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36章

“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

,这是“其国(京师)-诸夏-夷狄”

由近及远、由内及外的一个划分,鲁国既然被“托王于鲁”

,在这个公羊系统里就拥有了京师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天子京畿,而吴国在这里就被当作了夷狄。

春秋时代,吴国确实是常被中原诸侯当作夷狄的。

吴国人断发文身,不与中原同俗,也确实像是夷狄。

但这一划分,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楚国和吴国情况类似,如果吴国是夷狄,楚国也该是夷狄才对。

但是,在《春秋·僖公二十一年》,记有“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霍”

,楚国不但排名第二,还被称为楚子,按照何休发明的“七等”

标准,称“子”

是《春秋》最尊荣的褒奖。

但是,如果按照“内诸夏而外夷狄”

的标准,《春秋》这里应该和“会吴于钟离”

的体例相同,写作“秋,宋公会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楚于霍”

才对。

再看《春秋·宣公十一年》,记有“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

,如果按照“会吴于钟离”

的体例,分明应该写作“夏,陈侯会郑伯,盟楚于辰陵”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用上三世说。

僖公时代属于传闻世,按照《春秋》对传闻世的记录标准,应用于当时之天下的二分法是“内其国而外诸夏”

——全天下分为两部分,一是“其国”

(即鲁国),二是诸夏,所以在传闻世里,只要不属于鲁国的就算是诸夏,楚国自然也算诸夏,不算夷狄;而宣公时代就进入了所闻世,《春秋》的记录标准不一样了,“内其国而外诸夏”

变成了“内诸夏而外夷狄”

,天下不属诸夏即属夷狄,这样一分,楚国就不算诸夏而算夷狄了。

——把三世说付诸应用,很好地解决了《春秋·僖公二十一年》的那个问题,但对宣公十一年的记载还是无法解释,这时候就要用到褒贬理论了:的确,即便按照三世划分,《春秋·宣公十一年》的楚国还是要被给予和“会吴于钟离”

的吴国一样的待遇,但是,进入所闻世之后,楚国表现出了出色的君子之风,既然这样,就不该把它当作夷狄看待了。

而吴国则不然,还是一副夷狄的嘴脸,比楚国差多了。

348

相邻小说
世界十大超级间谍传奇  白月光佛系日常  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  产科医院  我愿乘风起  美人嗜血  无限流boss都爱我  万人嫌雄虫他崩人设了  梦中情寇  活不明白  陛下偏要以身相许  被鬼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病态溺爱  保卫大武汉:武汉会战  隐婚老公,撩上瘾  穷神当家  时光请善待我的她  年代文里做女配  被废后成了邻国皇帝的独宠  病娇猫咪饲养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