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久,正式补为工部侍郎,同时在&ot;军机大臣上行走&ot;。际遇之隆,升迁之速,无与伦比。文宗之报答师恩,真可令人感动。但亦害了杜翰:牵涉在辛酉政变中,差点送掉性命。
辛酉政变的主角,一方面是慈禧、恭王及军机章京曹毓瑛等,一方面是肃顺、端华、载垣等所谓&ot;三凶&ot;及军机大臣。结果&ot;三凶&ot;被逮赐死,军机大臣穆荫、杜翰、焦佑瀛被罪,穆、焦二人充军,杜翰的罪名本与穆、焦相同,&ot;发往新疆效力赎罪&ot;,亦因看在&ot;杜师傅&ot;的分上,&ot;特谕革职,免其发遣&ot;。
皇子在学期间,到了十六七岁便可&ot;当差&ot;了,通常是派&ot;御前行走&ot;,学习政事。及至成年封爵,在结婚时自立门户,称为&ot;分府&ot;。
清朝除&ot;三藩&ot;以外,异姓不王,所以凡封王必为皇子、皇孙。其爵四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唯一的例外是&ot;国戚&ot;,大多为蒙古科尔沁旗的博尔济吉特氏。这自然是有怀柔的作用在内的。
所谓&ot;国戚&ot;,是指公主夫家及太后、皇后的父亲及同胞兄弟而言,此外只算&ot;椒房贵戚&ot;而非&ot;国戚&ot;。因此乾隆孝贤皇后的内侄、大学士傅恒之子福康安封贝子,乃成异数。福康安&ot;身被十三异数&ot;,别有缘故,以后谈高宗时会提到,此处不赘。
亲王、郡王又分两种:一种是&ot;世袭罔替&ot;,一人封王,子子孙孙皆王,这就是&ot;世袭罔替&ot;,俗称&ot;铁帽子王&ot;;一种是&ot;降封&ot;,父为亲王,子为郡王,孙为贝勒,一代不如一代,直到&ot;奉国将军&ot;为止。
同是皇子,何人该封亲王,何人该封郡王,何人该封贝勒、贝子,大致决定于下列四个条件:
一、出身:所谓出身指其生母而言。世宗动辄谓皇八子胤禩&ot;出身微贱&ot;;同胞手足,何有此语?即因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来自&ot;辛者库&ot;。这个名词是满洲话的音译,实即明朝的&ot;洗衣局&ot;,专门收容旗籍重犯的眷属,操持打扫灌园等贱役。因为如此,胤禩在康熙时只封贝子;反而是雍正夺位之初,封此&ot;出身微贱&ot;的弟弟为廉亲王。
按:清朝的宫闱之制,皇后以下,有皇贵妃、贵妃、嫔、贵人,等等;大致生母为妃,而非由宫女逐渐晋升者,生子皆有封王的希望。
第5节:第一章皇帝的种种(4)
出身是主要条件,此外才干、爱憎、年龄是三个附带条件,配合是否得宜,决定封爵的高低。
成年的皇子一旦封爵,即须&ot;分府&ot;。分府先须&ot;赐第&ot;,或则旧府改用,或则新建。王府除了&ot;世袭罔替&ot;者外,一旦降封,必须缴回,由宗人府咨商工部另拨适当官屋,以供迁住;原来的王府,即指拨为新封的亲、郡王府。其规制皆有一定,不得逾越。
除了府第以外,分府时总要置办家具、陈设,需要一大笔款子,因此在分府时,须特赐一笔&ot;钱程&ot;。在康熙时定例是二十三万银子。怡亲王胤祥在康熙朝未领过这笔款,因此,我判断胤祥根本未曾受封,亦就未曾分府--圣祖崩逝时,胤祥方圈禁在宗人府,怡亲王乃雍正所封。
皇子年长学成,为朝廷办事,大致可分为两种性质、四大类别。会典规定,可派皇子充任的职差为一种性质,非定制而出于特命为又一种性质。前者除少数特例外,一般而言,无足重轻;后者则可看出皇帝的意向,并大致可以测定其前途。
四大类别是:
一、恭代祭祀:中国的传统讲究礼治,一年到头,祀典不断。祀典分大祀、中祀、小祀。自明世宗更定后,相沿勿替,只有小幅度的修正。大祀应该皇帝亲祀,但以种种缘故,不克躬行,照会典规定,可特命亲郡王恭代。此是例行故事,无甚意义可言。但冬至南郊祭天,自雍正以后,格外重视,奉派恭代的皇子,被视为大命有归的暗示。
