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21章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

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

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

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觉性无所不在,在佛堂里有佛性,在厕所里也有佛性,一切处皆有佛。

觉性清净不动,不垢不净,不增不灭,而起圆满没有边际。

&lso;当知六根遍满法界&rso;,佛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遍满整个虚空,这就更稀奇了。

我们的眼睛、耳朵平常被墙当住,所看有限,所听也有限。

然而到此圆觉境界,眼则无所不见,耳则不所不听,六根可以互相为用,这是功夫,一切众生本自具足。

&lso;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rso;,任何一点就是总纲,总纲就是一点,那一点悟到了,整体都通达了,一通一切通,这不是理论,还要实证。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

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

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我们修行须修到这样的境界才叫妙觉,妙觉既是佛。

由于大彻大悟到达妙觉以后,才晓得彻底的心物一元。

我们的六根与外界的六尘本来就没有毁坏过,不死亦不生,亦无杂乱。

如是乃至所有一切陀罗尼门均无坏无杂。

这个道理就如同室内点一百只、一千只灯,每一只均发光,各有各的范围,但是,彼此均没有妨碍,此光与彼光均可互照互入,一切众生与一切诸佛菩萨之性灵都像这样彼此相通,连物质世界与心灵世界亦无阻碍。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由于大彻大悟的缘故,菩萨不会被世法或出世法所束缚,也不去求一个解脱的方法。

本来无缚,何须解脱?若有一法可修,若有一法可得,则法执犹在,被佛法困住,不算真解脱。

悟了道的菩萨&lso;不厌生死,不爱涅槃&rso;我们凡夫都怕生死,所以赶紧学佛修道,想求涅槃而不死,对不对?其实,我们人类很有趣,你为什么怕死?你死过?没有!既然没有,那有什么好怕呢?庄子说过一个很滑稽的比喻,以前郑国(山西、陕西一带)有一位美女,皇帝想娶她当妃子。

这位美女听说要离开家乡到皇宫,痛苦不绝,担心害怕不知到皇宫要过什么样子的日子。

结果,进了国都,当了妃子以后,日子过得舒适无比,想起当年痛苦,实在没有道理。

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害怕死亡,万一死后,比现在更舒服,那么,现在的害怕不是多余吗?我们学佛修道都怕生死,想求涅槃,什么是涅槃?涅槃很难解释,有翻译成寂灭,不很恰当,有翻译为圆寂,也不很适宜。

佛在&lso;涅槃经&rso;说是:&lso;常、乐、我、净。

&rso;这还是一面,再加上&lso;清净圆明&rso;,这便是涅槃的境界,也是悟道成佛的境界,也就是一切众生自性的境界。

菩萨&lso;不厌生死,不爱涅槃&rso;。

若厌生死,则尚未解脱;若爱涅槃则法执犹存。

&lso;不敬持戒,不憎毁禁&rso;。

我们学佛的人特别&lso;敬持戒,憎毁禁&rso;,每人都拿一把尺去衡量别人,都拿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从来不反省自己,从不要求自己,是不是怎样?然后,听到某人学佛吃素,好!有善根!好像不信佛就是坏人、魔鬼、不屑与之为伍。

这些都不是学佛者所持的态度,真正的学佛是&lso;不敬持戒,不憎毁紧&rso;。

做人本来就应该道德好,道德不好的人更值得同情,更应该帮助他,这才是慈悲的精神。

&lso;不重久习,不轻初学&rso;。

我们经常听到人家问:你学佛多久了?二十年,呵!马上肃然起敬。

其实,二十年有什么了不起,学了二十年还没有成就,那不是很糟糕?对于刚学佛的人也用不着看不起他,一切众生平等。

相邻小说
潜婚蜜爱,总裁先生很温柔  农女医香  酒色撩人[快穿]  谁与经年  凤座  全民修仙app  我怀了龙族唯一的崽  白话易经  带球跑以后  惦记  太极拳与道功  愿我如星君似月  凤栖青雀台  天灾种田记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金刚经说什么  夫子,请赐教  女霸总扛走病弱大反派[穿书]  她超乖的  重生之傲娇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