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赵民间曾流传过一首妇孺皆知的童谣。
所谓:
血滴子,绣衣使。
筋骨啖,皮肉欼。
形容的就是大赵立国初年,使百姓谈之色变的督查暗杀机构——
血滴子。
又因血滴子中的成员皆脸戴面具、身着绣衣,故而民间也称呼其为绣衣使。
大赵的太祖皇帝只设立了这样一个机构不到短短十载。这十载岁月里,举国上下,不论是官员还是平民,举止行事,都无一不小心翼翼、藏口闭舌。
说起血滴子的凶名,甚至能止小儿夜啼。
也许是深感平生血债累累,濯洗不清。
太祖皇帝驾鹤西去前,解散了这个机构,并把一切记录有关于血滴子的信物典籍都付之一炬;而令人闻风丧胆的绣衣使们,也摘下面具、除去锦袍,湮没于无名的众生之中。
至今已逾一个甲子的时间。
没有史记、没有残墟。
不管是血滴子,又或是绣衣使,如今已成为了茶楼饭馆间的一个传说而已。
隋意定定地瞧着地上奄奄一息的浴血之人:“你是说,血滴子曾在京城中统建地网,而你们,又恰好知道这地网的细情?”
“不是我们,是冯家;也不是细情,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走向罢了。”
屠夫虚弱地道:“冯家曾给过我们一张地图,里头绘制着几条交叉相杂的地道。”
“他要我们从肉铺往地下挖,直到与这些原有的地道相连;还叫我们对这几条密道进行改造,以便于后来的计划。”
小世子神情平静,一面听着原委,一面再度摊开了手里的肉铺布局图。
待屠夫话音止住,他便把纸张翻了个面、使空白朝上,平铺在屠夫跟前尚算干净的地板上,不温不淡道:
“将你知道的画出来。”
屠夫吃力地抬起头,伸出手指,沾着满地的血迹,颤巍巍地在图纸背面画了一个方形、几条折线、以及几个圆圈。
小世子神色未变:“赵京城、地道、藏身之处?”
屠夫似虚脱一般瘫软在地,喘着粗气,颔首道:“经此一事,他们恐怕不敢再回城中,应该和抓来的人质一起,全都藏在城外的村落里。”
“那地方距天波门十里地,在天波门的正北方向;从城外的密道口出来,到那里只需走五里。”
隋小世子拾起血画的图纸,交予一旁的小厮:“烧了。”
待小厮领命退下,他才复望向已然毫无动弹之力的屠夫:“城外藏身的地方,都有什么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影帝竟是孩子他爸 萌系小王妃 将军她被赐婚了个病美人 金陵第一钗 清冷万人迷来当反派(快穿) 拯救少年反派[穿书] 魔王大人是魅魔 死对头失忆把我当成老婆了 我成为地球最强美食主播的那些年 炮灰天才中单觉醒了[电竞] 美艳长公主 模拟人生:我为众生开仙路 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 我的灵魂分裂了 病弱摄政王他撩翻车了 网恋复仇指南 娘子别怕 宠后多疑 [原神]拯救我的小破球 罢官后我选择二次科举[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