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知诸根胜劣智力
5、知种种解智力
6、知种种界智力
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
8、知天眼无碍智力
9、知宿命无漏智力
10、知永断习气智力
四无畏:
1、总持不忘,说法无畏。
2、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
3、善能问答,说法无畏。
4、能断物疑,说法无畏。
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
如是我闻
释迦牟尼佛将涅槃的时候,弟子阿难随待在侧,想到师父很快就要命终,忍不住悲从中来,流下眼泪。
这时候,另一位弟子须跋陀罗也赶到了,他看到阿难哭泣,就劝阿难说:&ot;师父在世的时候我们可以随问道,师父死后我们就无法请教了,因此,你哭是无益的,还不如师父没有入灭之时,请师父开示几个重要的问题。&ot;
阿难止住哭泣,说:&ot;要问什么呢?&ot;
须跋陀罗说:&ot;第一,师父死后,应以谁为师?第二,师父死后应以何为住?第三,师父死后,应经何为法?第四,一切经的起头,应用什么文字?&ot;
阿难就向前请佛陀开示,佛陀说:&ot;我圆寂后,你们应以波罗提木叉为师。应以四念为住。应以默摈为法。一切经典的开头用&39;如是我闻&39;。&ot;
这是佛陀最后弟子简短的开示,等于也是佛陀的遗教,非常重要,我在这里特别加以简短的说明:波罗提木叉是梵语,译成中文是戒律,佛陀要弟子以戒律为师。
&ot;四念&ot;是&ot;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ot;,翻成白话文是:观照自己的身体及身体所处的环境都是不清净的。观照自己的妄想都是无常的,不能究竟,观照世界上所有的法,都是无我的。
第三个问题,佛陀的答案是&ot;默摈&ot;,默是沉默,摈是摈弃。意思是自己应该沉默离群修行,如果有变心的弟子,有不信的人,不要去理他。
第四个问题的答案,对后世的佛教影响极大,而且它也影响到一切的经典,佛陀说:&ot;如是我闻&ot;,翻译志白话是:&ot;这是我听佛陀亲口说的。&ot;
为什么佛陀要用&ot;如是我闻&ot;为经典的开头呢?我想,是为了强调经典的真实性,佛陀在许多经典里说过:&ot;我是真语者,实语者;语者,不诳语,不异语者。&ot;是在说明他从来不说假话,从来不说模棱两可的话,不说骗人的话,这是佛教里极重要的一种精神,用&ot;如果我闻&ot;使得未法时代不能亲耳听见佛陀开示的众生,也能生起对经典的信念。
因此,很自然地把&ot;如果我闻&ot;做为一切经典的开头,我们今天打开任何一卷佛经,开头都是&ot;如是我闻&ot;,就是这样来的。
其情其景,历历在目
除了&ot;如是我闻&ot;,佛经里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先说时、地、人、事,然后才开始记载经典。这也是为了说明经典所说的经过是确有其事的,其情其景,历历在目。
举个例子,像《金刚经》的开头是&ot;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吃,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肿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ot;
我们看这段开头,可以清楚地看到经典的记述是如何慎重其事,如何不厌其细,它说明了佛陀说法的地方,听法的人数,佛与弟子如何到城中托钵,吃过饭后是如何坐着,须菩提如何站起来,对佛陀行了一个礼节,向佛陀提出什么问题等等。
所有的经典是如此,对人、事、时、地有清清楚楚的描述,这是非常有历史感的写法,真实记录了一部经典的诞生,给后世读经典的人有可资依循的基础与方向。
最有意思的是&ot;一时&ot;两字,一时是一个不确定的时间,是&ot;那个时候&ot;的意思,为什么用&ot;一时&ot;呢?我们要知道,佛陀说法有次第之分,有大乘小乘之别,不是每一个时间都说一样的法,这种时间的因缘成立就是&ot;一时&ot;。
在佛陀所说的法里,我们可以知道佛陀并不轻易说法,而是因时、因人、因地而说,因时是要机缘成熟,因人是要智慧根器,因地是要道场庄严。只有这三个因缘都会合,佛陀才开演说法,此可以看出&ot;一时&ot;的重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人生最美是清欢 非典型重生 病秧子进入逃生游戏 麻衣鬼婿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吸血鬼与垂耳兔 天心月圆 淡品人生 歧灵 谁把你放在宇宙中心宠爱 你的世界,星光如初 我跟他不熟 余烬 蓝色的天空 重生之意嘉 我喜欢你,所以世界是甜的 彩婚契约 心美,一切皆美 天谴者女王 阁老继妹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