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此时,廖磊第二十一集团军已到达合肥、舒城、八斗岭、下塘集之线,使我方在安徽境内力量更加雄厚。
在我五十九军的正面进攻及淮河南岸诸军神出鬼没的游击战袭击下,日军腹背受敌,各处兵力皆为我军牵制,不能相互照应,沿津浦线北上已不可能,后路又有被我随时切断的可能,于是不得不全部退至淮河南岸,沿邵伯、天长、盱眙、临淮关、怀远、三十里铺之线与淮河北岸我军形成对峙。
南线日军被迫停止进攻后,日军统帅部命令津浦线北端的板垣、矶谷师团加强攻势,于3月10日到达临城,向临沂猛攻,守军庞炳勋部伤亡极大,连电告急。
为增强北线力量,第五战区即令张自忠第五十九军从宿县紧急驰援临沂,淮河北岸阵地仍交于学忠防守。
张部于当日即移交淮北防务,而后发扬连续作战精神,马不停蹄赶赴临城参加临沂保卫战。
其后,南路日军第十三师团因遭受五十一军之痛击,又顾忌其侧后威胁,无力再发动新的攻势,始终保持与我军隔河对峙状态直至当年5月。
至此,日军南路突击,打通津浦线的计划宣告破产。
两淮豪杰起田间
在津浦线南段的对日作战中,淮南民众包括红枪会等民间组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池淮阻击战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给徐海地区的抗战写下了英勇的一页。
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长江、淮河横贯境内,将全省一分为三,世称&ldo;三皖&rdo;。
其南部地区文风素盛,所谓&ldo;桐城派&rdo;即出于此。
而皖北地区,特别是夹淮两岸,则民气强悍。
清末以来,安徽地区战乱不止,当地民众在饱尝战祸的同时也经历了血与火的锻炼。
与太平天国同时的捻军起义,即以皖北为其策源地;李鸿章以两淮子弟为基础组建淮军,和曾国藩的湘军一起,成为清王朝&ldo;同治中兴&rdo;的支柱;袁世凯、段祺瑞编练新军,又继淮军之后,巩固了淮系军人在北洋军阀中的地位。
进入民国,军阀连年混战,两淮地区兵匪为患,大量武器散落民间,士绅乡民纷纷组织自卫。
民间尚武的精神,人民反抗的传统,士绅自卫自保的经验,这一切都为江淮民众奋起反抗日军的蹂躏奠定了基础。
然而,更重要的是时代的条件。
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震撼着古老中国的大地,时代的轩然巨波冲击着传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也给风气保守、闭塞的安徽带来了新的气象。
1938年1月25日,国民政府任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2月中旬,李氏在六安宣誓就职,上任之初李宗仁就采取了一系列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
他宣布&ldo;来安徽的目的,在发动安徽省民众的力量,来保卫安徽,保卫中华民族,以达到抗战最后胜利的目的。
&rdo;他认为要发动民众就&ldo;必须政治清明,秩序安定&rdo;,&ldo;深信只要民众没有愤怒不平之气,社会没有杌陧不安之象,大家一定会自动起来为国效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