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假如这不是先秦 > 第60章(第1页)

第60章(第1页)

建朝初期,迅速加强集权、造势、创建&ldo;法治&rdo;氛围,是必须的,采用哪一种&ldo;术&rdo;来达到这种目的就成了关键所在。李斯建议秦始皇&ldo;焚书&rdo;、&ldo;坑儒&rdo;,如果秦始皇没有这么做,就会出现三种局面。

第一种,秦朝自上而下依旧坚持&ldo;法治&rdo;,但是采纳儒家的建议,那么秦朝就是这个样子的‐‐秦不设郡县,依然分封其他六国为诸侯国,或者给予其他名分,总之,满足儒家的愿望,在诸侯国内部他们可以自主决定思想主流,也就是&ldo;一国多制&rdo;。这与周天子的天下所不同的是,众诸侯必须严格按照秦朝的法律,秦朝也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来控制诸侯国,以防其暗中集结势力。但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秦始皇的座位就又成了众人争夺的目标。相当于秦始皇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于是,我们开始想象。如果李斯也像董仲舒那样有忽悠的本事,是不是大秦就不至于那么短命呢?资产阶级自由这在秦朝还只是妄想,那引领中国跨入法治社会还是有可能的吧?如果是那样,大秦朝会有怎样的一番历史?

不管谈及哪种思想主张,抛开时代背景和阶级情况,任何一种思想都没有切实的意义。所以,我们只谈在秦朝时期,多种思想融合后所带来的后果。与儒家并为显学却没有大放异彩的就是墨家。墨子是平民出身的,他的思想主张偏重于平民的利益,主张&ldo;兼爱&rdo;、&ldo;非攻&rdo;、&ldo;尚同&rdo;、&ldo;尚贤&rdo;。如果,李斯或者其他什么能人,以法家思想为主,兼容墨家思想&ldo;非攻&rdo;、&ldo;尚同&rdo;、&ldo;尚贤&rdo;的思想、道家&ldo;无为而治&rdo;的思想,并且取儒家思想中不同于&ldo;兼爱&rdo;的平等原则‐‐&ldo;人皆可以为圣贤&rdo;、&ldo;爱有差等&rdo;,以及教育教化民众的思想,那么如果把大秦朝的统治思想作为一架飞机,此时就变成了这样子:以&ldo;法&rdo;为机身,以&ldo;墨&rdo;为机翼,以&ldo;道&rdo;作为窗,而以&ldo;儒&rdo;作为飞机上的航行灯。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以特定阶层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法家出身于朝廷大臣阶层,却心系统治者和社会发展;儒家出身贵族,偏向于教化百姓安于统治,教化统治者要以道德治国,其实,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墨家出身于平民百姓,偏向于社会发展、发明创造,希望上下中和,凭能力决定社会地位,这当然是偏向于百姓的;而道家注重个人、个性的发展。

既然&ldo;尚同&rdo;,那么所有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须一样,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秦始皇拉下来,放到秦法之下。这样,普天之下,具有绝对权威和最高地位的就不会是人,而是法。秦法将位于社会系统的顶层,凌驾于任何人和任何组织单位之上。这样一来,有几个好处。一、这就打破了君主专制及后来的中央集权专制,摆脱&ldo;人治&rdo;,为彻底走向&ldo;法治&rdo;奠定基础。二、此时的法律关系到每一个人,既然如此,就必须具有普遍性。所以,制定法律就不会单纯地考虑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是取法于各个社会阶层,从社会中挖掘适用的规则。三、法律的存在是为了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安宁,而不是仅仅为了权力集中,这样一来,法律就必须是明文规定的,并且是好的。

历经百年战乱,百姓需要休养生息,那就先&ldo;无为而治&rdo;。在国力不亚于西汉初年,秦始皇的魄力和眼光不输给汉高祖刘邦的情况下,给社会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要得一个祥和安乐的开端应该不是难题的。

接下来,就要开始注重发展。儒家在教育思想上占绝对优势,不仅仅是当时弟子众多,便于传播,更因为儒家的道德思想规范是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实践的,所以,同时奉行儒家思想,进行社会道德层面的建设,并且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之上,施行&ldo;仁政&rdo;,这样一来,百姓自会感恩戴德。

&ldo;尚贤&rdo;,对新国家建设最有用的不是百万骑兵,而是会动脑子动嘴皮子动笔杆子的文人。那么,六国里面有才能的人为了谋生,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或者一世荣华会放弃国家征召的机会吗?不会。在秦统一前,来自六国的文才将相就大有人在,更何况升级成为一代王朝的大秦,对于文人的吸引力是足够的。

最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就是&ldo;非攻&rdo;。打匈奴不算非攻,扩张地盘兼并小国,理论上算非攻,但是,如果是建国初期巩固江山的措施,那就该另当别论。大兴土木,要得。只是,把徭役换个说法,换个名称,就比如说,征集义务兵,施行打分制。每一个人做多少天,一个家庭就会积累多少分,而这些分可以用来换取不触及法律的任何东西。

那么,法律就不会苛求到引起民怨,而民怨就不会积累到爆发起义。社会法制的完善,百姓道德建设,经济等的发展也就会一一铺展开来。扶苏也不会因为进谏而被流放,这么一来,赵高之流根本就没有在朝廷为非作歹的机会。人才的选拔也会让不成器的胡亥有坚强的后盾,而不是单纯的傀儡。如果是这样,全国上下,都不会悲伤。

而国家的根基也就不会动摇,人们安居乐业。尽管战国时代迸发的政治主张拧成了一股绳牢系江山的安稳,那么其余那些学派,例如名家、阴阳家、杂家等等将会有更为优越的条件来交流和发展各自的才能。这样一来,社会各个范畴内将会是人才济济,大秦帝国何愁不稳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7S倍速考试法  牛根生如是说:中国教父级CEO的商道智慧  穿成喵后爷成了金手指[末世]  爱你无悔  复制初恋  男配光环[快穿]  别再摸我翅膀啦  [三国]一统天下  一位大学教授的幽默智慧课堂  梅夫人的生存日记  三胎后七零娇妻怒了:说好的寡妇呢  杰出青少年的9大能力  我真的不是他粉丝[娱乐圈]  寡人不举(重生)  重生之忠犬男友逆袭记  家破人亡后我嫁给了权宦  10倍速影像阅读法技巧  男神拥入怀:深爱99天  好想吻你哦[娱乐圈]  天下枭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