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94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60年代的时候,台湾文坛上&ldo;现代诗&rdo;风行一时。

许多人对当时这种以句法颠倒及意象晦涩为美的作品提出批评,由此引发了传统派与现代派的一场争论,打起了笔仗。

那时我正在台湾大学教杜甫诗,对于这场争论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当时西方文学艺术领域有一种新的风气,就是以晦涩为美。

不但诗歌以晦涩为美,很多文学艺术作品都是这样。

像绘画,本来写生画一个花瓶就是一个花瓶,画一个苹果就是一个苹果,画山就是山,画水就是水。

可是后来绘画有了抽象的、意象的表现手法,从具体的、明白的、有形象的画变成东一块红,西一块黑的,你根本看不出来画的是什么东西。

还有话剧也是这种情况,以前的话剧像《娜拉》表现的女性解放的主题,写得都很明白。

到了60年代初期,像法国人贝克特写的《等待戈多》,表现的就是一些荒诞的、晦涩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故事。

一开始两个人站在舞台上,说一些非常无聊的、不成意义的话。

整个剧本也没有什么情节,就说两个人在等一个叫戈多的人,两个人说来说去,后来有一个小孩上来了,说戈多不来了,就走了。

第二幕再上来还是那样,两个人还是说那些无聊的话,那个小孩又来了,说戈多不来了,就走了。

很多人看了这个话剧觉得很沉闷,因为他们说的话都是无意义的,前言不搭后语的,也没有一个情节,没有一个故事。

你听他们说一个钟头莫名其妙的东西,当然会打瞌睡的。

但其实,我是非常喜欢贝克特的作品的。

就说《等待戈多》,你看他非常无聊,说这些无聊的话让你打瞌睡,可事实上,他就是让你有这种感觉,他正是要用这些空洞的、无聊的、没有意义的东西告诉你:这就是人生。

人生有时候就是没有意义的,就是空洞的、无聊的,就是让你等。

你或者有个理想,或者有个盼望,可是你的理想也不一定能够实现,你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够达到,整个人生就是这样荒谬的。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人生是荒谬的,贝克特就把这些荒谬的东西拿到舞台上,表演出来给你看,让你感觉到人生真的是荒谬的,他就是用这种荒谬的故事写出来人生的悲哀,这种荒谬剧当时是很流行的。

我认识了解这些西方文学艺术的状况与《文学杂志》有很大的关系。

多年以后我在讲西方的符号学、诠释学的时候,讲到布拉格学派。

当时布拉格学院里边就是有这么一批人聚在一起,大家都对诠释学、符号学感兴趣,对于诗学感兴趣,大家经常一起讨论,就碰出了火花,写出了很多篇论文,提出很多新的文学理论。

当时的台湾大学也是这样,也是有这么一种风气。

相邻小说
[网球]崩坏者必须剃光头  抗日学生军  阁楼上的罂粟  只是初个恋  束手就情:一不小心嫁总裁  天墓之禁地迷城  阴童难养  竖子  求生欲使我告白  [综]最佳女主角是这货  穿成娃综里的对照组女配  温玉叙此生[香蜜同人]  荒城咒怨  你好,挖个墙角  七十年代做大佬[穿书]  星际法师行  九零悬情  出轨  神话之末  功夫少女在腐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