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案很好理解,在她说出口之后,周围其他人也不由得跟着点头。
虽然大地并不是中心这个观点,令这些生活在大地上的人颇有些失落,但在星象学说之中,太阳一向都是代表天子的,那么万物围着它旋转,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错,是太阳。”明月霜点头,并在圆圈之中写下了日字,然后手指依次虚虚划过其他的行星,“而这些,就是环绕着太阳旋转的星辰,不仅我们所熟悉的金木水火土等星辰都在其中,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大地,其实也是其中的一颗星辰。”
她说完,在代表第三个行星的圆圈内,写上了“地”字。
然后再依次将金木水火土的名字也各自填入。
台下的学生们静静地看着木板上的模型图。
虽然不太符合她们的想象和常识,但不能不承认,这个模型有一种十分特别的美感,并且即便是在她们的认知里,逻辑也是可以自洽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明月霜说出来的,没有人认为它会是错误的。
她们相信,这就是世界真实的模样。
原来我们生活的地方,也是一颗星星。原来我们生活的这颗星星,是环绕着太阳转动的。
忽然,前排靠右的位置传来了一道声音,“那月亮呢?”
明月霜转头去看,便见李国言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显然不仅听得很认真,还在不断思考。她面前放着明月霜已经很熟悉的记录本,上面也画上了三个模型,竟是没有忘了做记录。
人类真是一种奇妙的生物。
当一个人学会思考,她将再也不会停下来,除非她自己放弃。现在的李国言,已经再看不出曾经的麻木与懵懂了。
这个问题也提醒了周围的其他人,让她们反应过来,“是啊,月亮呢?”
“还有星星,星星不都是会发光的吗?我们脚下的大地可不会发光,灰扑扑的,它怎么会是一颗星星呢?”
“哪里灰扑扑的了?”有人抗议,“地上长着花草树木呢!”
话题在这里短暂地歪了一下,直到有人提出下一个疑问,“没有人注意到吗?我们脚下的不是一块土地,而是一个球!人怎么能站在一个球上,不会掉下去呢?”
“是啊,朝上的那一面也就罢了。只要这个球足够大,人站在上面应该感觉不到它是一个球。可是底下那一面呢?还是那里没有人?”
她们闹哄哄地议论了一阵,发现没有答案,又只能转头去看明月霜,用信赖的眼神和语气问她,“主公,这是怎么一回事?”
“咱们一个一个来。”明月霜说,“首先是月亮。”
“要弄明白月亮在哪里,我们首先要引入几个新的概念。宇宙,这个大家已经可以理解了,然后是天体,我们将宇宙中所有存在的个体,都称为天体。太阳,月亮,星星,都可以算是天体。”
“为什么不用星辰来称呼它们呢?”明月霜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
“因为不是所有的……天体,都会发光。”孟丽君还记得之前提出的问题,立刻举一反三。
“没错。”明月霜立刻引出恒星,行星和卫星的概念,然后将月球加入了模型之中。
在确定了这个模型,并且明了了只有恒星会发光,而行星和卫星不会之后,所有人类能够以肉眼观察到的天文现象,便都可以解释了。
天体的运行轨迹并不是圆形——这与引力相关,而知道了引力的概念,我们便能知道,即使身处在地球“底部”的人,也不会掉进宇宙中,而是被引力牢牢地“锁”在地面上,可以正常生活——所以,当天体运行到某一个特殊的位置时,就会发生一些特别的天象。
以今天发生的金星凌日,也就是太白经天为例,明月霜在模型上稍做修改,调整了一下星辰的位置,便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它是如何形成的了。
“凌日、合日、冲日,日食、月食、掩星,荧惑守心,行星连珠……这些天象都有自己的规律,必然会在某个时刻发生,与人间的灾祸没什么关系。”
最后,明月霜总结道,“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一些参数的话,不但可以观测这些天象,甚至还能计算出它们下一次出现的时间。”
既然可以被计算,那就不会有什么神秘学上的意义了。
&nbs-->>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带着爹妈穿七零 星垂平野 夏日蝉鸣时 我还是很想他 预谋邂逅 真真 江湖不论剑(全息) 不完美标记,O总想跑怎么办 闻喜 星星吻一下 姜淮 失忆后错把前夫的死对头当老公 他不曾告别 [三国]女扮男装后我登基了 死去的前男友叒活过来了 退圈后我的萌宠农场爆火了 当靠山她是专业的[红楼] 她似心头野火 她似甜味剂[娱乐圈] [清]小太子今天把好感度刷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