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历史学的境界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五、革命民族主义与中共的建国纲领

中国近代以来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决定了任何政治派别都不能回避民族主义这一话题,中共自然也不例外,但民族主义在中共话语体系中却有着双重性:一方面,中共革命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即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使中国摆脱外来侵略,这也是许多中共党员信仰共产主义的动机之一;但另一方面,中共意识形态又决定了中共只是苏共控制下的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苏共眼中,推崇民族主义就意味着脱离共产国际的领导,严重者甚至还会被贴上&ldo;反苏&rdo;的标签。因而对中共而言,民族主义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字眼。直至3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共才正式大规模地宣扬其革命民族主义。

中共所信奉的&ldo;革命民族主义&rdo;是将民族主义纳入其意识形态的解释体系中,具体而言,革命民族主义诉求的现实目标为反对日、美、英帝国主义以及他们支持的蒋介石政权,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就是抗日。

在革命民族主义的框架中,苏联的地位极为独特。中共的信仰体系源自苏联,苏联在抗战初期对中国的支持以及苏共在中国共产革命期间给予中共的巨大帮助,这一切都决定了中共对苏联有一种认同感。然而苏联在与中国的交往中,还有侵害中国民族利益的一面,对于这一点,中共多从&ldo;阶级利益&rdo;的角度考虑,将政治现实主义置于比较重要的地位。

1945‐1949年的国共内战以中共的获胜而告终。中共在军事上的胜利使得中国重新统一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之下,结束了自晚清以来内乱不断的局面。这大大满足了中国民族主义的要求。中国民族主义的另一重大诉求是建立一个现代中国。在美苏对抗的战后冷战格局下,中共只能选择依靠对中国共产革命长期抱有同情和支持的苏联。无论是从意识形态的相似性出发,还是现实主义的可能性出发,在中共看来,现代国家的母版自然应是苏联,为了在意识形态上保持与苏联的一致,新中国不用&ldo;民族主义&rdo;的表达,而将&ldo;爱国主义&rdo;和&ldo;无产阶级国际主义&rdo;平行起来,教育全国人民正确看待中国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1949年6月,毛泽东宣布即将成立的新政权实行对苏&ldo;一边倒&rdo;的政策,这在事实上预告了中国将全方位引入苏联体制,通过集体化道路,快速实现苏式的现代化。政治制度可以不源于本土,可如果一味横向移植,只会水土不服,淮橘为枳,而中国共产革命在与国民党角逐中的最终获胜,个中原因之一在于毛泽东成功地实现了&ldo;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do;。&ldo;对苏一边倒&rdo;作为建国初的一项国策是当时环境下的一种战略性安排,似乎和民族主义存在着某种矛盾,故而逃到台湾的蒋介石政权马上将他的&ldo;反共复国&rdo;行动定义为&ldo;反共抗俄&rdo;,以凸显国民党代表了中国民族主义。随着国内经济的恢复和中国外部环境的改善,1952年后中国不再提&ldo;一边倒&rdo;,而是加强发展和亚非新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中国的独立自主大国的形象就清晰化了。

六、中国融入世界

回顾近百年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在由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后发国家的民族利益与尊严受到严重践踏,但现代化的因子也随着同一过程被注入体内。

一百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三个国家是苏联、日本、美国,其中苏联的影响最大。苏联对中国的影响首先在于: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革命经验,帮助国民党改组和国民党建军,也给中共提供了意识形态基本框架,支持中共革命。50年代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济援助和国防援助。直至今日,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也是来自苏联。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基本是负面的:发动甲午战争,利用中国的战争赔款,奠定了日本现代化的财力基础,完成了向世界强国的过渡;1931‐1945年的侵华战争,极大地破坏中国的现代化。美国的影响较为复杂:1949年前,在思想、文化、科技领域培养了一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帮助中国建立起现代教育制度。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迫使中国脱离世界体系二十年。1979年后,中美建交,中国逐步进入世界体系和全球化的进程。

在硬件方面,中国现代化所受西方影响表现在:

1)建立了新式军队。

2)政党制度。

3)新式教育,新式法律制度。

4)新式工业和科技。

中国现代化的制度、技术等广泛方面,都是在西方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毋庸置疑,我们不能全盘西化,也不可能全盘西化,但在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肯定需要参照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显而易见,民族性与现代性二者间存在着的矛盾,即一方面要坚持民族特性,另一方面又要汇入世界潮流,这两者之间确实有着许多纠葛。如何调适二者间的关系,成为每个后发国家必须正视的问题。

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本是双胞胎,区别在于:民族主义强调集体认同和国家认同,民主主义强调个人本位、个人权利、个人自由。从理论上讲,当国家、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时,国民应让渡出自己的一部分个人权利,以服从于国家利益,支持国家战胜危机,而国家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个人自由。但是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经常吞噬民主主义,这主要是由中国近代的政治和大的环境造成的,也与人们认识的误区、统治阶级的狭隘和自私有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历史的倒影  农家有一个末世女  高数再爱我一次  我被迫成为了天帝  名门的秘密恋人:婚姻支付宝  不可言说的秘密  奶香小狼狗救夫记  暴君的冲喜小皇后  玲珑花梦  大小姐的萌物老公  侦情档案  告白  当军婚遭遇爱情  碰瓷boss后怀了崽  本王想静静  枣儿沟发家记  穿成狗后我在宇宙直播开飞船  看那一片星辰  忘记以前说爱你  手作博主爆红恋爱综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