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 > 第38章(第1页)

第38章(第1页)

身为驻英公使,郭嵩焘有足够的机会近距离考察英国的宪政、商业、科技、教育、学术和风俗人情。他逐步发现,英国的强大并非只强在它的船坚炮利上,其政体--即它的根本制度--同样勃勃有生机。初至英国后,他亲赴下议院听议员责诘政府,言语颇为强硬;他看到了西洋国家新闻报纸议论时政的舆论监督作用,以及政府和议院行政、立法的分权;他经常访问炮厂、船厂,并亲自升炮以及试演鱼雷大炮,体会到西洋军队器械之完备、军容之盛大。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和潜心研究使郭嵩焘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日记中深思熟虑地写道:&ldo;英国之强,始自国朝……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迭盛迭衰,而立国千余年终以不敝&rdo;他从根本上认识到,西洋之所以能享国长久,是因为君民兼主国政,使用法治,因此民气得通,民情得达,民志得伸,民才得展,无抑郁挫伤之弊,对此他不禁感慨系之,&ldo;西洋能以一隅之地&rdo;为&ldo;天地精英所聚&rdo;,是&ldo;良有由然&rdo;,中国朝野人士若不幡然醒悟,急起直追,革故鼎新,除残去害,则势必西洋日强,中国日蹙。

正文&ldo;汉奸&rdo;先知郭嵩焘(6)

2010-3-199:46:43本章字数:970

郭嵩焘再次表现出他的异端思想与不合时宜。他的言行不但与&ldo;天朝上国&rdo;的规矩尺度大相径庭,而且与他先前的洋务派战友们也分道扬镳。他勇敢突破体制的樊篱,不仅超越了器物的层面,更跨越到思想意识层面上,成为风格独特的思想先行者。他深感国内的洋务派领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犹如瞎子摸象,盲人把烛,各得一偏,与实际相去甚远。比如洋务派领袖们忙于造船制器,他却主张正本清源;朝野清流一致主战,他却认为在敌国环集的危局面前,&ldo;无可战之机,无可战之势,直亦无可战之理&rdo;,只可随机应付,切忌不顾后果的浪战;洋务派领袖们认为当务之急先要强国,他却认为先要富民;朝野清流一致认为列强亡我之心不死,他却认为洋人以通商为制国之本,意在求利,我们不妨因势利导。他对这些关键问题的看法与各路&ldo;神仙&rdo;如此格格不入,大相抵牾,得不到朝野各派系的鼎力相助,以至于孤立无援,便毫不奇怪了。

郭嵩焘犹如一个洞幽烛微,平心静气的医生,不避风险地为病入膏肓的老大中国诊治病因,对症下药。他虽然对西方文化还不能用辨证批判的眼光去全面加以审视,但他能够突破传统夷夏观念,勇于承认中国之&ldo;无道&rdo;(政治腐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高于专制主义的优越性,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主张向西方学习,以平等互利的态度去处理对外关系,并力图以理性的方式去维护国家的利益,这是近代外交意识的萌芽,也不愧为先知先觉者的独到之见。难怪乎学贯中西的一代巨人梁启超也心悦诚服地称赞郭嵩焘是&ldo;最了解西学的人&rdo;。

§他成了大清朝的&ldo;敌人&rdo;

美国西部牛仔们有一句用以时刻自警的名言:&ldo;枪声总有余响。&rdo;

郭嵩焘显然不如同时代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功勋卓异,声名远播。时代的主流难以容他,他也不肯随俗沉浮。作为洋务运动的参与者之一,他的悲剧在于没有像上面三位那样在既定的秩序规则内周旋打拼。郭嵩焘走得太远了,他向清政府大力推荐的那些西方政治理念和先进管理措施,在闭塞狭隘的天朝官僚们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闻所未闻。他三番五次挑战天朝秩序的行为,极大地震动了朝野人士的心理底线;而他对落伍的现有秩序的鄙视,也很快招来保守派人士的仇视谩骂。在官场的倾轧和污蔑中,他一生充满长夜独行的苦闷与激愤,尝尽不为人知的屈辱和悲凉。

正文&ldo;汉奸&rdo;先知郭嵩焘(7)

2010-3-199:46:45本章字数:1145

正当京城上下对他舆情汹汹、十分不利的时刻,他的副手刘锡鸿抓住时机反戈相击,推波助澜,罗织罪状,欲一举置郭嵩焘于死地。刘在出使英国前就得到清政府中一些大员的支持,暗中监视郭的一举一动,不断向清政府打郭嵩焘的&ldo;小报告&rdo;,列出种种&ldo;罪状&rdo;。如有一次参观炮台中天气骤变,陪同的一位英国人将自己的大衣披在郭嵩焘身上。刘锡鸿认为&ldo;即令冻死,亦不当披&rdo;。当巴西国王访英时郭嵩焘应邀参加巴西使馆举行的茶会,当巴西国王入场时,郭嵩焘随大家一同起立。这本是最起码的礼节礼貌,但刘锡鸿却将其说成是大失国体之举,因为&ldo;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国主致敬&rdo;!中国使馆人员参加英国女王在白金汉宫举行的音乐会时,郭嵩焘曾翻阅音乐单,刘也认为这是效仿洋人所为,大不应该。连郭嵩焘不用茶水而改用银盘盛糖酪款洋人,想学外语等等全都是罪过。他公然诟骂自己的顶头上司为&ldo;汉奸&rdo;,更严重的罪状是说郭嵩焘向英国人诋毁朝政,向英国人妥协等等。这些在当时都被视为大逆不道之罪,一旦坐实,连性命也将难保。

事实上是,郭嵩焘在中外关系的新形势下,开始承认西方国家是与中国为平等之国,并主张用对等的方式与之交往。郭嵩焘在外交活动中,亲眼目睹了西方国家的外交礼仪,比如他亲见英国海军船舰升旗、鸣炮、奏乐、停航等礼节,感叹自命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竟然远远不如,这更坚定了他的看法:近代西方国家已非蛮夷之国,而必须以礼相待,和平共存。而中国与西洋各国隔绝太久,与近代文明南辕北辙,双方久深的隔膜需要破冰化解。当郭嵩焘率领的中国使节团出现在伦敦街头时,这群长袍长辫、奇装异服的人们引发英国人一片笑声。英国着名的政治幽默杂志《喷奇》在一整页的漫画中,将郭嵩焘画成一只带辫子的猴子,与英国狮子怒眼相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六十年代好日子  清穿之后宫路  战神家的那位不一般  总是失恋的帅气弟弟  悍妻在怀  再生之杨林  (穿书)女配自我修养守则  长睡不醒  独木不成林  室友总想让我  别对我下蛊  未曾相逢先一笑  尘世浮生  农门喜事:寡妇再嫁  陆少的纨绔军妻  原来慈禧  他们总以为我弱不禁风[穿书]  穿越之悍蟒  大晋如此多娇/换女成凤  我用一生奔向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