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细说宋朝读书笔记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有一次,赵普曾荐举某人任某官,太祖不用。次日,赵普再奏,太祖仍不同意。第三天,赵普仍荐其人,太祖一怒之下撕碎了奏牍扔到地上。赵普神色不变,弯腰拾起退出。改日,赵普拿着补缀好的奏牍,再奏如初。太祖终于觉悟,启用其人。

又有一次,一个臣下按规定应该升官,太祖一向不喜欢这人,便不批准。赵普力劝,太祖发怒道:&ldo;我就不给他升迁,你能怎么办?&rdo;赵普说:&ldo;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一人的刑赏,岂能以喜怒来决定呢?&rdo;太祖怒不可遏,起身而去,赵普跟随其后;太祖入宫,赵普立在宫门旁,久久不去,太祖终于收回成命。有个性而不固执,也许是太祖性格中吸引人的地方。

细说宋朝11:烛影斧声

宋太祖赵匡胤共有五兄弟,他是老二。老大光济和老五光赞早死。老三即赵光义,后来继位为太宗,比他小十二岁。老四赵廷美比他小二十岁,与太祖、太宗都是同母兄弟。故事就在他们三兄弟之间展开。

陈桥兵变时,&ldo;市不易肆&rdo;,就是说士兵入城,秋毫无犯,这件事被理学家邵雍赞许为&ldo;唐虞而下所未有&rdo;。后来的史书说这是出自光义的叩马而谏,才有太祖的约法立誓之举,以此烘托其高大形象。据记载,今已亡佚的《太祖实录》有新旧两本,旧本《实录》没有这一情节,而在新本《实录》中,光义不仅叩马而谏,而且成为陈桥兵变的主要策动者,以表明其继承太祖的皇位是名正言顺的。不过,邵雍的儿子邵伯温在《闻见录》里引证王禹偁的《建隆遗事》,说赵光义压根儿没参与陈桥兵变,那时,他正留在开封城里陪母亲杜氏。这事虽难详考,但说明现存关于宋太宗的官方记载,是做过手脚的。

自建隆二年(961年)起,光义担任开封府尹,主持京师达十三年,其官署号称南衙。他把一大批文武人才网罗进自己的幕府,有学者作过考证,其幕府拥有宋琪、石熙载、窦偁、柴禹锡、程德玄等幕僚六十六人。南衙仪仗每出行,灿若图画,京城人总赞叹道:&ldo;好一条软绣天街&rdo;。大抵说来,这十余年,光义韬光养晦,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值得注意的是,赵普从乾德二年(964年)起也独相十年,权位在光义之上。他识见过人,对光义的动向与用心,不会没有察觉。因而在赵普独相以后,原先关系尚称密切的两人,形成了旗鼓相当的两大政治势力,不时地明争暗斗。

两人的政争围绕着光义继统问题展开,双方往往谁也不露面,只是采取打击对方亲信的手法进行。这里仅举一例。一次,开封府判官姚恕进谒赵普,恰逢赵普宴客,管门的没有通报,姚恕怫然而去。赵普知道后,立即派人道歉,他仍掉头不顾。仅仅因是光义的幕僚,对宰相致歉也不领情,其气焰可见。赵普也怀恨在心,借机将他调任澶州通判,即便光义挽留也不买账。数年后黄河在澶州决口,姚恕被找到了碴,赵普以不及时报告水情为由,将他身穿朝服斩首弃市(暴尸街头),再投尸黄河,既出了口恶气,又打击了光义的势力。

不过,太祖晚年对赵普的独断专行也深为不满,但赵普勋望卓著,对他处置尤须谨慎。这时,翰林学士卢多逊因与赵普不和,每见太祖就攻击他。而赵普一方面因敢作敢为,树敌过多;一方面贪财好货,造邸店,夺民利,把柄不少。开宝六年(973年),太祖一方面扩大参知政事薛居正和吕余庆的参政权力,以分割其相权;一方面亲命重选中书堂后官,削去其心腹。

这年八月,赵普罢相。时隔一月,赵光义进封晋王,位居宰相之上。五代时期,亲王尹京隐然有继位人的地位,后周世宗即位前就是晋王兼开封尹。这两件事前后相接,表明光义久久不能确立为太祖继承人的地位,与赵普是有关的。在此且来探寻其间的蛛丝马迹。

其一,先从太宗的言行看。据官史记载,赵普死后,太宗曾对近臣公开声明:&ldo;赵普一向与朕有不足,众人所知。&rdo;据《玉壶清话》,太宗贬谪赵普政敌卢多逊后对赵普说:&ldo;朕几欲诛卿!&rdo;何事竟使太宗不能释怀如此,几欲开杀戒,不妨证诸野史。据《丁晋公谈录》,太宗即位不久,突然漏出一句话:&ldo;倘若还是赵普在中书,朕也不得此位!&rdo;原来赵普是太宗继位的阻挠者,也难怪太宗耿耿于怀。

其二,再从赵普的言行看。他在罢相的奏章里说:&ldo;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rdo;他想撇清曾在太祖面前议论过的事,是很正常的,因为罢相即意味着否定他的议论,意味着光义将正式确立准皇储的地位,为将来身家性命计,他也必须撇清。但据《曲洧旧闻》说,世传太祖做出这一决定时,只有赵普&ldo;密有所启&rdo;,明确表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从太宗再用赵普诘问往事时他的答语也可推知:&ldo;先帝若听臣言,则今日不睹圣明(犹如今言&ldo;就见不到您光辉形象啦&rdo;)。然先帝已错,陛下不得再错。&rdo;凡此都透露出赵普与光义在继位人问题上有着解不开的过节。

光义虽说隐然被视为皇位继承人,但这时太祖的儿子德昭二十六岁,德芳也已十八岁,不闻失德,也完全可以做皇帝。而且,太祖晚年与光义也是颇有矛盾的,他一度考虑迁都洛阳,原因之一就是企图摆脱光义在开封府业已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势力范围。何况在历史上,皇帝临终易储,也不是没有先例。因而,对光义说来,能否继承皇位还存在着不小的变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用app养老婆  我的那些年  绝色召唤师:嫡妃不好惹  国师又又又想篡位了  炮灰[快穿]  她如清风入怀  听声辨罪[探案]  民国绿茶穿成炮灰替身  穿成替嫁夫郎后  团宠小师妹是棵千岁兰  扮成女装去替嫁  男神想要复婚[娱乐圈]  当C好快乐哦  如此刚刚好  末路情途  天神诀(上)  大佬宠妻不腻  一秒闪婚:首长大人夜夜宠  大棠盛世  辣妻乖乖,叫老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