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望着王,似笑非笑。王家父子看起来很上道啊,至少明白投桃报李的道理。不过政治家大多能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才能在有过一次合作之后,继续争取下一次合作。“确实有一件,只不过与小弟前往杭州之事无关。它事关……山阳镇。”明远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他那个花钱任务中,“一千万贯”的阶段已经开始,明远并不认为自己需要等到杭州,才能开始花这手上大笔大笔的钱钞。汴京不管怎样,都是北宋的政治中心。既然与王家父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明远便打算在这里为自己谋取一些政治利益。等到王听明远把诉求说出口,这位大衙内惊讶地瞪大眼睛:“远之,你要修路?”明远乐了。他若是修路,王绝不至于这么惊讶。令这位宰相之子在他面前如此失态的原因是明远告诉王,他想要朝廷法度明文授予的筑路权。而与这筑路权相对应的权益是他修的公路,要有权利收费。王直接傻眼。他真的很想问问明远:远之,你还真的是个儒生吗?“从三代至今,所有的儒家经典,没有任何一条上提到过,可以将道路据为己有的呀?”王绞尽脑汁,想出用这个说辞来反驳明远。明远微微一笑:“然而,先贤们的经典上,也没有提到过,为他人修筑道路,就一定应当是义务劳动,从而没有回报呀。”这是明远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既然下定决心要扭转这个时空的前途命运,自然会考虑它需要作出哪些改变,才能达到目标。这种改变必须得从小处着手,潜移默化地转移这个社会中的某些观念。这可千万不能大张旗鼓王安石不过就是提了个“青苗法”,就被人吐沫星子喷到脸上。新党似乎万里波涛间冒出头的一块礁石,随时随地承受着各种各样的打击。所以明远千思万虑,反复思考之后选择的切入点,就是筑路权。他打算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但是打算对使用这条公路的车辆马匹“收费”。王坐在明远对面,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问:“远之,为何这次我在你面前,就没有那种‘坚信你说的一定对’的感觉?”明远:……额。这是因为他这次没有选择激活“舌战群儒卡”啊。“元泽兄是没有见过我要修的公路是什么样的,来来来,元泽随我一起去山阳镇看看可好?”王见明远盛情难却,而他又确实欠了明远的人情,不得已,便随明远一起去了山阳镇。军器监在炼焦时顺带手开发出了一种特别适合筑路的材料,王一直是知道的。但他不清楚的是,明远正大手笔地购入这种名叫“沥青”的材料,并且正在铺设一条从山阳镇往汴京城去的道路。事实上,明远已经铺设了一段,只不过规模还不大,仅仅连接了山阳镇的水运码头,山阳炭厂、山阳冶炼厂,和邻近的玻璃作坊,总里程只有不到五里。但是这路径的等级确实很高。王坐着马车前往时,汴京附近刚刚下过小雨。雨水冲刷路面,来往车辆便在路面上碾出一道道车辙印。因此王坐在马车中,不时感到颠簸。而马车的车轮一旦碾上山阳镇这段新铺的路面,立即平稳了很多。王心中好奇,连忙叫停。明远为王雇佣的马车车夫却没有马上停下。慢慢行至路边,才勒住了马,道:“王衙内,您下车查看的时候可千万小心过往车辆。这些车马跑得可快。”王记住了这个提醒,从车夫为他搭起的木梯上,从马车后部下车。他脚下触及的是一层平坦的青黑色路面。他刚才所乘的车驾从路面碾过,竟似没有留下半点痕迹。王直起腰远眺。只见这路面至少有三四丈宽,全部用这种青黑色质地的材料铺成。这材料也不透水。雨水落在路面上,便会沿着中间高、两边略低的道路路面弧度流向道路两边,不会在路中潴留。道路正中用白垩划着一道笔直的白线,将道路分为左右两侧。道路上的车驾与马匹一律都靠右行驶。而王的车驾则停在道路的最右边,也是在一个用白垩划线围起的区域内。王左右顾盼看了一圈,顿时皱起了眉头。他分明见到道路两侧各挖了一条浅沟,虽然不深,但是足够阻止车辆从别处驶上这条道路。这一来,明远新修的路,基本上可以算是他“独占”的了。有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妇在浅沟的另一侧,望望这边一尘不染的大路,再看看他们脚下泥泞难行的小径,终于下了决心,相互搀扶着,越过了那道浅沟。这时,蹄声的的响起,正是明远从后面过来,远远望见了这对老夫妻,连忙大声喊:“老丈、婆婆……靠边,切勿行在道路中央。”他快速越过王的车驾,停在那对老夫妻身侧,将这对老夫妻护在路边靠外的一侧。几乎与此同时,一驾马车腾腾地从王身边驶过,速度快得惊人。驾驶马车的车夫高声叱道:“驾”明远骑着踏雪,刚好护在那对老夫妻的左侧,高速行驶的马车在他身边隆隆地驶过。这对老夫妻何尝见过这样的阵势,两人都吓得脸色发白。王看看身后再无车辆过来,才斗胆上前,来到明远身边。只听明远正提高声音对那对老夫妻说:“不行呢,这条路虽然是通往山阳镇的道路,但是这里是专供车马高速行驶的。他们行得太快。您二位若是走在这边上,用白线画起的地方,或许还行,走进道路中央就危险啦!”说话之间,就像是专门为应证明远的话似的,一阵隆隆的蹄声响起,接连两驾马车从对面过来,风驰电掣般从对面疾驰而来,呼啸而过。明远、王,和他们身边的这对老夫妻,仿佛同时感受到了一阵劲风。