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5章

孔子作《春秋》,系用鲁国近、现代史寓教,涉及许多当世尊者、贤者、亲者,其间褒贬之意不便明确见之于文字,只口授心传,给弟子。

孔子卒后,弟子人人异言,一部《春秋》,被解释得五花八门,彼此异义。

迄至汉代已形成五大系统:公羊氏、谷梁氏、左氏、邹氏、夹氏。

《公羊传》、《谷梁传》皆在汉代著于竹帛,《左氏传》亦发现于秘府,邹氏无传人,夹氏未有书,具有流传价值者,只《公羊》、《谷梁》、《左氏》三传而已。

三传之中,公、谷传《春秋》之义理,注重微言大义;左氏传《春秋》之事实,注重历史依据。

《春秋》本是极其简单的纲目,宋人曾讥之为&ldo;断烂朝报&rdo;;后人能知其微言大义者,以有《公羊》、《谷梁》二传;能知其义例之依据者,则端赖《左传》的史实记载。

三传相需而行,互济不足,前人因门户家法的篱藩而是此非彼、抑此扬彼于其间,皆浅学曲士之见,不足为法。

综而言之,就内容观之,《诗经》是诗歌,属于文学;《书经》言政事,属于政论;《礼经》言行为规范,是士大夫行为守则(《周礼》讲设官分职,是官制;《礼记》讲礼意,是伦理哲学。

);《易经》讲阴阳变化,是哲学著作;《春秋》讲名分,是政治学和历史学教材。

就其功能言之,《诗》可以发抒性情,陶冶情操;《书》可知历史得失,开发智力;《礼》可知行为准则,循规蹈矩;《易》可知吉凶,见微知著,提高预见能力;《春秋》可知礼义,正确地进退去取。

另外还有佚失的《乐经》,可以抒发情感,加强和乐气氛。

如果用今天的分类法来归类,《诗》学、《乐》学属于美育,《礼》学属于伦理学,《书》学、《易》学属于智育,《春秋》学属于政治学和历史学,六经分别由美育、智育、德育和政治指导诸方面,完成对士人的培育和塑造工作。

孔子曰:&ldo;六艺于治一也。

&rdo;董仲舒曰:&ldo;六学皆大而各有长。

&rdo;正是就六经各有所长、相辅而行这一功能说的。

六经的唯一缺陷是缺少数理方面的内容。

但是在知识还不太广博的古代社会,儒家能够选择出这样系统的教材来教育和造就人材,已经是举世无双的了。

六经教育基本适应和满足了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伦理生活的需要,因此它才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数千年相传而不息;也正由于它内容基本包括了古代社会知识的各个方面,故数千年中国士子文人,无不以五经启蒙,又以五经立命,终其生游心于此而不疲。

五经既是中国人的启蒙益智的教科书,也是中国人立言立命取之不尽、演绎不穷的圣经宝典。

始于五经,终于五经,形成了一个世界少有的、有趣的文化学术怪圈。

三、儒学的内容

自孔子整理和阐释六经之后,儒学著作无虑千万;自孔子建立&ldo;仁义礼&rdo;结合的理论体系之后,儒家理论也历经演变。

但是,就其基本特色言之,儒学又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理论框架‐‐自觉的人格意识论、和谐的社会关系论、合一的天人关系论‐‐数千年相承而不绝。

相邻小说
情陷芙蓉帐  梅兰芳和孟小冬  两1相逢  (霹雳同人)狼皇少羽  英雄联盟之万物皆可捡  红楼之元春不做贤德妃  梅兰芳自述  待春衫做媒  (七五同人)大宋风月  [综漫]给大妖怪们当妈的那些年  梅兰芳画传  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  民国之花开锦绣  成了绝症男配的兔子精  离婚而已  穿成豪门宠文炮灰后  快穿之男配这丫有毒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首辅养成日常  (快穿)成为反派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