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细说宋朝txt > 第22章(第1页)

第22章(第1页)

宋太祖时,承袭唐制,全国分十三道,诸道设转运使以总财赋,旨在削夺藩镇的钱谷之权。太宗时,转运使在掌管一道财赋之外,还担负起监察的职能。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全国划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四川、峡、广南东、广南西等十五路,路正式取代道。其后,路屡有分合,京东、河北、淮南、江南路各分为东、西,京西路分为南、北,陕西路分为永兴军路和秦凤路,四川路与峡路分为成都、利州、梓州、夔州四路,至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全国增至二十三路。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增设京畿路,全国为二十四路。

宋代路级机构名目颇多,主要有漕司、宪司、仓司和帅司。

漕司是转运使司的简称,是最先设置的重要路级机构,其长官为转运使,如前所述,其目的在于对藩镇起&ldo;制其钱谷&rdo;的作用。

宪司是提点刑狱司的简称,太宗时始设,长官称提点刑狱,初为转运司的附庸,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成为监察一路的最高司法官员。

仓司是提举常平司的简称,正式成为独立的监司机构在神宗熙宁初年,长官即称提举常平,掌管一路常平新法和水利、茶盐等事。

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四分掌财赋、刑狱和常平新法,并监察所属州县的官吏,故也统称监司。

帅司是安抚使司的简称,长官称安抚使,原为诸路灾害或用兵而派遣的专使,真宗以后渐成为专治一路军政和治安的长官,往往由这一路分的帅司所驻州府的知府或知州兼任。

漕司、宪司和帅司的路分有时并不尽同,例如元祐元年(1086年),漕司为二十三路,而宪司仅十八路,政和元年(1111年)漕、宪二司都是二十四路,而帅司倒有二十八路。即便漕司、宪司和帅司的路分相同,其各自的治所也不一定同在一处,如以政和元年的京东西路为例,漕司治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宪司治济州(今山东巨野),帅司则治郓州(今山东东平)。前述北宋十五路、二十三路和二十四路,都指的是转运司路。

乍一看去,路级机构给人以叠床架屋的感觉,实际上正体现了宋代地方行政贯彻三大纲领的特点。太祖、太宗朝,转运使逐渐拥有比较完整的治理一路的权力,成为一路的最高行政长官。可以说,宋初的转运使实际上是汉朝的刺史、唐代的藩镇在新时期的翻版。正是看到这点,才有其后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和安抚使的设立,将有关权力依次从转运使那里剥离出去,彻底杜绝了路级长官重蹈前代藩镇覆辙的可能。

漕、宪、仓、帅四司是并行的路级机构,各司所职,各不统属,不但监司之间互不统属,帅司与监司之间也互不统属,分别直接向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不仅如此,宋代实行路级长官互察制度,内容包括监司之间的互察、帅司和监司的互察。这种互相牵制的权力机构,使任何路级长官都不可能专权独断,更不可能出现类似藩镇割据那样尾大不掉的局面。

三大纲领对宋代削夺藩镇权力、分割宰相权力和制约路级权力,都起了不可替代的指导性作用,仅凭这点,赵普就无愧是见识透彻的政治家。

细说宋朝10:宋太祖

宋太祖以一军旅武将夺得天下,在位十六年,做了两件大事:第一,基本统一了南方,并为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强化了中央集权,彻底消弭了中唐以来造成地方割据的动乱因素。太祖不仅为赵宋王朝,也为其后的封建王朝留下了一笔不可缺少的政治遗产,宋代以后的统一王朝没有再出现分裂割据局面,这笔政治遗产是大起作用的。王夫之在《宋论》里认为,宋太祖的功业&ldo;故将夷汉唐而上之&rdo;。《宋史&iddot;太祖纪》也认为:&ldo;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rdo;,还说太祖作为创业之君,&ldo;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rdo;与其他开国帝王相比,宋太祖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治国与为人也自有特色和魅力。

太祖虽出身武将,却酷爱读书。他随周世宗打淮南,有人揭发他私载货物达数车之多,检查下来,只有书籍数千卷,世宗说:&ldo;你做将帅,应该致力于坚甲利兵,要这么多书干什么?&rdo;他答:&ldo;蒙用为将帅,常怕完不成任务,故而聚书观看,就为学知识,广见闻,增智虑。&rdo;

太祖文化水平较高,也能吟上两句诗,有一首咏《日》: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简直是他立志君临天下的自白,充满了王霸之气。

有时候,太祖也会说两句文人的好话。乾德三年平蜀不久,他发现后蜀的铜镜铸刻着&ldo;乾德四年铸&rdo;的字样。乾德是北宋的年号,太祖大感不解,翰林学士窦仪说:&ldo;前蜀王衍也用过这一年号,一定是那时所铸。&rdo;太祖感慨地说:&ldo;宰相须用读书人。&rdo;

正因如此,后人都以为宋朝重文抑武的祖宗家法是太祖定下的。其实,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出于防范的需要,贬抑武人是宋初的基本方针,其后也成为宋代家法。由于贬抑武人,势必擢用文士,相形之下文人身份似乎大涨。而太祖实际上是抑武而并不太重文的,他对赵普有段话道出个中心思:&ldo;五代方镇残虐,人民深受其害。我让选干练的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便都贪浊,也抵不上一个武人。&rdo;在太祖说来,任用文士仅仅因为他们可能产生的危害远不及武人来得大,更不会向武人那样危及政权的根本。有一次,太组指着朱雀门上的题额问赵普:&ldo;为什么在&lso;朱雀&rso;后加个&lso;之&rso;字?&rdo;赵普说:&ldo;语助词。&rdo;太祖轻蔑的笑道:&ldo;之乎者也,助得甚事!&rdo;言谈之间掩饰不住对文人的鄙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团宠小师妹是棵千岁兰  末路情途  大棠盛世  绝色召唤师:嫡妃不好惹  国师又又又想篡位了  穿成替嫁夫郎后  我用app养老婆  炮灰[快穿]  她如清风入怀  听声辨罪[探案]  男神想要复婚[娱乐圈]  天神诀(上)  民国绿茶穿成炮灰替身  大佬宠妻不腻  如此刚刚好  辣妻乖乖,叫老公!  一秒闪婚:首长大人夜夜宠  我的那些年  当C好快乐哦  扮成女装去替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