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23章

中国人文主义者却自信他们已会悟了人生的真正目的。

从他们的会悟观之,人生之目的并非存于死亡以后的生命,因为像基督所教训的理想谓:人类为牺牲而生存这种思想是不可思议的;也不存于佛说之涅槃,因为这种说法太玄妙了;也不存于事功的成就,因为这种假定太虚夸了;也不存于为进步而前进的进程,因为这种说法是无意义的。

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国人用一种单纯而显明的态度决定了,它存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

尤其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

曩时,启蒙的学童所习诵的第一首诗即为下面的一首: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一首小诗不独表现诗的情感,它同时表现着人生的“至善至德”

的概念。

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理想是浸透于此种情感中的。

这一种人生的理想既不是怀着极大野心,也不是玄妙而不可思议,它是无尚的真理,我还得说它是放着异彩的淳朴的理想,只有脚踏实地的中国精神始能领悟之。

吾人诚不解欧美人何以竟不能明了人生目的即在纯洁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中西本质之不同好像是这样的:西方人较长于进取与工作而拙于享受,中国人则善于享受有限之少量物质。

这一个特性,吾们的集中于尘俗享乐的意识,即为宗教不能存在之原因,也就是不存在的结果。

因为你倘使不相信现世此一生命的终结系于下一世的生命的开始,天然要在这一出现世人生趣剧未了以前享受所有的一切。

宗教之不存在,使此等意识之凝集尤为可能。

从这一种意识的凝集,发展了一种人文主义,它坦白地主张以人类为中心的宇宙学说而制下了一个定则:一切知识之目的,在谋人类之幸福。

把一切知识人性化,殆非容易之上作,因为人类心理或有陷于歪曲迷惑之时,他的理智因而被其逻辑所驱使而使他成为自己知识的工具。

是以只有用敏锐的眼光、坚定的主意,把握住人生的真正目的若可以明见者然,人文主义始克自维其生存。

人文主义在拟想来世的宗教与现代之物质主义之间占一低微之地位。

佛教在中国可说控制了大部分民间的思想,但忠实的孔教徒常含蓄着内在的愤怒以反抗佛教之势力,因为佛教在人文主义者的目光中仅不过为真实人生之逃遁或竟是否定。

另一个方面,现代文明的世界方劳役于过度发展的机械文明,似无暇保障人类去享受他所制造的物质。

铅管设备在美国之发达,使人忘却人类生活之缺乏冷热水管者同样可以享受幸福之事实,像在法国,在德国,许许多多人享着舒适之高龄,贡献其重要的科学发明,写作有价值的巨著,而他们的日常生活,固多使用着水壶和老式水盆也。

这个世界好像需要一个宗教,来广布耶稣安患日之著名格言,并宣明一种教义:机械为服役于人而制造,非人为服役于机械而产生。

相邻小说
穿成山神后,我捡到了一条龙  沉舟之爱  神医毒妃权倾天下  李碧华短篇小说  湘西赶尸鬼事之迎喜神  六零小仙妻  先拿自己开涮  我养的崽登基了  烛中火与虫  长姐不为母[快穿]  我可不想破坏你们师徒恋  在那遥远的小黑屋  司寝美人  小老板  烛光·秋夜·紫罗兰  寻找前世之旅之樱翳逝  莫非主播暗恋我  反派邪魅一笑  反派会洗脑[快穿]  老师我叫金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