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邓陵先生。”李世民言笑晏晏,毫无芥蒂地问,“先生准备带弟子重回咸阳吗?我的少府现在很缺人。”
邓陵颇为心动:“大秦的少府现在缺人吗?”
“缺,很缺。”李世民认真点头,“最近都忙不过来。”
“忙于什么?”专业人士忍不住问。
“忙于造纸和印刷。”他省略了更重要的马镫。
“纸为何物?”邓陵忙道。
“把树皮草浆烂布等物捣碎,然后……”李世民大略说了一下,“成品可以替代竹简帛书,造价便宜,方便携带,有利于书籍传播。”
“这是谁想出来的?竟有如此奇思妙想……”邓陵惊叹不已,“那日后百家学说就可以传得更广了。——不过……”
“先生有何疑虑?”李世民温和地问。
邓陵犹疑着问:“大秦以后还允许百家存在吗?”
【百家还存在吗?】
【苟延残喘吧,被始皇狠狠打击了一波,也不敢冒头了】
【想当年纵横家苏秦张仪,佩六国相印,何等风光,现在呢?】
李世民沉吟许久,才正色道:“我可以允许百家存在,但不能有碍大秦国策与律法。”
邓陵眼睛一亮:“那还焚书坑儒吗?”
【坑的不是方士吗?】
【那些书咸阳宫有备份吧?】
【咸阳宫有备份,天下百姓又看不到】
【普通百姓也没几个识字的,识字的都不普通了】
【二凤的国策和始皇完全相反,不知道始皇看到了什么感想】
【大唐很开放的,兼收并蓄,非常包容,一大堆外国人在大唐当官。二凤去世的时候,突厥那谁哭得要死要活的非要给二凤殉葬,被小九否了】
【这个我记得,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都是二凤铁粉】
“我没那闲工夫,还焚书坑儒。只要他们老实点别闹事就行。”李世民笑道,“甚至于,以后的国策可能会靠近儒家的‘仁政’……”
【儒家啊,我对儒家感官很复杂】
【儒家的理论本身没问题,有利于中央集权社会稳定,就是久而久之就固化呆板了】
【那也是千年之后的事了,现在的大秦,要么黄老无为,要么孔孟仁政,其他都不太合适】
邓陵若有所思:“儒家啊……”
赤松子咕嘟嘟喝酒:“儒家……”
张良低低念着:“儒家……”
“那朝堂还有其他家立足之地吗?”邓陵很关心这个问题。
“那就得看你们的本事了。”李世民笑眯眯,“比如少府,如果连少府专司创造的部门,你们墨家都挤不进去,那朝堂你们哪还有立锥之地?同样的——”
他转向赤松子道,“奉常掌管天文历法与祭祀,底下设有太史令、太卜令和博士诸多官职,你们道家要是连这种官职都得不到,那是你们自己没本事,可不是我没给机会。”
“谁说我们没本事?”赤松子吹胡子瞪眼,醉眼迷离地把张良拉过来,“我这徒弟,虽然不大聪明,还有点固执,但是胜任区区太史令、什么博士,那是绰绰有余!”
李世民哼笑:“他又不给大秦当官,说也白说。”
“谁说他不给大秦当官?”赤松子大声道,“你不是要搞什么科举吗?我徒弟肯定拿第一!”
“他参加吗?他就拿第一?”李世民随口质疑道。
“他参加!”赤松子捂住张良正要拒绝的嘴。
“我不信,你说参加就参加?”李世民继续质疑。
“你凭什么不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说的话,这小子必须得听!”赤松子急了,“明天就让他跟你上路,行了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