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楞伽大义今释 台版 > 第5章(第1页)

第5章(第1页)

(三句)入如来地。妙观察智究竟圆成。则此识所转之平等性智。亦复成就。如来能现自他不二之境。起他所受用之身。即依于此智耳。

(末句)此智所现佛身。盖为教化初地至第十地诸圣位菩萨而设。亦惟此等菩萨。为所被之机而得受用。此所以为他受用也。

阿赖耶识颂一(即藏识)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首句)藏识非但不能造作善恶二业。且不与染法相应。故其业性惟是无覆无记。其相应心所。只有五个遍行心所而已。

(次句)此识是众生果报之体。故遍行于三界九地。而随他前六识造业之力。相应趣生。轮转无休。

(三句)然声闻缘觉二乘圣人。但知六识。不了更有藏识。都因小乘经中。非显露说。二乘迷于佛旨。故执为并无此识。

(末句)由此之故。能兴大乘论主广引圣教。备显正理。与之争辩。如成唯识论中所裁者。非得已也

阿赖耶识颂二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首句)此识之为藏也。浩浩乎深广矣哉。一具诸法种子。持而不失。是能藏义。受诸识所熏。随熏成种。是所藏义。此识之见分为第七识所执。认以为我。是我爱执藏义。因此识体义具三藏。持种受熏执以为我。令无边有情。无始相续。甚深广大而不可穷诘也。

(次句)藏识渊深不可穷尽。喻之如海。此识海中,以前七转识为其波浪。此波浪之起。即以其所缘之境触荡为风。风浪互为因果。相续生灭。致此识海。弥失其湛寂之相。而愈形其鼓荡之态矣。

(三句)此识之在有情界也。受前七识缘境造业之所熏习。而成心色二法种子。复即执持此诸种子。从过去位运至未来位。一俟成熟。即现作正报之根身依报之器界。此根身与器界。亦为此识所执受而为其相分也。

(末句)此识既有执受根身器界之功能。故有情之死。其去也独后。有情之生。其来也独先。谓三界有情。以此识作主人公。不信然乎。

阿赖耶识颂三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首句)藏识转智。亦以末那转智为衡。菩萨在第八不动地前。末那第二位转智。断我执种子。则此识不复为末那执以为我。而才始舍去执藏之义。此为第一位转智。能令有情不受分段生死也。

(次句)至菩萨十地后。等觉位中。金刚道后心。即入如来地时。末那究竟转智。而藏识之异熟果相亦空。此为第二位转智。能令有情不受变易生死也。

(三句)如来地藏识究竟转智。名为大圆镜。此识之因相一切种子。尽成无漏。故名为无垢识。此无垢识成就。同时即为大圆镜智依之而发。此为第三位转智之相也。

(末句)藏识中因具有漏种于。故为生死有情之本。今无垢识漏种已尽。惟是无量功德之藏。即为诸佛法身。而大圆镜智常寂之光。普照十方世界极微尘数佛刹之中恒现报化二身。尽未来际度脱众生也。

八识规矩颂法相表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

第六识:意

第七识:末那或云染污

第八识:阿赖耶或云含藏

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三量现量比量非量

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

欲界五趣杂居地

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

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

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

善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烦恼六贪瞋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二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不定四悔睡眠寻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紫阳花日记  真名士,自风流:谢安这个人  自家爷们自家疼  斗罗:开局被比比东砸棺  花边文学  好久不见  与时光不见不散  锦绣满园  引狼入室[甜文]  我有道观通异世  夫人,将军又疯了  郭沫若散文选集  请叫我白莲大人  大敦煌  一枝红艳露凝香  水火关系:宠你没商量  全能老祖宗她飒爆了  盛夏光年  传奇  死神:瀞灵廷的自律队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