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5章

的军事基地确保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内战中所需要的力量。

到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人已把中国国民

党人赶出了中国大陆,迫使他们逃到了离岸一百英里之遥的海岛台湾省。

在对日战争中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为的俄国人,竟成了日本战败的主要受益者。

美国在对日作战中提

供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力、物力和智力,却失去了大部分胜利果实,并为共产主义的扩张开辟了道路。

美国最大的错误是,直到1945年7月的同盟国波茨坦会议上,仍坚持要俄国介入太平洋战争,尽管到

1944年秋季美国已经摧毁了日本的海军,并已赢得了战争。

日本人将没有能力抵御对他们的本土岛屿实施

的窒息性封锁。

由于日本人对原材料(但最重要的是食品)要依赖进口,封锁就有可能使他们屈服。

但是美

国人担心,日本人不论其情况如何,将会反抗到底;此外,美国仍坚持一种要求无条件投降的立场。

富兰

克林?d?罗斯福总统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持的这一论调来自美国的战争观念:美国人把战争看

做是一场善与恶的重大较量。

因此,战争的目的是夺取全面胜利,彻底征服敌人。

这一观念跟19世纪伟大的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观念不相一致。

克劳塞维茨在其

主要论著《战争论》中鼓吹的战争观念是,战争是国家政策的延伸。

他在下面一句话中说明,必须把政治

目的跟进行战争联系在一起。

&ldo;政治计划是目的,而战争是手段,决不能认为手段可以跟目的分割开来。

&rdo;克氏的观点在描述战争的正当目的方面远比全胜学说准确得多。

不仅美国人进行的这场太平洋战争被无条件投降论无望地弄得很不正常,而且战事的明显成功使得许

多美国人认为,全面胜利已被证明是战争的唯一目的。

将战争看做是追求全胜的这一美国倾向,在朝鲜战

争中将给美国人的思维蒙上厚厚的阴影。

但是,克劳塞维茨这位造诣最深的西方军事思想家,却拒绝接受

如下观点:战争的正当目的是将敌人踩在脚下,将其摧垮。

克劳塞维茨说道:&ldo;战争只不过是运用别的混

合手段继续进行政治交往而已……停止外交照会断绝了不同国家和政府之间的政治关系吗?战争难道不是

另外一种表达思想的作品和语言吗?它肯定有自己的语法,但却没有自己的逻辑。

&rdo;

若没有无条件投降这一准则,日本人也许早就投降了,有可能在1944年晚些时候,而到1945年春天则

相邻小说
邪帝诱宠:一口吃掉太子妃  回到三国当老大  异域  黑白底片  租房  夜屋  怨灵  月光光,心慌慌  古长青楚云墨  凶心人  空之境界  上善若玉  晋王吕布传  匪夷所思  天书·大空亡  素女寻仙  第12个木头人  蒋介石传  北京镜鉴记  末日红颜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