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64章

这倒让叶知秋发起愁来,他想的跟大师哥想的一样,辩证、用方都一样,而病患已经说了,他吃了大师哥这方子,根本没有用,所以才来再看看。

如果原方继续服用,肯定还是无效的,换个方子?可是,正所谓&ldo;有是证用是方&rdo;,也就是说,有什么证就应该用什么方子,病患是痰火阻肺之证,自然就该用清气化痰丸,这是正方。

可是这个方子病人吃了没有效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辩证错了?

叶知秋细细思考辩证过程,觉得没有什么地方不对的,难道方子不对?这种证就该用这个方啊,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药材出了问题还是剂量出了问题?药材应该没问题,北宋时药材是实行专卖,都是朝廷专门的药材局供药,当然也不绝对禁止民间专门的药铺买卖药材。

不过,他们医馆的药都是从正规渠道进来的,三个太医主办的医馆,药材方面是应该没有问题的。

剂量呢?他细细看了一遍大师哥药方配伍,觉得很精确,没有可以调整的地方。

想了一遍还是找不到毛病在哪里,总不能说自己也没办法吧?这可是自己单独第一次看病,虽然是参考了大师哥的病案,但毕竟也是第一次,如果第一次单独给人看病就说不会治,丢人不说,也会给一生的行医生涯开一个不好的头,这兆头也不好,心里也不舒服。

不管怎样,方子是要开的,反正老人家说了,他也不会真的拿去吃,只是给自己一个学医的机会罢了,所以放心大胆开。

既然原方不能动,那就在原方上加减调整一下呗。

他又细细把大师哥的处方看了一遍,心中暗忖,这方子是治疗痰热咳嗽的,清热化痰,理气止咳,君药胆南星,味苦性凉,臣药黄芩苦寒,瓜蒌仁甘寒,君臣药都是寒凉药,《内经》说得好:&ldo;热者寒之&rdo;,这病是痰热咳嗽,自然应该用寒凉之药。

其他的枳实行气化痰,陈皮理气宽中,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宣利肺气,半夏燥湿化痰,以生姜汁为丸,可以解半夏的毒,又可以助半夏降逆化痰。

这方子配伍非常精妙无从加减啊。

他又详细问了文贤儒还有没有其他病症,却说没有,只是不停咳嗽,咳痰不慡。

没有兼证怎么加减?

叶知秋有些傻眼了,有点泄气,想厚着脸皮承认不会治,可是瞟眼看见一旁范妙菡,见她正一脸期待地望着自己,话到嘴边却又咽了。

又低头看孙永轩的那处方。

君臣佐使各位药都不能乱动,偏偏这老先生又没有其他兼证,几乎就是按照这药方得的病,连随证加减都不好办,他的性格又不喜欢随便加个什么别的没用的药,那样人家问起来为什么要加这个药,说不出个道道来,还不如不加。

虽然是个练习看病的事情,却也要做的像模像样的才行。

想来想去,只能在这姜汁上做文章了。

他凝神想了片刻,便提笔抄了原方,在末了加了一味干姜,剂量一钱匕(用一枚铜钱舀取药末,覆盖在整个铜钱上不落下去者,约合现在的一克)。

写完之后,他将方子递给了文贤儒,道:&ldo;这是我开的方子,您看看如何?&rdo;

文贤儒拿过方子慢慢看了一遍,一边咳着一边笑道:&ldo;你这方子跟你大哥的几乎是一模一样嘛,只是在最后加了一味干姜。

为啥要加干姜?&rdo;

叶知秋道:&ldo;干姜辛温行散,又能入肺经,痰是阴霾之物,非阳不能化,这就是原方为什么要用寒凉药物治痰火的同时,却要加姜汁的缘故。

你老人家年岁比较大,肺中热痰日久缠粘,不易花掉,而姜汁力道不够,所以加了一点干姜。

&rdo;

&ldo;既然如此,为何只加一钱匕,咳咳……,太少了吧?有什么效果!

&rdo;

&ldo;你得的是痰热阻肺之证,这热痰只能寒化,干姜是辛温之物,只能略微加一点就行了,加多了,反而会助长痰热之势。

&rdo;

北宋皇帝不仅高度重视儒家文人,还高度重视医学,宋朝对医学的重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部分北宋皇帝不仅大力提倡医学,自己也学医,谙熟医道。

所谓上行下效,北宋很多文人也学医,都是文、医双修,多少都懂一些医理。

这文贤儒也是如此,略通医理,听了叶知秋所说,微笑摇头,道:&ldo;你师兄的方子我吃了没什么效果,你只在原方上加了一味干姜,嘿嘿,咳咳咳……,说句话不怕你难过,你这方,只怕吃了还是没效果的。

相邻小说
重回六零过日子  大明英华  檐下鸟  生化大时代  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叶尘池瑶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花町小屋事件薄  被迫“虫”生  钝性分化  人鱼文偏执反派翻车了  穿成二哈后误入狼窝了  君后今天也不想死[女尊]  人在现代,帮我爹一统仙界  化神  末世女在七零  闭嘴,你这学婊  上古文明继承者  [综英美]众筹一位女主  BL奴婢斗胆  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