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48章

吴光耀是不是记错了地点呢?遍查同治七、八、九年在京日记,都没有此类突发事件的记载。

曾氏日记于待人、会宴诸事,纪录甚详,此种事件虽不愉快,但是也没必要隐讳。

据此,可以认为,曾国藩在京期间遇刺,不符事实。

还不甘心的话,我们再看看在京期间乃至直督任内,他与&ldo;当事者&rdo;二陈的交往。

据日记记载,在京及直督任内,唯一一次三人共同见面,乃在九年七月廿三日:&ldo;陈小蕃来久谈,陈镇来一谈&rdo;;小蕃,陈廷经字。

陈镇,即陈国瑞。

此时曾国藩正处理天津教案,陈国瑞被法国公使罗淑亚点名抓捕,他力辩其不在事中,无须治罪。

与二陈的会谈,应该与此有关,陈国瑞这会也绝不可能&ldo;酒酣&rdo;、&ldo;拔剑&rdo;。

根据对曾国藩言行踪迹的调查,我们找不到遇刺的痕迹。

从陈国瑞在同治八、九年内的行踪,也看不出他曾有此豪举。

刺杀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未遂,若要论罪,必是死刑;倘若审官徇情、奥援出力,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发配新疆、东北等地,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可是,考察事实,此期间的陈国瑞春风得意,直上青云,怎么也不像受过刑责的样子。

所以,&ldo;白云可杀&rdo;,而终于未杀。

人物、时间、地点,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此一事件的真实性,吴光耀捏造故事、意淫老乡,可以结案定拟。

九泉之下,他恐怕也因造谣诽谤而处身拔舌地狱了。

庆云(国瑞字)虽未追杀&ldo;白云&rdo;,但是,人在长安,浮云已散,陈国瑞将度过一段事机最顺、意气最盛的岁月,足以令其淡忘过往的屈辱,消泯曾经的恩怨。

同治七年春,捻军张宗禹突犯直隶、山东,经醇王密荐,陈国瑞赴京,进入神机营,以头等侍卫身份训练旗兵。

当时捻势大盛,恭亲王节制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诸军,合围会剿,成效不著。

陈国瑞以剿捻起家,一时间很多人都想重新起用他。

因剿捻不力而退居后勤保障一线的曾国藩也不例外。

五年底,他给李鸿章幼弟李昭庆传授机宜,就说:&ldo;据擒贼供:所以怯陈国瑞者,以其夜间极善劫营,又打仗耐久,不肯收队。

湘、淮各军枪炮远胜于陈,但不肯恋战,收队太快&rdo;;淮军初始,得苏、沪饷源之利,过于倚靠洋枪大炮,养成骄娇之气。

与捻军相遇,对攻近战,稍逊一筹,并不仅仅是不习骑战的原因(陈国瑞在僧军,并不统领马队,而是指挥步兵)。

来自对手的赞扬最可宝贵,所以曾国藩不得不惹发相思,唱起&ldo;人不如故&rdo;的老调。

六年初,他就写信给李鸿章:&ldo;拟调陈国瑞前来金陵察酌,练成一军,备贤昆仲及舍沅弟调遣&rdo;;按:曾国藩时任两江总督,故称调其来金陵;&ldo;舍沅弟&rdo;,曾国荃字沅浦,时任湖北巡抚。

相邻小说
回到三国当老大  素女寻仙  蒋介石传  魔三国  花间一壶酒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北京镜鉴记  邪帝诱宠:一口吃掉太子妃  四宝来袭,战爷娇妻是大佬林双  末日红颜赋  权臣宠妻:媳妇儿是个小锦鲤  泣血的军魂  离婚当天,前夫跪求我复合  天书·大空亡  第12个木头人  月光光,心慌慌  凶心人  空之境界  上善若玉  邪帝狂后:废材九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