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aлekcenhnkoлaeвnчtoлcton,1883‐1945)苏联作家。1905年起开始写作,十月革命后一度流亡国外。1939年为苏联科学院院士。苏德战争爆发后,曾在空军和骑兵中服役,亲身体验战争生活。其间创作政论和小说80余篇,汇编成《我们保卫的是什么》、《祖国》、《希特勒匪帮将被粉碎》等文集,其中1944年发表的小说《俄罗斯性格》尤为脍炙人口,起了鼓舞士气的作用。长篇小说《苦难的历程》和《波得大帝》,唤起了苏联人民爱国主义的热情。1943‐1945年任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及其同伙罪行确立及调查特别委员会主席。
托特协会 即&ldo;托特组织&rdo;。
托特组织(anisationtodt)一译&ldo;托特协会&rdo;。纳粹德国半军事性政府机构。1938年设立,*托待倡导并为领导人,故名。1942年由*施佩尔继任领导。任务为修建&ldo;德国国家高速公路、*西墙、侵苏德军后方的铁道设施、&ldo;大西洋墙&rdo;和潜艇掩蔽所等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重大建筑工程。为加紧备战,在建筑过程中与各建筑公司、陆军师和全国劳动服役队密切协作,并曾驱使大批外籍工人进行强制性劳动。
托斯卡尼尼(arturotoscani,1867‐1957)意大利指挥家。就读于帕尔马音乐戏剧学院。1898年起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队首席指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墨索里尼上台后,坚持民主主义立场,反对法西斯专制制度。1928年赴美国,任纽约歌剧院乐队首席指挥,长期侨居国外。大战期间,加入*马志尼协会,积极参加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活动,主张战后在意大利建立民主共和国。1944年曾在要求结束萨伏依王朝统治的宣言上签名,有较大影响。后在美国去世。
托伊拉达海战 1940年英、意海军在地中海撒丁岛以南海域的一次遭遇战。是年11月27日英国一支护航舰队由直布罗陀向西航行至撒丁岛南面海域的托伊拉达(teulada)海角时,与待命于此的意大利舰队遭遇接战,意海军因缺乏准确的空中侦察,误以为英方居于优势而迅即撤出战斗,双方均未造成严重损伤。英国护航船队得以安全通过西西里海峡。
托罗佩茨-霍尔姆战役 苏德战争前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苏军一九四二年冬季反攻的组成部分。1942年1月9日至2月6日,由*西北方面军左翼(1月22日起为加里宁方面军右翼)实施。目的是从西面深远迂回德军勒热夫-维亚济马集团。1月21日,苏军攻占托罗佩茨(oneц),次日合围霍尔姆(xoл)市,并楔入德军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结合部。但此后即遭德军阻击,未能继续推进。
托佩克斯式水下炸药(torpex)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发明的一种炸药,用于水下爆炸。其成分为45%的rdx(一种烈性炸药,1899年发明,但在大战前未广泛应用)、37%的梯思梯(tnt)和18%的铝粉。后梯恩梯的比例改为40%。用于水雷和深水炸弹。其爆炸效果超过当时其他任何种类炸药。
托卡列夫式半自动步枪 苏联最早的半自动步枪。由*托卡列夫研制成功而得名。见&ldo;cbt-40式半自动步枪&rdo;。
毕苏斯基(jozefpilsudski,1867‐1935)波兰军事独裁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组织波兰军团参加对俄作战。1917年被德军逮捕拘留,次年获释后回国,任波兰武装部队总司令和临时国家首脑。1920年发动侵苏战争,获元帅衔。1923年退休。1926年5月发动军事政变,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洽。历任总理、国防部长,在对外政策上推行在苏、德之间保持平衡的路线。1932年与苏联签订《苏波互不侵犯条约》。1934年与希特勒政权签订《德波互不侵犯条约》,但未同意与德国结盟反对苏联。
光机关 日军特务机构。1942年3月设于南方军内。初由*岩畔豪雄组建,故亦称&ldo;岩畔机关&rdo;。1943年5月借用&ldo;光出自东方&rdo;的传说,改称此名。山本敏(后为矶田三郎)任机关长。主要任务是援助&ldo;印度独立运动&rdo;,密切印度国民军与日军的联系。1944年3月改组成南方军游击队司令部,指挥所属部队在缅甸和印度之间开展游击战,以支援*英帕尔战役。1945年1月其属下的各支游击队转隶缅甸方页军后,遂解散。
光荣号航空母舰(glorio)英国航空母舰。原为1917年建成的战列舰。1925‐1930年间改建为航空母舰。排水量2.25万吨,最大航速30节,可载飞机48架。1940年参加挪威战役,6月8日返航时,遭德国*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格奈森瑙号战列舰和*希佩尔号巡洋舰截击。该舰与两艘护航驱逐舰同时被击沉。
光辉号航空母舰(ilstrio)英国航空母舰。1940年5月建成。排水量2.3万吨,最大航速30节。可载飞机35‐40架。拥有装甲的飞行甲板。1940年11月参加塔兰托袭击战。1941年1月,在地中海执行护航任务时,遭德机轰炸,起火燃烧。因拥有装甲甲板而免于毁灭。修复后,参加马达加斯加之战、萨勒诺登陆战等。1944年底调入英国太平洋舰队,参加袭击苏门答腊、爪哇和台湾的日军。战后于1954年退役,1956年拆毁。
曲线救国论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实行的一种降日反共政策。1938年底,由国民党河北省保安司令张荫梧最早提出,主张由部分官员和军队公开投降日本,然后和日伪军一起进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诡称是&ldo;曲线救国&rdo;。在这一谬论掩饰下,至1944年国民党投日的党政要员62人,高级将领67人,军队达50余万人(占伪军总数62%)。他们在战时联合日军共同反共,日本战败后则摇身一变为&ldo;地下军&rdo;,帮助蒋介石抢夺人民抗战胜利果实。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爱似毒药 只和修为最高的人做朋友 满满得意 当科研大佬误入女团选秀[娱乐圈] 东海传说 嚣张嫡妃,泡个王爷暖被窝 在本丸养呱的日子[综] 一杆进洞 诡爱谋缘 天珠尘缘录 你好,1983 绝版恭亲王 恐怖直播游戏/直播杀人游戏 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 穿为炮灰,但和男二艳情远扬了 锦瑟成 延时爱恋 新科魔帝 夫人画风有毒 柯南之所谓记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