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16章

梅兰芳没有回复,并非他致教育部之命于不顾,就他的性格与处事原则,他也绝不会有意那么做。

根本原因是他压根儿就没有收到教育会的函。

当他在报纸上看到此函后,大惊失色,忙叫人四下找寻,却在中和戏院找到了原函。

原来此函被误投到中和戏院,谁也没有注意到这样一封公函,而梅兰芳此时已移师开明剧场演出,所以没有及时收到该函。

找到公函后,梅兰芳立即回复教育会,说明原因,并表示道歉。

同时,他让人将剧本送到了教育会。

仅三天后,教育会就将审查过的《凤还巢》剧本交还给了承华社,上面只对程雪雁的台词作了小小的修正,其余均未加改动。

有人随即问梅兰芳如何看待教育会的修改,梅兰芳说:此戏慈先生的丑小姐,跟《凤筝误》差不多,没有什么。

朱弦在文章中最后说:通俗教育会改得也好,盖所谓有伤风化,殆慈瑞全打诨太过,梅所饰为贞女雪娥,谈不到有伤风化也。

如果说因为《北洋画报》的主持人是冯幼伟的侄子冯武越,而有意偏袒梅兰芳,特地请人出面辟谣的话,那么,不要忘记该报的经济资助人是奉系的张学良将军。

从该画报里既有梅兰芳这边的人,又有奉系那边的人来看,《〈凤还巢〉问题》这篇文章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及公正性。

梅兰芳这样一个名人,教育总长刘哲不会不知道,他绝不会随随便便地就禁演梅兰芳的戏。

当然,凤与奉的确是谐音,奉军在北京的军纪也的确很坏,北京人的确是很想让他们还巢,即退回到关外去。

从这个角度看,刘哲也可能的确有取缔、禁演的想法,但到底没有真凭实据。

不过,梅兰芳的确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克服了内忧外患,连续平息了几场风波,梅兰芳不免心力交瘁。

好在他有超人毅志力,更想以事业掩藏烦恼。

随后,他创排了两出新戏,即全本《宇宙锋》(这出戏日后成为梅派代表剧目之一)和《春灯谜》。

这两出戏都是从开台一直演到散戏。

无论是对于梅兰芳,还是对于戏院而言,这样的演出方式都是一种创新,也是梅兰芳京剧舞台实践方面的一次改革尝试。

然而,下半年,梅兰芳又遭生活打击,发妻王明华不幸病故于天津。

在她病危时,梅兰芳闻讯即刻赶到天津。

据说,孟小冬随即也抵津,见了王明华最后一面。

王明华故后,梅兰芳亲书挽联:

三年病榻叹支离,药灶茶炉,怜我当时心早碎;

一旦津门悲永诀,凄风苦雨,哭卿几度泪全枯。

王明华是9月下旬去世的。

两个月之后,梅兰芳、孟小冬相携出现在香港。

这年年初,梅兰芳携福芝芳赴天津演出;这年年末,梅兰芳携孟小冬赴香港演出。

相邻小说
民国之花开锦绣  [综漫]给大妖怪们当妈的那些年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红楼之元春不做贤德妃  离婚而已  (霹雳同人)狼皇少羽  海底两万里同人碎片  席先生宠妻举世无双  (七五同人)大宋风月  梅兰芳画传  (快穿)成为反派的日子  蒙古另类史:超级帝国  我的侦探物语果然有问题  英雄联盟之万物皆可捡  穿成豪门宠文炮灰后  快穿之男配这丫有毒  两1相逢  情陷芙蓉帐  梅兰芳自述  成了绝症男配的兔子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