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准备中的消耗与机动
至此,事情变得很明显,像在实际作战中一样,在和平时期的军事政策中也同样表现出消耗与机动的内容。例如,我们可以在军用装备的研究和发展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如果按消耗方式行事,人们的目的是不惜成本确保技术优势,则研究和发展工作没有具体的战术或战役要求;其目标只是在最高开支限额内获得&ldo;最佳&rdo;的武器系统,这种武器系统的各种性能都要达到最理想的水平。
因此,所发展的新装备必须是完全新颖的,以避免受旧设计的束缚。如此发展起来的新武器装备最后运到部队,取代了先前已有的装备之后,往往在维修保养上、辅助设备提供上以及对新武器的操作训练上引起很大的变化。只有在性能方面取得了真正重大的突破,所付出的这些开支才是值得的,当然这些开支要同研制工作本身所付出的开支加起来计算,所以必须在工程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才值得。这一切使得研究与发展工作的花销很大,并要求拿出充分的时间进行计算,制造样机,进行试验,再次进行计算,制造样机和进行更多的试验。最后,由于发展周期太长,只是偶然的巧合才使新武器的具体性能符合打击敌方特定弱点的需要,或者符合装备这些武器的部队的特定战术要求;可能那正是原来的企图,或者可能仅仅是技术目标在指导着整个研究与发展工作的进行。但是,不管在哪种情况下,在新装备拿到手之时,敌方原来的弱点很可能已变成了强点,与此同时,使用单位的作战方法也可能已发生了变化。[注:当代的一个例子是美国的-1型坦克。这种坦克的突出优点是使用一种创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最大行程内不需要加油的情况下有极佳的加速性能,但中途不加油的航程缩短了。到这种新坦克装备部队时,美国陆军的作战理论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战术机动性‐‐在战场上冲击和爬坡能力‐‐仍然是需要的,但战役机动性(独立运动的行程)已成为重要的因素;在这方面,使用普通柴油发动机最为合适。同样的,这种新坦克还使用一种新式的复合装甲,因而具有最佳的防护力;但是,装甲是根据旧的战术思想配置的:很大一部分用在坦克的前部,没有顾及全面防护的需要,而新作战理论强调全面防护。]
而按机动战的方式行事,研究与发展工作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得到某些技术手段,这些手段可以充分利用敌人的具体弱点,并符合为实现同一目的而采取的战术和方法的要求。为了及时做到这一点,即为了在所认定的敌方弱点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一般无法全面更新研制的新装备,必须采取改进现有装备或利用现有组件重新组装的办法。这些做法显然会对装备的设计造成若干限制,不利于充分利用科学和技术进步所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而且,由于改进型的设计与原设计间隔时间短,还必须使新装备与部队已有的装备互相兼容,以避免在进行配套工作中花费巨大的开支,这又会给装备的设计进一步增加限制因素。最后应指出的是,这种做法不大可能搞出真正的重大技术成就(&ldo;技术突破&rdo;)。
研究与发展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上述情况,在军事政策的所有其他方面也同样存在。消耗方式意味着独立追求一般意义上的最佳的东西,不管在武装部队的训练上,在基地与设施的修建上,还是在采购新装备上,都是如此。而采取机动方式则意味着为了及时获得可利用敌人特定弱点和不足的技术手段而牺牲&ldo;最佳&rdo;的解决方案。由于这两种情况在现实中都不可能以纯粹的形式出现,它们在整个军事政策中的相对份量通常反映了一个民族在国际格局中对本民族作用的看法。
政策和战争中的民族风格
那些认为同主要的威胁国相比,自己在物质上很强大或在资源方面很丰富(这种看法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当时的现实)的国家,一般地说会感到自己可以不受束缚地采取消耗战的方式行事。而那些认为自己在物质上比较弱(不管这种看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的国家,则往往把它们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搁置一旁,而首先着眼于如何利用其他国家的弱点。
于是在军事政策方面,同实施战争方面一样,各民族便有着本民族的明确风格,这表现在各民族在消耗战‐‐机动战递变的图谱上所处的具体位置。但是,很明显,这些不同的民族风格并不是体现于每一个人,人为的或环境造成的例外可能占据着重要地位(如1944年巴顿和他的第3集团军),甚至在短时间内起决定性作用(如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民族风格并不是来源于国家的永恒条件,肯定也不是来源于固定的民族特性。由于民族风格反映了有关民族在相对物质力量或弱点方面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民族风格取决于有关民族面对的具体敌人,并且随着情况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甚至发生猝变。例如,英国在到1914年为止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采取相关的机动战方式来对抗欧洲大陆的大国,避免同它们的步兵交锋,而采取海军封锁的方法削弱它们,通过外交手段和黄金争取盟国。在英国的殖民战争中,外交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战斗中消耗战便明显地是主要形式‐‐对付反抗的君主和不屈服的部落,英军不是巧妙地以智取胜,而是用队形密集的使用毛瑟枪的步兵与它正面对抗。以色列在1967年和1973年的战争中提供了一种迅速改变民族风格的范例。1967年后以色列自恃物质优势逐步放弃了相关的机动战思想,所以当1973年10月战争爆发时便主要采取正面进攻和线式防御‐‐头几天交战中遭到的失败使以色列深为震惊,它又迅速彻底地改取机动战方式。[注:能够说明这一点的一个例子,是以色列军冒着极大的风险但非常成功地渡过苏伊士运河,在彼岸合围埃军&ldo;第3集团军&rdo;(实际上是由3个师组成的军)的行动,尽管埃军(&ldo;第2集团军&rdo;)对很大一部分近岸的控制权未受到严重挑战。与一切机动作战一样,最初阶段是要洞察敌方的有懈可击之处,在这次作战中情况颇为微妙:埃军司令部不能及时指挥控制整个战线上的部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双开行动 撩弯反派大魔王 特工皇妃:皇上我要废了你 听说有人要养我 大明女推官 偏执反派的小仙女[穿书] 我被霸总们宠上天 炮灰人生(快穿) 在魔域修罗场的日子 [综漫]被Gin养成后和安室恋爱了 月与人依旧 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 穿成白莲花女配的早死娘 浅至情深GL 你是我戒不掉的心动 绝世美人不想做炮灰[快穿] 我夫君是龙傲天 茶铃 大清九福晋 好妈妈系统[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