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离去……他叹息……又是一次不欢而散……
六月末的这一天,一封来自元朝的文书送进明皇宫递到了朱元璋手中,看过之后他久久不语,半白的苍眉有纠结之色。
“去宣皇太孙过来。”他的声音像投入湖中的石,既沉且闷。
康海急急去了,再回来时身后已跟了朱允玟,这个眉眼瀞澜的少年规规矩矩地向坐在宝座上的朱元璋行了礼,随后才近前问道:“不知皇爷爷何事叫孙儿前来?”
他不语,只递了文书与允玟,然后便静静看着诧异从少年的脸上浮起,“元朝要和我朝和亲?还指定要十姑姑?”
朱元璋点一点头,敲着御书房的桌子问:“不错,元帝是帮他侄子求的这门亲,甚至还附上了不侵犯边界的条件,你觉得如何?”
“卓克尔……”朱允玟细细咀嚼着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是了,他是元朝亲王的儿子,孙儿在边关将领送呈的奏折中听过他的名字,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在元朝有很高的威望,被称做王保保之后的又一名将。”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严肃的脸庞由此缓和了数分:“很好,你在国事上很用心,这个卓克尔自十七岁开始带兵以来,屡屡领兵侵犯我朝边境,计多且诈,防不胜防。”
彼时天边落日如锦,瑰丽多姿,远远望去令人目绚神移,“那么你说,这本亲事朕该应承吗?”
朱允玟心中一凛,知晓这是皇爷爷对自己的一次考验,赶紧收神摒气,紧张地思索着答案,“元朝自被皇爷爷赶出大都后,一直心有不甘,不断想要回到中原,为此皇爷爷数次远征之余又派四叔等人镇定北方,使得他们无法越过雷池一步。如此虽说是好,但长年征战给百姓加重了赋税,令他们生活窘迫,若真能以和亲解决两国矛盾,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这么说来,你觉得朕应该答应他们的要求?”他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桌面,“哒哒”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朱允玟耳中。
落日渲染下的御书房连桌椅都渡上了一层金红,华美奢侈如天上楼台。
朱允玟听不出他声音中的喜怒,只能根据自己的思路继续下去,“和亲确为好事,但是十姑姑已经被皇爷爷亲口指给了安南三王子,如若毁约改指,实不妥当,有损我大明和皇爷爷的天威,毕竟――君无戏言!”
这一番话说的朱元璋甚是满意,虽还有不足之处,但毕竟才十几岁,还可以慢慢调教嘛,相信未来必定可以成为一个圣明仁慈的君主。
“皇爷爷,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公主去和亲啊?”朱允玟的提议遭到朱元璋的反对,他徐徐饮了一口杏仁茶道:“元使说了,他们只要拂晓。”
“十姑姑……”允玟低头不语,他知道与他年纪相同的十姑姑很美,美若谪仙,但也不至于让元朝如此坚持吧。
“果真如此,那和亲之举只得作罢。”他不可无可惜地道。
“有什么好可惜的。”朱元璋一抚长须道:“朕和那帮蒙古人打了一辈子交道,对他们再清楚不过,奢望他们说话算数还不如直接打到他们服为止,止不定今日刚和亲,明日便撕破脸打了过来。允玟你还是太容易相信人了些。”
允玟被朱元璋说得脸上一红,嗫嗫地道:“皇爷爷教训的是,孙儿一定牢记。”
牢记什么,连朱允玟自己都说不清,皇爷爷年纪越大对人和事的猜忌就越重。
“行了,朕还有事,你先退下吧。”
“是,孙儿告退。”在低头中他退出了御书房,跨过门槛时身侧似乎有人掠过带起的风声,可环视之下又不见人影,真是奇怪。
在朱允玟走后,幽灵般的人影出现在御书房中,他的到来令落日余辉凭添几分阴凉,所有在御书房侍候的奴才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不敢多看一眼。
“如何,查清楚元朝指名要拂晓的原因了吗?”朱元璋沉下脸问。
“回皇上的话,据北平传来的消息,卓克尔曾与十公主私下见过面,且两人似乎达成了什么共识。”声音从阴影中传来。
“是关于宝藏吗?”若拂晓在场,一定会诧异于朱元璋的猜测之准。
“属下还没查知。”
“那老四知道吗?”翠绿的玉扳指从描金的茶盏上滑过,有些微的声响发出。
“尚不知情,看公主的意思似乎不想燕王知道。”声音毫无起伏。
“叮”地一声脆响,原是茶盖掷与盏上的声音,“找个机会把这事透露给老四,记着,不要太明显了。”
“是,属下这就着手去办。”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红楼)赦大爷的悠闲生活[位面] 天价宠婚:凌少别太坏 黎明之后的黑夜 还让不让人成仙了 熊孩子重生记事 萌妻难哄,首席宠婚甜蜜蜜 招尧撞骗 侍卫大人,娶我好吗 骚动(你好,前任先生) 皇后嫁到:本宫不擅宫斗 凌霄剑仙 出肉装的迈特凯 [秦]鲤鱼跃龙门 农家姝 [综漫]非人间爱歌 愿承此生,解你千惆 血起大明 小戏精[电竞] 重生之女配也很忙 盛世娇宠(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