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魏老夫人这个年纪,虽然出门的次数不多,但身为当家夫人,也见过不少乡野村妇、三姑六婆。
那些人在她面前姿态都很低,纵然能谈笑自若,语气里的谦卑和恭敬却是明明白白的,时刻谨守着身份。张吉玉却不同,她言语和举止都很随意,虽然同样没有任何礼节可言,却并不叫人觉得粗鲁,反倒有一种别处没有的爽利。
君琢说过,这里没有上下、尊卑、贵贱。
来之前,她们很难想象这样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什么都没有,岂不是乱了套吗?
原来是这样的。
……
明月霜快把自己的头发揪秃了。
她虽然没考过公务员,却也看过网上无数的截图吐槽,不仅知道考公务员要考行测和申论,还看过不少奇葩题目,其中颇有印象深刻的。
所以明月霜本以为,依葫芦画瓢地出一套题目,应该不会太难。
结果是她高估了自己。
做题是一回事,出题就是另一回事了。
出题人必须要知道这张卷子考察的范围是什么,出什么样的题目能够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客观题又要设置什么样的干扰选项……光是想想脑袋就要爆炸了。
最后还是默默将出题人的位置拱手让给了上官婉儿和孟丽君。
其实这两人虽然都曾经身居高位,拥有选才的资格,但做考官出题的经验也不能说很丰富。
因为不管唐朝还是元朝,科举都只是取才的渠道之一,并且还不是主要渠道,所以受到的重视有限。
唐朝时的科举录取率太低,每年进士只取三十人,显然不可能满足用人需求,所以保留了汉以来的举荐制度。相较而言,反倒是通过考科举得官更难,即便考中进士,也要参加吏部的选试才能授官。
据说韩愈中进士之后,就三次选试都没中,只能退而求其次去给人做幕僚。
而在上官婉儿主政时期,则多以诗赋取才。置昭文馆,广召词臣,赐宴游乐,诗赋唱和,其中表现出众者,便赏金、赐爵、授官。
至于元朝,因为疆域辽阔,一路打到中亚和欧洲,汉人的地盘在其中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而且蒙古族人少,为了维护本族人的利益,元朝实行十分严苛的民族等级制度,汉人是第四等,也即末等,他们所推行的科举自然也不受重视。
自然,在孟丽君为主角的故事里,很多地方都是与现实不同的,否则她也不可能以女子之身考取状元,其后又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即成为一国宰相。但当故事变成真实,作为故事背景的部分便会自动按照现实来补全。
但不管怎么说,她们都主持过选才,肯定比明月霜更清楚出题人的思路,也更适合这份工作。
果然,明月霜一说,她们连想都不用想,就能写出一些经典的题目。
很多人对古代科举考试的印象就是一个“八股文”,因此便觉得科举就是僵化呆板,培养出来的都是只会死读书的腐儒的存在,这实在是很大的误解。
唐朝时,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包括贴经、墨义、诗赋、策问。贴经是《四书五经》原文填空,墨义是名词解释,诗赋是当时展示才华的最佳方式,策问是议论文,而且议论的是时事。总体来说,除了没有诗歌之外,大学中文系的期末试卷基本上也是考这些内容。
除了进士科,另外还有明经、明算、明字,史科,道科等科,考试范围从《四书五经》到时事政治、军事法律、历史数学,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道科考的还是《老子》、《庄子》和《列子》。
只不过后来,儒家的地位越发尊崇,进士科一枝独秀,连明经都沦为陪衬,其他科目更是渐渐废除。
到了宋朝,王安石变法,废除诗赋,将贴经和墨义合并为经义,成为科举主要考察的内容。
及至明朝,朱元璋明文规定应试文章必须要仿宋时的“经义”,考试内容也固定成跟老朱家同姓的朱熹所作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书,礼部甚至还会在每一次科举结束后给出三篇程文,也就是范文,让广大考生照着学习。
于是经义文的写法越来越严格而固定,遂成八股文。
但即便是在明朝,科举考试也不是只考八股文,而是第一场考经义,三道四书题,四道五经题,第一场考诏诰表判和一篇论文,也可以叫公文写作,第三场考五篇时务策。
不过考试这种东西嘛,考生们九天考三场已算折磨,考官却要在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批阅几百个考生的答卷,写出评语、排好名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久而久之,考官们往往只会着重看第一场的第一篇文章,考生自然也在这一篇下功夫。
总之,最初的科举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时的政治环境,-->>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死去的前男友叒活过来了 退圈后我的萌宠农场爆火了 带着爹妈穿七零 闻喜 她似心头野火 失忆后错把前夫的死对头当老公 她似甜味剂[娱乐圈] 不完美标记,O总想跑怎么办 当靠山她是专业的[红楼] 预谋邂逅 星星吻一下 我还是很想他 江湖不论剑(全息) 真真 星垂平野 他不曾告别 [三国]女扮男装后我登基了 [清]小太子今天把好感度刷满了吗 姜淮 夏日蝉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