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中国哲学简史 > 第23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2(第1页)

第23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2(第1页)

邹衍

公元前3世纪阴阳家的主要人物是邹衍。据司马迁《史记》,邹衍是齐国(今山东省中部)人,在孟子之后不久。他著书十余万言,都已经失传了。可是司马迁对于邹衍的学说做了颇详细的说明。

《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中说,邹衍的方法是“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他的兴趣似乎集中在地理和历史方面。

关于地理,司马迁写道:邹衍“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同上)

关于邹衍的历史观点,司马迁写道:邹衍“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一套历史哲学

以上几行引文,表明邹衍建立了新的历史哲学,以五德转移解释历史变化。这个哲学的详细内容司马迁没有记载下来,可是《吕氏春秋》的《有始览·应同》篇讲了,不过这篇也没有提邹衍的名字。《应同》篇说: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蚓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

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

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

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

阴阳家认为,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他们还认为,四季的顺序,与五行相生的顺序是一致的。木盛于春,木生火,火盛于夏。火生土,土盛于中央;土生金,金盛于秋;金生水,水盛于冬;水又生木,木盛于春。

从以上引文看来,朝代的顺序,也是和五行的自然顺序一致的。以土德王的黄帝,为以木德王的夏朝所克。以木德王的夏朝,为以金德王的商朝所克。以金德王的商朝,为以火德王的周朝所克。以火德王的周朝,将为以水德王的朝代所克。以水德王的朝代,又将为以土德王的朝代所克。如此完成了这个循环。

《吕氏春秋》所描述的还不过只是理论,不久之后,就在实际政治中产生效果。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他“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其色尚黑,其事则水,将黄河改名“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无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史记·秦始皇本纪》)。

正由于刻削少恩,秦朝为时不久,为汉朝取代。汉朝皇帝也相信,皇帝是承五德转移之运而王,但是汉朝究竟以何德而王,颇有争论。有人说,汉朝取代秦朝,因此是以土德王。但是也有人说,秦朝太残暴,太短促,不能算是合法的朝代,所以汉朝实际上是替代周朝。双方都有祥瑞支持,这些祥瑞都可以加以不同的解释。最后,在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决定正式宣布汉以土德王。即使如此,后来仍有意见分歧。

汉朝以后,人们不大注意这个问题了。但是一直到辛亥革命取消帝制为止,皇帝的正式头衔仍然是“奉天承运皇帝”。所谓“承运”,就是承五德转移之运。

《易传》中的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解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

“阳”字本是指日光,“阴”字本是指没有日光。到后来,阴、阳发展成为指两种宇宙势力或原理,也就是阴阳之道。阳代表阳性、主动、热、明、干、刚等等,阴代表阴性、被动、冷、暗、湿、柔等等。阴阳二道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这种思想,在中国人的宇宙起源论里直至近代依然盛行。早在《国语》(其成书可能晚至公元前4世纪、3世纪)里已经讲到阴阳之道。“幽王二年(公元前780),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周语一》)

后来,阴阳就与《易经》从根本上结合起来。《易经》的“经”,基本成分是所谓“八卦”,每卦由三条连线或断线组成。任取二卦组合起来,得六十四卦,等等。《易经》的原文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

照传统的说法,八卦是伏羲所画。伏羲是中国传说中的第一个天子,比黄帝还早。有些学者说,是伏羲本人组合出六十四卦;另一些学者说,是公元前12世纪的文王组合出六十四卦。有些学者说,卦辞和爻辞都是文王写的;另一些学者说,卦辞是文王写的,爻辞是文王的杰出的儿子周公写的。这些说法无论是真是假,都是表明中国人赋予八卦和六十四卦以极端重要性。

