蒋湾村中家境很不错,在镇上还开了一家杂货店。

为了给儿子更好的教育,三年前他们举家搬到镇上,儿子进了一家有名的小学塾读书,儿子也很努力,去年考上了延英学堂。

刘宏运呵呵笑道:“今天难得一见,我们去吃午饭,我请客。”

自秦汉以来,普通百姓每天只吃两顿饭,早一顿、晚一顿。

到了宋朝时,由于商业大发展,食物丰富,餐饮小店遍地开花,普通百姓的饮食习惯开始转为每天三顿饭。

但这种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宋仁宗时代正好是两顿饭和三顿饭并存的时代。

家境贫寒一点的,比如范宁家,一天就是两顿饭,家境富裕一点,像这位刘员外,已经跨入能吃三顿饭的小康生活了。

在范铁舟的一再坚持下,他们来到码头附近的一家饮食店。

这种小饭铺当然比不上大酒楼气派,其实就是靠墙搭一座草棚子,下面摆四五张桌子,三面透风。

条件虽然简陋一点,但胜在量足价廉,非常实惠,深受寻常百姓的欢迎。

两家四人在一张桌前坐下,刘宏运要两盘羊肉馅的蒸饼,四碟爽口小菜,一条蒸白鱼,一盘羊羹,一盆烧蹄髈,又要了四碗羊杂汤。

这几道菜在大酒楼至少要五六百文钱,但在这种小饮食店,只需百文钱就够了。

刘宏运招呼众人,“快趁热吃吧!

大家不要客气。”

范宁肚子也委实饿了,他伸手便拿起一只大馒头啃了起来。

在宋朝,只要是面做食物都叫饼,烤的叫烧饼,煮的叫汤饼,蒸的就叫蒸饼,蒸饼在北方又叫做包子,在南方则叫馒头。

平江府的太湖羊在天下颇有名气,所有冬天吃羊肉自古就是平江府的风俗。

范宁又喝了口香喷喷的羊杂汤,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

刘康这才继续说刚才的话题。

相邻小说
意意难忘  (伪装者同人)何处相思明月楼  婚后冷战霸道老公  万人嫌穿成影帝的纸片人  末世女的五零日常  她的星途  天上掉下个娇相公  这次来真的  北河剑  九剑  深夜食堂  催眠师很困……很困……  犯罪侧写  命运往事  女王觉醒  小两口儿  她想姬我  生鲜人肉乾  点我一下,马上暴富[快穿]  荒诞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