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口号万岁读后感怎么写 > 第58章(第1页)

第58章(第1页)

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他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只是老舍虽然爱北京,但不像张大哥一样把别处都看做乡下。不过&ldo;张大哥对乡下人特表同情&rdo;,因为&ldo;生在乡下多少是个不幸&rdo;。(第一章)而王朔时代已经知道北京不是世界的中心,那些&ldo;乡下人&rdo;也不再对北京那么毕恭毕敬,所以王朔和他的人物才态度蛮横起来,这就是两个时代北京贵族气的不同。当然,这个差异是相对的,王气跟霸气,和气跟傲气,在北京文学里一直混合存在着。

产生北京文学贵族气的根本原因当然是北京文化所固有的贵族气。六七百年的大一统国家的首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遍布九城的名胜古迹,深厚的文化积累,精英人才的聚集,孕育出了北京人即使吃着窝头咸菜也要谈政治谈艺术谈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的禀性。1949年以后的北京不但继承了以前的贵族气,而且由于新北京集政治、军事、经济、金融、科技、文化、教育、新闻、出版、体育中心于一身,这种贵族气就更得到了加强。老舍1951年在《我热爱新北京》的结尾写道:&ldo;我爱北京,我更爱今天的新北京‐‐她是多么清洁、明亮、美丽!我怎么不感谢毛主席呢?是他,给北京带来了光明和说不尽的好处哇!&rdo;他在1954年的一篇文章的开头写道:&ldo;我生在北京,热爱北京。现在,我更爱北京了,因为伟大的毛泽东住在这里。&rdo;(《北京》)老舍对毛泽东和共产党的热爱是真诚的,是代表了当时广大的市民的真实心理的。但是因为毛泽东住在北京就更加热爱北京,这已经很明显地流露出贵族气了。老舍如此,新一代的北京人当然更会如此。当代诗人伊沙在《我看北京文化》中说:

的确,一种至高无上的文化优越感已经构成北京文化的特色。这与属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天然排外情绪不同,排外情绪哪都有,反而是越穷越不开化的地区排外情绪越严重,这与来自文化上的优越感无关。而此种北京特色完全是建筑在某种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的,北京是首都,我国的首都又属于&ldo;中心&rdo;特色过于明显的那种类型‐‐也许是全世界最明显的吧。

文学既是生活的反映和表现,也是生活的集中和提高。在北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都普遍感受到了它的贵族气,而文学本来就是文化生活的精华,因此在北京文学中长期体现出鲜明的贵族气,也就不足为怪了。

北京文学既有鲜明的平民气,又有鲜明的贵族气,二者彼此融合,相映生辉,而这正是北京文化兼容并包的特征。易中天教授在《读北京》一文中指出:

北京的容量不仅在于建筑空间,更在于文化空间。北京从来就是汉胡杂糅、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湖四海、汉满蒙回藏、儒道释景(基督教)回(伊斯兰教),各路人马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北京对此,都居高临下地一视同仁,决无文化偏见,也没有种族偏见,甚至没有其他地方通常都会有的那种执拗顽固&ldo;不可入&rdo;的&ldo;区域文化性&rdo;。相反,江南的丝雨北国的风,西域的新月东海的波,都在这里交汇、集结、消融,共同构成北京博大雄浑的非凡气象。北京当然是等级森严的,但因为空间大、距离远,彼此之间,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ldo;挤兑&rdo;。王侯勋贵、鼎辅重臣、学子文士、贩夫走卒,各有各的活法,而且在各自的&ldo;圈子&rdo;里,也都活得既自在,又滋润。直到现在北京也仍是这样:一个外地人,只要他不是&ldo;太差劲&rdo;,那么,他到了北京,也就不会感到别扭,感到&ldo;格格不入&rdo;。如果他很随和,还会说几句普通话(不必太标准),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也是北京人了。北京,几乎是可以容得下全中国人甚至全世界人的。

这种兼容并包的特性其实才是最根本的贵族气,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基本特性。这种&ldo;博大雄浑的非凡气象&rdo;是北京长期成为中国首都的文化原因,也是北京文化和北京文学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这无论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北京文学,还是从北京文学的角度研究地域文化,都应当充分注意的。

国统区的通俗小说

抗战以后,在以&ldo;陪都&rdo;重庆为核心的国统区,不但新文学小说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通俗小说也获得了独具特色的长足进步。其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张恨水为代表的传统通俗小说不断向新文学靠拢,二是横空诞生了与世界通俗小说接轨的现代化通俗小说:后期浪漫派。它们共同为国统区的普通市民读者创造了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为国统区的都市文学增添了奇丽的色彩。

正打歪着篇走向新文学的张恨水

以张恨水为代表的&ldo;改革派&rdo;通俗小说,在抗战之前就已充分显露出突破固有模式,跟上时代潮流的生存必要性。而抗战爆发所造成的民族意识空前统一的文化局面,使现代通俗小说的进一步变革由可能性转化成了现实性。

1938年3月27日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张恨水名列理事之一。他抛弃了北平舒适安逸的物质条件,辗转来到&ldo;陪都&rdo;重庆,过着相当艰辛窘迫的生活。作为国统区章回小说的惟一重镇,张恨水不负众望,抗战以后写出了二十余部长篇小说,成为大后方销行最广、销路最大的文艺作品。

张恨水在抗战期间,对通俗小说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理论思考。他通过下乡调查,发现&ldo;乡下文艺和都市文艺,已脱节在50年以上。都市文人越前进,把这些人越摔在后面&rdo;。因此他反对脱离大众的象牙塔里的&ldo;高调&rdo;,希望自己的作品&ldo;有可以赶场的一日&rdo;。张恨水一方面坚持&ldo;抗战时代,作文最好与抗战有关&rdo;,另一方面又清醒地认识到:

文艺品与布告有别,与教科书也有别,我们除非在抗战时期,根本不要文艺,若是要的话,我们就得避免了直率的教训读者之手腕。若以为这样做了,就无法使之与抗战有关,那就不是文艺本身问题,而是作者的技巧问题了。

张恨水的通俗小说理论,第一强调&ldo;服务对象&rdo;,他指出&ldo;新派小说,虽一切前进,而文法上的组织,非习惯读中国书,说中国话的普通民众所接受&rdo;。第二他强调&ldo;现代&rdo;,他指出浩如烟海的旧章回小说&ldo;不是现代的反映&rdo;,因此他力图在新派小说和旧章回小说之间,踏出一条改良的新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王,温柔点(良人请入帐卷三)  [hp同人]哈利波特之只为了你  危险游戏:总裁十恶不赦  长梦·孤行  捡到反派崽崽后[穿书]  我和情敌成眷侣  温柔的嘹亮  生活的勇气  贴心交易DIY  BOSS的护夫萌兽[快穿]  阴阳林思源  青楼文化  亲了我,你要负责  她身娇体弱,被禁欲皇子捧在心尖宠  踩踩地图旅旅游  他作精病娇还黑莲花  正说鲁迅  大燕女提刑  爱你,到时光尽头  废材毒妃要逆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