现代学术界提出一个说法,认为八卦、六十四卦都是周初发明的,用以模拟龟甲、兽骨上占卜的裂纹,这是前朝的商朝(约公元前1766—约前1123)所用的占卜方法,本章开始就讲了。就是烧灼甲骨,出现裂纹,根据裂纹来断定所卜的吉凶。但是这样的裂纹,形状既不规则,数目也不一定,所以很难用固定的公式解释它们。这种占卜方法,到了西周,似乎已经辅之以另一种方法,就是揲蓍草的茎,形成各种组合,产生奇数、偶数。这些组合的数目有限,所以能够用固定的公式解释。人们现在相信,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连线(表示奇数,阳爻)、断线(表示偶数,阴爻)就是这些组合的图像。占卜者用这种揲蓍的方法,得出各爻,然后对照《易经》读出它的卦辞爻辞,断定所卜的吉凶。

这就可能是《易经》的起源,也解释了书名的“易”字,是“变易”之“易”,指各爻组合是变易的。但是后来给《易经》加上了许多辅助性的解释,有些是道德学的,有些是形上学的,有些是宇宙论的。这些解释,到东周,甚至迟至西汉,才编集起来,称为“十翼”,都可以叫做“易传”。本章只讨论宇宙论方面的解释,其余的放在第十五章讨论。

除了阴阳的观念,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数的观念。由于古人通常认为占卜是泄露天机的方法,又由于用蓍草占卜是根据不同的数的组合,所以难怪《易传》的无名作者倾向于相信天机在于数。照他们的说法,阳数奇,阴数偶。《易传》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系辞传上》)

后来阴阳家试图用数把五行与阴阳联系起来。他们这样说:“天之数,一,生水;地之数,六,成之。地之数,二,生火;天之数,七,成之。天之数,三,生木;地之数,八,成之。地之数,四,生金;天之数,九,成之。天之数,五,生土;地之数,十,成之。这样,一、二、三、四、五都是生五行之数,六、七、八、九、十都是成之之数。”(《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数八”郑玄注,孔颖达疏)所以用这个说法,就解释了上面引用的“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这句话。这实在和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说惊人的相似,照此说,希腊哲学讲的四大元素:火、水、地、气都是由数字间接地导出的。

可是在中国,这是比较晚出的学说,在《易传》里从未提到五行。《易传》以为,八卦每卦各象征着宇宙中一定的事物。《说卦传》中说:“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震为雷”;“巽为木,为风”;“坎为水”,“为月”;“离为火,为日”;“兑为泽”。

各卦中的连线是阳的符号,断线是阴的符号。乾卦、坤卦分别纯粹由连线、断线组成,所以各是阳、阴的典范。其余六卦都假定是由乾、坤交合而生。这样,乾、坤就是父、母,而其他六卦在《易传》中常常说是乾坤的子女。

乾的第一爻(由下数起)与坤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震,称为“长男”。坤的第一爻与乾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巽,称为“长女”。乾的第二爻与坤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坎,称为“中男”。坤的第二爻与乾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离,称为“中女”。乾的第三爻与坤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艮,称为“少男”。坤的第三爻与乾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兑,称为“少女”。

乾坤结合而生其余六卦,这种过程,也就是阴阳结合而生天下万物这种过程的象征。阴阳结合而生万物,与男女结合而生生物,是相似的。由此可知,阳是男道,阴是女道。

《系辞传下》说:“天地氤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是阴阳的物质表现,乾坤是阴阳的象征表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系辞传上》)阴阳生成万物的过程,与男女生成生物的过程完全相似。

原始中国人的宗教中,很可能想象有一个父神和母神,他们生出万物。可是在阴阳哲学中,用阴阳之道代替了或解释了这样的拟人的神。阴阳之道虽然也比作男女之道,但是已经被理解为完全不具人格的自然力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七十年代温柔美人  她们之间-绝望与希望  偶像的性欲处理方法()  再来一杯多多绿  她年级第一[无限]  九十年代刑侦日记  穿成猫咪后我看上了一只大黑豹子  白马不是王子  穿成军校里的omega之后  夏日乌龙  浮在眼前的雏菊  老师,请你教我爱。  勇者穿越到现代再就业  你儘管脏,反正我克脏  雨中恋歌  女道士【】  【帝XEN】错位  神豪流偶像  无声告白  穿越成馆陶公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