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8章

第二章中国人之德性

中国人的忍耐虽属举世无双,可是他的“无可无不可”

,享盛名尤为久远。

这种品性,吾深信又是产生于社会环境。

下面有一个对照的例子,故事虽非曲折,却是意味深长,堪为思维……

---------------

一圆熟

---------------

德性“插racter”

是一个纯粹英国典型的字,除了英国以外,在他们的教育和人格的理想上把“德性”

看得像中国那样着重之国家恐怕是很少很少。

中国人的整个心灵好像被它所控占着,致使他们的全部哲学,直无暇以计及其他。

全然避免离世绝俗的思想,不卷入宗教的夸耀的宣传,这种封建德性的中心理想,经由文学,戏剧,谚语势力的传导,穿透到最下层的农夫,使他有一种可凭藉以资遵奉的人生哲理。

不过英语插racter一字,尚表现有力量、勇气、癖性的意义,有时更指当愤怒失望之际所现的抑郁;而中国文中的“德性”

一语,使吾人浮现出一个性情温和而圆熟的人物的印象,他处于任何环境,能保持一颗镇定的心,清楚地了解自己,亦清楚地了解别人。

宋代理学家深信“心”

具有控制感情的优越势力,并自负地断言,人苟能发明自己的本心并洞悉人生,则常能克胜不利之环境。

《大学》为孔教的入门书籍,中国学童初入学,常自读此书始,它把“大学之道”

定义为“在明明德”

这样的意义,殆不可用英语来解释,只可以说是智识的培育发展而达于智慧的领悟。

人生和人类天性的圆熟的领悟,常为中国德性的理想;而从这个领悟,又抽绎出其他美质,如和平、知足、镇静、忍耐这四种美质即所以显明中国人德性之特征。

德性的力量实际即为心的力量,孔门学者作如是说:当一个人经过智育的训练而养成上述的德行,则吾们说,他的“德性”

已经发育了。

往往此等德行的修进,得力于孔教的宿命论。

宿命论乃和平与知足之源泉,适反乎一般所能置信者。

一位美丽而有才干的姑娘,或欲反对不适合之婚姻,但倘值一个偶然的环境使她与未婚夫婿不期而遇,则可使她信以为这是天意欲牵合此一对配偶,她马上可以领悟她的命运而成为乐观知足之妻子,因为她的心目中,丈夫是命中注定底冤家,而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前世的冤家,狭路相逢。”

有了这样的理解,他们会相亲相爱,又时时会吵吵闹闹,扭做一团,打个不休,所谓欢喜冤家。

因为他们相信顶上三尺有神明,而这神明却监临下界,有意使他们免不掉此等吵吵闹闹玩把戏。

吾们倘把中华民族加以检讨,而描绘出他们的民族德性,则可以举出下列种种特征:(一)为稳健;(二)为淳朴;(三)为爱好自然;(四)为忍耐;(五)为无可无不可;(六)为老猾俏皮;(七)为生殖力高;(八)为勤勉;(九)为俭约;(十)为爱好家庭生活;(十一)为和平;(十二)为知足;(十三)为幽默;(十四)为保守;并(十五)为好色。

大体上,此等品性为任何民族都可能有的单纯而重要的品性。

而上述所谓德性中之几项,实际乃为一种恶行,而非美德,另几项则为中性品质,他们是中华民族之弱点,同时亦为生存之力量。

心智上稳健过当,常挫弱理想之力而减损幸福的发皇;和平可以转化为懦怯的恶行;忍耐也可以变成容纳罪恶的病态之宽容;保守主义有时可成为迟钝怠惰之别名,而多产对于民族为美德,对于个人则为缺点。

相邻小说
反派会洗脑[快穿]  烛中火与虫  老师我叫金菲菲  司寝美人  我养的崽登基了  湘西赶尸鬼事之迎喜神  小老板  长姐不为母[快穿]  六零小仙妻  我可不想破坏你们师徒恋  在那遥远的小黑屋  烛光·秋夜·紫罗兰  穿成山神后,我捡到了一条龙  沉舟之爱  寻找前世之旅之樱翳逝  莫非主播暗恋我  神医毒妃权倾天下  李碧华短篇小说  先拿自己开涮  反派邪魅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