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26章

事实也的确如此,大姐元和嫁给了昆曲名伶顾传玠,二姐允和与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周有光结为连理,三姐兆和的夫君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小妹充和则远嫁了外籍汉学家傅汉思……每一对都是琴瑟和鸣,相守情深。

虽然不比唐代名将郭子仪七子八婿的富贵逼人,但张家的后代也自多几分闲逸的诗情乐韵吧。

顺便插一句,张家的后代虽然已经在全世界开枝散叶,但六子中的老五张寰和先生一家如今仍然住在苏州五卅路与十梓街交叉口西北侧的九如巷,本书读者如有机会,可以到此一访。

这个有名的&ldo;半字电报&rdo;风流佳话,就发生在二姐允和和其三妹夫沈从文之间。

有这么一个说法,代表中国近代小说最高成就的是所谓&ldo;双城记&rdo;,意即钱钟书的《围城》和沈从文的《边城》。

1928年,沈从文经徐志摩介绍,被很看重他才华的胡适邀到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主讲大学部一年级现代文学选修课。

然而他本性木讷内向,不善言辞,小说写得好,教学却非其所长。

当时胡适给他上一次课的酬劳是大洋6元,可沈从文生怕迟到,紧张到第一次上课花了8元钱雇了包车匆忙赶去。

课讲的也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引得台下女学生们笑声一片。

头次上课虽然失败,可沈从文不悲反喜,因为他一眼就喜欢上了台下偷笑的一个女学生。

这个女学生,就是张家三女张兆和。

张兆和当时在中国公学读一年级。

她不像二姐允和是个飞扬洒脱的急性子。

却也自有自己的小性格在。

要好的女同学因为兆和皮肤微黑,又喜欢穿男装,给她取了个绰号&ldo;黑牡丹&rdo;‐‐这恰恰对了沈从文的胃口,他笔下《边城》里的翠翠、《长河》里的夭夭,都是黑美人。

一则为师生,二则年纪悬殊(两人相差8岁),三则沈从文是个面皮极薄的人,周围的人多不看好这段恋爱。

可笨人也有笨办法,沈从文就发挥了他的特长‐‐写作,开始对兆和进行了热烈的情书攻势。

虽说没敢当面示爱,但第一封信里,沈从文就直截了当地对意中人讲:&ldo;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rdo;随后情书的洪流滚滚而来,他说自己&ldo;常常为忧愁扼着,常常有苦恼&rdo;,又说&ldo;男子爱而变成糊涂东西,是任何教育不能使他变聪敏一点,除非那爱不诚实&rdo;。

身为中国公学的一枝花,张兆和不是头一次接到男生的求爱信了。

面对沈从文的追求,她一开始是淡然处之,把沈的信和其他人一样,编上&ldo;青蛙1号&rdo;、&ldo;青蛙2号&rdo;的编号收藏了起来。

但很快,她就觉得不对劲了。

随着时间推移,沈从文的信也越来越热烈大胆。

老实木讷如他,在爱情的驱使下,竟然写下了这样热烈的词句:&ldo;我不仅爱你的灵魂,我也要你的肉体。

&rdo;

张兆和虽然独立开放,但毕竟是个名门所出的大家闺秀,看到这样的文字,不禁气红了脸。

羞恼之下,她推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把沈从文寄来所有的信摔到了办公桌上,要胡适给她个公道。

不料胡适更是个妙人,他笑眯眯地看了信,却吐出一句妙语:&ldo;有什么不好!

我知道,他顽固地爱你!

&rdo;随后更说:&ldo;我和你父亲很熟,又是安徽同乡,要不,我跟他说说做个媒?&rdo;

气坏了的张兆和憋了半天,只好吐出一句:&ldo;我很顽固地不爱他!

&rdo;恨恨而去了。

相邻小说
我继承了一家反派孤儿院  情生意动  崩坏:起源  唯愿余生不相见  清末那几年:一幕未散场的潜伏传奇  情悬一线  夏日晴空  谈恋爱不如学习  朕的男妃又双叒怀孕了  汉末天子  穿越之农女有毒  湘西航班  我在江湖  [清穿同人]成为皇上白月光后  午夜灵异手册  灵异监查社之五四林  男主和男配们的修罗场[快穿]  GL十八线小说家和读者的爱情故事  重生豪门密爱  夫人难为(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