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22章

&ldo;愿弟早定大计,趁势图之。

莫为浮言所惑,谓金陵指日可下;株守不动,贪赫赫之名,而昧于死活之势。

如弟之志必欲围攻金陵,亦不妨掀动一番,且去破东坝,剿溧阳,取宜兴,占住太湖西岸。

然后折回,再围金陵。

亦不过数月间事,未为晚也&rdo;(十月三日);

&ldo;破东坝,剿溧阳,取宜兴,占住太湖西岸&rdo;,即占据南京东南的战略要点,方可远防来自苏州、嘉兴的援军,雨花台围师乃无后患,即前所谓肃清外围之&ldo;力围&rdo;。

曾九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根本不采纳曾国藩这个建议,决计&ldo;呆&rdo;围。

&ldo;呆&rdo;,出自曾国藩之口,固为贬词。

但是,以之描述曾国荃的个性,却十分恰当。

左宗棠尝目曾国藩为&ldo;书憨&rdo;,曾国藩亦尝视郭嵩焘为&ldo;书呆&rdo;,湘军诸人互相&ldo;呆&rdo;、&ldo;憨&rdo;之,也算此军一大特色。

考其言行,曾、郭之&ldo;憨&rdo;、&ldo;呆&rdo;,俱能转圜,不算真&ldo;呆&rdo;;曾九之&ldo;呆&rdo;却是&ldo;我心匪石,不可转也&rdo;的真&ldo;呆&rdo;。

且曾九之&ldo;呆&rdo;与曾、郭二人&ldo;书呆&rdo;之&ldo;呆&rdo;,又有不同。

书&ldo;呆&rdo;者,不过是尽信书、知经而不知权,大可欺之以方,动之以情。

曾九之&ldo;呆&rdo;,则近乎&ldo;犟&rdo;,并非不明白道理,实因欲望太盛,无法自抑,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理不可喻,情不可感,湖南俗语所谓&ldo;不进油盐&rdo;也。

呆、犟都是不讲道理,但呆、犟自有一番道理。

曾国荃的道理,怎么讲的呢?他认为:南京是&ldo;长毛老巢&rdo;,湘军起兵,最终任务也就是占领南京。

现在从安庆至南京,自西而东,水陆俱已打通,固应驻扎一支部队在南京城下,以起到威慑作用。

而且,可以牵制苏、常、杭、嘉的太平军,令其在回救南京和扩张势力(例如进攻上海、福建和江西)之间难以取舍。

如果遵从&ldo;阿兄&rdo;的建议,解围南京,转战东南,去攻打东坝、宜兴以至太湖西岸等战略要地,事机顺利,固然如曾国藩所说&ldo;不过数月间事&rdo;,可以快去快回,继续围困南京。

但是,事机不顺的话,就有可能在攻城、野战时被&ldo;忠逆&rdo;等人纠缠,而南京&ldo;城贼&rdo;也可能趁机和江、浙太平军取得联络,那么,再想回来围困南京,恐难如愿。

这是他对大战略的理解。

小九九方面,他也有打算:扬州、镇江分别为都兴阿、冯子材镇守,此二人都不属于湘军系统;如果湘军撤围后,此二人奉到圣旨或自作主张,前来围攻南京,那他只能作为&ldo;会剿&rdo;之师参与围城,主客易位,事权旁落。

所以,这个&ldo;茅坑&rdo;,不论便意之有无,他都得死死占住,不肯轻言撤离。

乍一听,曾&ldo;呆&rdo;并非全无道理。

但是,刚刚发生的&ldo;围剿围军&rdo;之战,令人后怕,江、浙等地太平军极有可能再度东来。

当李鸿章、左宗棠两军未能&ldo;肃清&rdo;江苏、浙江两个战场之前,&ldo;呆&rdo;围南京,时刻都有隐患。

何况,目前也就围住了南京的南面,并未形成合围,战略上的影响更大于战术上的实际作用,倘为此付出大代价,似乎不值价。

相邻小说
第12个木头人  邪帝狂后:废材九小姐  花间一壶酒  空之境界  邪帝诱宠:一口吃掉太子妃  权臣宠妻:媳妇儿是个小锦鲤  北京镜鉴记  离婚当天,前夫跪求我复合  蒋介石传  泣血的军魂  月光光,心慌慌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凶心人  天书·大空亡  回到三国当老大  素女寻仙  末日红颜赋  魔三国  上善若玉  四宝来袭,战爷娇妻是大佬林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