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29章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样崇拜古代即为崇拜淳朴。

在中国,这两种意识是很接近的,例如人们口头常说“古朴”

,把“古代”

和“素朴”

连结成一个名词。

孔子哲学对于家庭之理想常希望人能且耕且读,妇女则最好从事纺织。

下面吾又摘录一首小诗,这是十六世纪末期陈眉公(继儒)遗给其子孙作为家训的箴铭的。

这首词表面上似不属于道家哲学,而实际上歌颂素朴生活无异在支助道家哲学:

闲居书付儿辈(清平乐)

有儿事足,一把茅遮屋。

若使薄田耕不熟,添个新生黄犊。

闲来也教儿孙,读书不为功名。

种竹浇花酿酒;世家闭户先生。

中国人心目中之幸福,所以非为施展各人之所长,像希腊人之思想,而为享乐此简朴田野的生活而能和谐地与世无忤。

道家哲学在民间所具的真实力量,乃大半含存于其供给不可知世界之材料,这种材料是孔教所摈斥不谈的,《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学说中没有地狱,也没有天堂,更没有甚么精魂不灭的理论。

他解决了人类天性的一切问题,却把宇宙的哑迷置而不顾。

就是于解释人体之生理作用,也属极无把握。

职是之故,他在他的哲学上留下一个绝大漏洞,致令普通人民不得不依赖道家的神学以解释自然界之神秘。

拿道家神学来解释宇宙之冥想,去老庄时代不久即见之于淮南子(纪元前一七八——一二二),他把哲学混合于鬼神的幻境,记载着种种神话。

道家的阴阳二元意识,在战国时代已极流行,不久又扩大其领域,参入古代山东野人之神话,据称曾梦见海外有仙山,高耸云海间,因之秦始皇信以为真,曾遣方士率领五百童男童女,入海往求长生不老之药。

由是此基于幻想的立脚点遂牢不可破,而一直到如今,道教以一种神教的姿态在民间获得稳固之地位。

尤其是唐代,道教曾经长时期被当作国教,因为唐代皇裔的姓氏适与老子同为“李”

字。

当魏晋之际,道教蔚成一时之风,其势力骎骎乎驾孔教而上之。

此道教之流行,又与第一次中国文学浪漫运动有联系的关系,并为对待经汉儒改制的孔教礼义之反动,有一位著名诗人曾把儒者拘拘于狭隘的仁义之道譬之于虮虱爬行裤缝之间。

人的天性盖已对孔教的节制和他的礼仪揭起了革命之旗。

同时,道教本身的范围亦乘机扩展开来,在它的学术之下,又包括了医药、生理学、宇宙学(所谓宇宙学大致是基于阴阳五行之说而用符号来解释的)、符咒、巫术、房中术、星相术,加以天神的秩位政体说以及美妙的神话。

在其行政方面,则有法师大掌教制度——凡属构成通行而稳定的宗教所需之一切行头,无不应有尽有。

相邻小说
反派邪魅一笑  烛中火与虫  我可不想破坏你们师徒恋  我养的崽登基了  李碧华短篇小说  老师我叫金菲菲  长姐不为母[快穿]  小老板  司寝美人  莫非主播暗恋我  六零小仙妻  寻找前世之旅之樱翳逝  穿成山神后,我捡到了一条龙  在那遥远的小黑屋  沉舟之爱  湘西赶尸鬼事之迎喜神  烛光·秋夜·紫罗兰  反派会洗脑[快穿]  先拿自己开涮  神医毒妃权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