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么爱干净的一个人,却说无所谓千夫所指,遗臭万年,只为把熠熠濯濯的光明留给自己眼中的,大周未来的明君。
郑濯啊郑濯,你要对得起。
耳边传来聒噪的声响,被陆时卿甩下马的徽宁帝终于在将士的搀扶下到了郑濯近前,他颤着手跟儿子低声道:&ldo;六郎,六郎……朕的兵符,就藏在枕心里的匣子内……你去取了来,快去取了来,替朕杀了那个贼子,杀了!&rdo;
他说这话的时候,看也没看一眼儿子胳膊上狰狞淌血的伤。
郑濯漠然注视着他,直到他眼中狐疑之色斗转,方才勾唇一笑:&ldo;儿臣谨遵圣命。&rdo;说罢掉转马头,朝大明宫的方向疾驰而去。
临入城门,他勒马,复又回身,往身后那个背道的方向重重望了一眼,看见官道尽头已无陆时卿的身影。
他眨了眨眼,嘴里无声念出一句:天涯路远,千万珍重。
昨晚没来得及说。
第111章111
大明宫生变前,元钰就已带着人马及早来到陆府,护送一大家子撤离。
元赐娴私心里是想与陆时卿共进退的,但她如今并非孑然一身,一双儿女尚且懵懂不知事,宣氏和陆霜妤也一头雾水,手忙脚乱。她得做他们的主心骨。
短暂几句安抚好了俩人,她抱上孩子,捎上陆时卿替他们及早打点好的行装,咬牙跟了元钰离开,为求快,一路不曾停顿分毫。可饶是如此,却也一样惊险无比,一行人刚递了牌子出金光门,身后门吏就得了大明宫传出的急令,大呼:&ldo;不好,是逆贼家眷,拦下!&rdo;
紧接着,城中兵马蜂拥而出。
幸而陆时卿和元易直早在金光门外作好了安排,潜伏在四面的第一波骑兵跃马直上,迅速与之展开交锋。
这些人便是元易直在滇南豢养的私军,虽数目不多,却个个皆是训练有素的虎狼之辈,长枪横扫下,说是排山倒海也绝不过分,根本不是在长安享受惯安逸的士兵能够比拟的。
很快,骑兵们顺利抽身而退,风似的往西跟上了元家兄妹,另余百人接应陆时卿。
元赐娴没有坐马车,前边是元钰开道,她和拣枝、拾翠则处在殿后位置,策马护卫前边的妇孺老小,注意后方动静。所以骑兵队跟上来时,她第一时刻便发现了。
她不敢停,继续扬鞭,等当先一名副将追平了她,才得以问上一句:&ldo;城外留人了吗?&rdo;
&ldo;县主切莫担心,百余弟兄等着接应陆侍郎,再有六殿下刻意放水,必然万无一失!&rdo;
她点点头,知道眼下不是计较儿女情长的时候,满心都在前路,继续问:&ldo;咱们落脚何处?&rdo;
元赐娴知道陆时卿的故里是洛阳,但延兴门外的漉桥才是通往东都的必经之路,这道金光门向西,与它背道而驰。而很显然的是,如今的大周不可能容得下他们。因为陆时卿暂时没法直接杀了徽宁帝:一则,他得依靠劫持老皇帝全身而退,二则,他不能在郑濯带兵追击时下刀子,如此,轻则令他好不容易收买的人心白费,重则叫人心生疑虑,怀疑这场宫变是他俩的合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她想,陆时卿选择西面撤离,是为了暂时离开这片王土。
副将闻言忙答:&ldo;陆侍郎交代,他已安排好前路,请县主往西取道吐蕃,转而北上入回鹘。&rdo;
元赐娴未有意外,飞快下令道:&ldo;好。你带几个人去前头照应我阿兄,再喊上两队弟兄,一左一右护持好前边两辆马车,我和余下的将士们殿后。&rdo;
&ldo;是!&rdo;
自正午时分驰出金光门起到夜里一更天,元赐娴不曾停过一晌。
宣氏与陆霜妤及一名辱娘抱着俩孩子坐了马车,稍微舒坦一些,饿了困了都在里头解决。她则是早些年跟随父亲从过军的,还不至于被这点奔波累倒,只是身边下属都劝她歇歇,她眼见天色已晚,四下并无敌情,便听话地去马车里头保存体力。
这时候不逞英雄。她还想活着见到陆时卿呢。
如此歇歇停停,风餐露宿一连七日,一行人顺利接近了回鹘边境。而这七日里,众人不曾碰上一支追兵,也并未得到任何有关陆时卿的消息。
宣氏被护持得好,身体没遭多大罪,就是心里头不安,日日问好几回儿子的情况。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楚河汉界 爱似覆水,情难收 人鱼明星 混堂司来了个小太监 始睡知卫 旧忆惘然 娇宠女官(重生) 我在三国当郡守 乾坤至尊诀 我靠美食直播建城立国养幼崽 女配开始发疯以后 艳遇 终是自在 宠妻有道:赖上野蛮俏娘子 森林食肆 在霍格沃兹做问题学生 最强哨兵总想rua我精神体 反派团子今天爱上作者了吗 欺师指南 隔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