二、临时差遣:遇到某种情况,必须表示重视其事;或形式上应由皇帝亲裁时,临时差遣皇子办理。如赐祭大臣,常派皇子带领侍卫前往奠酒,即为一例。派出皇子的身份,常视被赐祭的对象而定,如杜受田灵柩到京,特派恭亲王带领侍卫十员前往奠酒,足以显示对杜受田的恩礼特隆。
三、分担政务:康熙以前,原则上不使亲贵干政;皇八子胤禩曾一度奉派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则以胤禩特具事务长才,而内务府大臣只是管皇室的&ot;家务&ot;,与参国家机要者不同。
雍正得位,信任怡亲王胤祥、庄亲王胤禄,则以兄弟阋墙,非在骨肉中结党不足以残骨肉。及至乾隆即位,起初正如雍正之作风,但深知重用亲贵,一则有尾大不掉之危,再则有徇庇纵容之害,所以约束王子,不使与闻政事。嘉道亦大致如此;及至咸丰即位,因洪杨势炽,且恭王确有才具,一度使之掌军机,由此成例。而亲贵执政,弊多于利,已成定论,清朝之亡,未始不由此。
四、寄以专阃:清初亲贵从征,立功大小决定爵位高低,亲属关系的远近只于领兵多少有关系;兵多将众而不能克敌致果,只会受罚,不会被奖。因此,派出大将军寄以专阃,就理论而言是予以一个立功的机会,亦可说是一种考验。既能通过考验,又立了功劳,则选此人继承皇位,为理所当然之事。康熙在夺嫡纠纷以后,绝对禁止皇子结党争立,而晚年任皇十四子为大将军,用意在此。
谈到皇子成为皇帝,不能不先谈&ot;大行皇帝&ot;。皇帝驾崩,在未有尊谥、庙号以前,为别于&ot;今上&ot;,概称&ot;大行皇帝&ot;;皇太后、皇后亦然。中国的皇帝,暴崩的很多,或者由&ot;不豫&ot;至&ot;大渐&ot;,亦即起病至临危,往往只有两三天的工夫。夷考其故,皇帝玉食万方,营养过剩,加以起居及医药上的照料,至少是十分周到,所以诸如肺结核等慢性病极少发生,而高血压、心脏病则为恒见,这两种病,夺命皆速。所谓&ot;暴崩&ot;,不是脑充血,便是心肌梗塞;清朝有好几个皇帝即死于这两种病。
第6节:第一章皇帝的种种(5)
世宗可能顾虑到这种情况,仓促之间,口噤不能言,无由下达&ot;末命&ot;,岂非又起骨肉萧墙之祸?因此发明了一个皇位继承问题的特殊处理办法:亲自书写继承人之名,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世祖御书&ot;正大光明&ot;匾额后面;另有一小银盒,内中亦书同样的朱谕,出巡时由贴身太监随身携带,以备变出不测时,仍能确知大位谁属。
一般而言,至大渐时,召继位皇子及顾命大臣至御榻前,口宣末命;驾崩后,继位的皇子既未登基,更无年号,而且天下臣民还不知道宫中&ot;出大事&ot;,但根据&ot;国不可一日无君&ot;的法则,既有遗命,不必柩前即位,即已自动成为嗣皇帝。顾命大臣、其他皇子以及宫眷、太监等,行大礼、改称呼,作为事实上承认皇帝的表示。
嗣皇帝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处理大行皇帝的遗体。清朝皇帝经常&ot;住园&ot;,夏天则至热河&ot;避暑山庄&ot;避暑;即便在宫内,自雍正以后亦住养心殿,不住乾清宫。主要的原因是,以满洲&ot;祭于寝&ot;的习俗,皇后所住的坤宁宫,经过改建,地下埋了两口大铁锅,每天后半夜煮两头猪祭神,中宫变成&ot;沙锅居&ot;,何能再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荣谋 鸿门招婿宴 快穿之攻略目标人物 接管花上司 男生贾里 销售婚姻/如果还能在一起 雀登仙 那个夏天那个秋天 戒不掉宠你 重生之末世新纪元 你就是馋我的兔子 登堂入室 小女花不弃/不弃 如果这都不算爱 揣着霸总孩子去种田 兽王家的小媳妇 病弱Alpha每天都在装病 我给初恋养儿子 盘桃 养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