王摇着头道:“远之,这不应该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看着两位老夫妻,在一旁泥路上走得如此辛苦,为何不许他们走到这大路上来。”明远顿时白了王一眼,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王大衙内看见了这两位老人家赶路辛苦,怎么还坐视让他们继续赶路?”他马上招手,让身后那名马车夫将车驾赶过来。说实话,王素来是个心高气傲的个性,朝中他谁也不看在眼里。若是随便换个朝臣这样怼他,王怕是马上就要拂袖而去了。但明远不一样,明远年纪比王小,在王看来,就和他兄弟王旁差不多。所以王对明远没法儿真正生气。另外,大概就是因为明远是王的救命恩人。然而在此刻,王无言以对,因为,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件事情上,明远做得的确比他好。只见明远小心翼翼地将这一对老夫妻扶上车,并且告诉他们,不必在意脚上的泥泞会弄脏车厢的地板和板壁他自会出钱请人清理。然后明远邀王上了由向华从京中牵来的另一匹租来的备用马匹,三人一起,按照这条道路上应有的“速度”,一直疾驰到山阳炭厂附近。王一跃下马,开口就说:“远之,你修这条路的用意我已明了。”但凡在汴京住过的人,就会苦于汴京的交通,任何时候都是车马盈于道路,中间又夹杂着行人,行驶得极其缓慢。这让汴京城看起来很繁华,但是有时也真的很误事。山阳镇凭借着便利的交通成为汴京城外一处产出丰富的市镇,但是如今汴河上的水路运输也十分让人头疼。汴河漕运,已经到了可以承载的极限,无可再加。甚至汴河水量不大的时候,等候进入汴京城的漕船,能沿河排出百十里地去。但明远新建的这条道路,在相隔数里的几个地方往来运输跑货,基本上没有拥塞,甚至一炷香的工夫就能将全程跑完。可以想见,如果这样等级的道路从山阳镇一直修到汴京城,哪怕只是到城门前。也能将货物运输的效率提高上数倍。山阳镇交通便利,东接徐州两淮,西有道路可通洛阳,往北是黄河渡口,往南则有汴河漕运。如今山阳镇已经成了好几处产业汇聚的重镇,此刻王都能想象出明远的“高速道路”修成之后,能为山阳与汴京增加多少物产。只是,王还是一脸纠结,望着明远:“远之贤弟,你这公路为何一定要‘收费’呢?”千万贯王实在是无法理解明远的想法。这个时代的“路”,从来是不会对路人收费的。当然,那等“此路是我开,似树是我栽”的剪径大盗不能算在内,他们收的“买路钱”和明远所说的“收费”也并不是一回事。这个时代的道路,或由官府征调民修建,或由本地士绅出面,出钱出力,唤取本地儿郎,为本乡本镇铺路修桥。修筑完成之后多半在路桥便立上一块“功德碑”,以吹嘘一下自己为本乡所做的贡献。换句话说,如果是由私人出资,修建而成的道路,都是富人“仁德”的体现,而不是为了获取“回报”。如今明远说要修建一条超越本乡本镇范围之外的高等级公路,同时要求王代为向王安石建议,将他收取“回报”的行为合法化。这王一时间实在是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但他认识明远已经有一阵子,猜想这个年轻人想必能说出些道理,于是直接问出心中疑虑:“既然远之认为,山阳与汴京之间需要一条这样专事运输货物的道路,为何不向官府建议,由官府主持修建呢?”明远一笑:“如今朝廷的岁入本就不足,另有无数与民生国计相关的大事都在指着国库支出。区区一条公路,若是建议官府,元泽兄以为,在年之内,这路能修出来吗?”王沉默了:朝廷入不敷出的事实,连明远这样的“局外人”都看出来了。“所以小弟以为,若是民间有意愿,也有能力修筑这样的工程,朝廷应当予以鼓励。”“再者,这也符合家师横渠先生对‘生产力’发展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明远脸都不红地大声回答。至于张载的最新研究成果么张载托吕大忠从关西带来的文章,第一次提出这样的理论:组织生产的层级越少,生产便越有效率,生产力就越高。而明远在此基础上直接进行了进一步阐释:相对于官府的征发民、组织与运输材料,民间来做这些事更有效率。而官府更应把有限的人力花在检查与监督,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或者重复建设上。但如果民间付出了努力,却不能得到回报,就会缺乏动力这些对所有人都有益的工程就无法推进。再者,筑路的成本也需要弥补,否则主持筑路的人蒙受亏损,无力持续,可能会出现“烂尾路”、“断头路”之类的工程出现。用民间的资源,回报民间的付出,以支持“生产效率更高”的民间工程。明远将他这一套有“理论”支持的说辞说完,平静地望着王,心中在暗暗猜测王能不能点头,帮助他把这个极其重要的建议转达给王安石。他非常清楚,如果现在相位上坐着的是司马光,自己提出的建议不仅没法儿得到通过,自己估计还会被这位司马十二丈一通大骂。因为他提出的这个观点,实在是有悖于传统道德观念,是一种“为富不仁”的体现。但若不能如此,破除就有观念,逐渐建立“私有产权”的意识,明远实在是想不到还有什么其它更好的切入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诛仙同人)诛仙启·缘gl 夏邱未至 我拐跑了冤种王爷的白月光 织田作总是被误解 满城尽是黄巾军 我家夫君太凶残 黑粉食用指南 最后的半本笔记 艾玛,我好像是荣妃啊 崩了剧情后,系统跟我解绑了 回到过去来恋爱[系统] 重生和珅之不走寻常路 名门长女 公子他霁月光风 信息素依赖症 我的武则天 灵怪非邪 都市异闻录 戏精与歌星[系统] 影帝的圈宠喵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