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91章

然而这样讲就忽视了下述的困难:一旦第三帝国不愿承认失败,因而迫使盟国军队打进德国中部,盟国就难以袖手旁观了。

他们一到那里,权力自动会转入他们手中,他们也就无法避免对政治后果施加影响。

立即撤退意味着把德国抛进那个在中欧十分容易蔓延开来的饥荒、疾病和内战的险境中去。

情况很可能如此,如果内战爆发,三个主要盟国就会发现自己被拖进敌对方面,因为他们生怕看到真空地带被一个敌视他们的政府所占据。

如果英美人不肯冒风险让一个共产党政府进入鲁尔,那么,俄国人也不甘冒风险让一个&ldo;反动&rdo;政府到达奥得何。

何况俄国人还要从德国人那里得到赔款,他们如不填满欲壑,是不甘心撤走的。

假定全面占领不可避免,根据奥地利的情况来类推,立即建立起一个中央政府似可避免造成分割局面。

但是,成立中央政府正是所有占领国都决心避免的大事之一,因为他们相信分散权力会削弱德国,使之不那么富于侵略性。

必须记住,从地理上、经济上和战略上来看,奥地利不同于德国。

一方面,奥地利的价值不如德国大;另一方面,把一个几乎没有生存能力的国家再分成四个部分是不切实际的,在德国还不仅仅是不经济而已。

即使产生了一个中央政府,在一个厌恶其政策的大国占领区内,哪里有什么机会去行使它的真正职权呢?建立一个解除了武装、中立化而又统一的德国所遇到的巨大困难是,两大集团的任何一方都不愿意放弃一个地区;如果把这个

地区完全置于另一集团的影响之下,就很可能在力量均衡方面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甚至从军事意义上说,如果不存在占领区,分裂本来是可能避免的。

美国人对英国提出在全德建立混合行政机构的建议加以拒绝,其263理由尽管是可笑的,但采纳这个建议只会把已发生的争夺地位和势力变成另一种也许更为尴尬的局面。

那就会意味着俄国人进入鲁尔,盎格鲁撒克逊人到达奥得河。

试问哪一个影响最大呢?

在波茨坦会议召开以前或进行期间,如果问题变得更为明确,根本分歧可能早就暴露出来了,因而也就有理由和温斯顿&iddot;丘吉尔爵士一道争辩说:冲突本来就该这样促成的。

除了别的以外,它既可防止大大推迟德国恢复工作从1945年8月到1946年8月的停顿,还有可能防止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的组织为了避免盎格鲁撒克逊人勾结起来反对俄国人的现象而于1945年7月拆散。

可是后人也许会责怪西方领袖们明目张胆地把一场争吵强加在俄国人头上。

如果答案好象是本不应该让局势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那么,对问题的探讨就必须追溯到1945年以前,因为在盟国采取了一些政策,使德国不可能早日投降并产生了俄国可能长驱直入中欧的危险之时,实际上大局已定了。

然而,提早媾和必然是在德国武装部队力量遭到决定性粉碎之前的妥协性和平,而历史却似乎给了我们这样的教训:甚至象1918年那种程度的妥协性和平(那种妥协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也会是一个错误。

相邻小说
下雨天等你  突袭苏联  喜新厌旧  同尘  这个行李箱真的不是我的  队友又在咬人怎么办[电竞]  风吹风铃枫满园  那些大雨滂沱的日子  绝世名伶系统  盛世芳华  芙蓉殿  他却只想当驸马  清穿之德妃  穿成豪门弃夫后  被偏执大佬缠上后[古穿今]  职业偶像的自我修养  Black Sugar  地球使命系列之第一卷:入侵者计划  白鲸岛屿  我要这反派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