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38章

此番师徒对台,外界传言甚众,多是说徒弟程砚秋故意为之,实有不敬之嫌。

当然,支持程砚秋者也有不少,他们觉得他能够不惧师傅声威,勇于挑战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这于他自己,于中国戏剧都有益无害。

整个1936年,孟小冬因为身体原因,很沉寂,不怎么登台,甚至不怎么露面。

梅兰芳返回北平的消息,她是应该知道的,哪怕没有人特意告诉她,她也能从报纸上刊登的演出广告中获悉,只不过,无人能知道她当时的真心内心。

也许暗起波澜,也许无动于衷。

完成在北平的那三件大事后,梅兰芳重返上海。

次年5月,孟小冬南下上海。

这次,她是应邀来参加黄金大戏院搬迁后的开幕典礼。

开幕典礼很热闹,除了孟小冬,戏界还有专程从北平赶来的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名武生李万春,还有老生马连良、名旦张君秋、&ldo;芙蓉草&rdo;赵桐珊,以及叶盛兰、马富禄等。

杜月笙笑言,这&ldo;可称得上是一场&lso;群英会&rso;了&rdo;。

典礼后的第一场戏,是马连良和张君秋合作的《龙凤呈祥》。

不过,最出人意料,也最出彩的一个环节,是开幕仪式中的剪彩礼。

主办方别出心裁,特别设计了孟小冬、陆素娟、章遏云三位女伶参与剪彩。

令人奇怪的是,既然又是一个名伶齐聚的场合,主办方大费周张从北平邀请名伶,却为什么单单缺了生活在上海的梅兰芳呢?难道为了避开孟小冬?其实,梅兰芳此时并不在上海,而是去了长沙和汉口。

三月左右,他到长沙演出。

之后,他第四次赴汉口演出,随行的有萧长华、奚啸伯、王少亭、刘连荣、王泉奎、朱桂芳等。

演出的主要剧目,是他新创排的应合抗战的大戏《生死恨》。

因此,不论有意还是无意,此次,梅、孟二人又一次失之交臂。

又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主办方特别邀请了陆素娟,而且让孟小冬和陆素娟共同剪彩,这不免让人浮想连翩。

人称&ldo;第一美人&rdo;的陆素娟出身于京城的八大胡同,曾经是韩家潭西口&ldo;环翠阁&rdo;的名妓,自幼嗜剧,12岁时开始学戏,初学老生,串演过《珠帘寨》,后转学青衣,主工梅派,师从朱桂芳,更频繁观摩梅兰芳演出,渐渐地就成了梅派传人了。

在梅兰芳迁居上海后,北平的梅迷们看不到正宗的梅戏,只能看梅派传人的梅戏,特别爱看陆素娟的戏。

一来陆素娟学梅学得有板有眼,很得精髓;二来梅兰芳走后初期,他原来的班底赋闲了下来。

他们跟惯了梅兰芳,眼界很高,不太愿意跟其他人。

但时间长了,没有收入生活成了问题,他们也只好屈就。

挑来挑去,就跟了陆素娟‐‐毕竟是唱梅派的嘛。

在没有梅兰芳的情况下,陆素娟率梅剧团的其他成员唱梅戏,多少也能让戏迷们望梅止渴。

相邻小说
我的侦探物语果然有问题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霹雳同人)狼皇少羽  红楼之元春不做贤德妃  情陷芙蓉帐  席先生宠妻举世无双  梅兰芳自述  (快穿)成为反派的日子  [综漫]给大妖怪们当妈的那些年  成了绝症男配的兔子精  (七五同人)大宋风月  海底两万里同人碎片  民国之花开锦绣  英雄联盟之万物皆可捡  快穿之男配这丫有毒  蒙古另类史:超级帝国  梅兰芳画传  两1相逢  穿成豪门宠文炮灰后  离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