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2章

正巧一名三十岁左右的青衣文士背着行囊路过,闻言走过来笑道:&ldo;&lso;去避来&rso;当然是有来历的。

白居易有诗云:&lso;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rso;岸花汀草,碧芜千里,美不胜收。

张若虚则有诗云,&lso;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rso;芳华难驻,美意不留,怅恨无穷。

世人总是屈指盼春来,弹指惊春去,如此类推,去的难道不该为来的让道么?&rdo;

他虽偷换了概念,却是才思敏捷,解释得着实巧妙,尤其眼下正值寒食,恰是暮春的尽头,这一番奇谈妙论可谓十分应景。

道服男子欣赏他才情风雅别致,有心结识,上前作了一揖,道:&ldo;在下大名府潘阆,字梦空,号逍遥子。

这位是小友寇准,字平仲,关中人氏。

敢问兄台高姓大名?&rdo;青衣文士道:&ldo;鄙姓王,名嗣宗,字希阮,河东汾州人氏。

&rdo;

潘阆道:&ldo;原来是王兄。

&rdo;寒暄几句,又问道,&ldo;不知王兄这次来汴京所为何事?是探亲,还是访友?&rdo;王嗣宗笑道:&ldo;王某预备参加明年乙亥科的科举考试,此番进京,特地为游学而来,务求明年金殿题名。

&rdo;

按照惯例,乡试在秋季举行,会试和殿试则分别在次年的正月和二月举行。

州郡均有&ldo;解额&rdo;限制,即朝廷分配的录取指标有数目规定。

为防止外地人在本地应试发解,占用本地解额,各地对考生的户籍资格要求极严,只有有户籍且长居本地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这王嗣宗衣貌不扬,囊櫜萧然,又是孤身一人,未带僮仆,连代步的驴马也没有一匹,料来家境贫寒,并非出身世家豪族。

他不在家乡汾州安心准备乡试,却提前到京师游学,无非是要投诗献文给名公巨卿,先求扬名于京师,混个脸熟,好在将来的会试中占到先机。

这一招即世人所称的&ldo;行卷&rdo;,在唐宋士子中颇为流行,大才子白居易昔日也曾用过。

当今声誉卓著的知制诰王祐也是靠这一招起家,他年轻时在洛阳游学,投书给宰相桑维翰,桑维翰惊叹其文彩华丽,击案赞赏,王祐由此名闻京师,顺利步入仕途。

招固然是好招,但京师藏龙卧虎,高士如云,非文章才华杰出者不能走行卷之路,不然只会贻笑大方。

这王嗣宗以一张口便是&ldo;金殿题名&rdo;,可见对自己的才学极有信心且对进士头衔势在必得。

潘阆虽也自负诗文才学,却久有隐逸山林之心,不喜科举,对士子&ldo;行卷&rdo;、&ldo;通榜&rdo;之举更是轻视,闻言只淡淡一笑,并不作答。

寇准却恭恭敬敬地叉手道:&ldo;原来王丈是进京游学。

想来王丈诗文华美锦绣,寇准不才,还请多多指教。

&rdo;

王嗣宗见他年纪虽幼,却是言谈不俗,举止有大家气派,颇为惊奇,忙回礼道:&ldo;不敢当。

&rdo;又问道,&ldo;寇小哥儿当真是关中人氏么?听你口音,倒似河北一带人氏。

相邻小说
强强联合  [综英美]哥谭是个女装大佬  草上霜花  在反派营里拿小白花人设  [火影]鸣子每天都想回四战  这届和亲的公主不行  神医毒妃,王爷尝个鲜  和影帝同台后我爆红了  辅助长得好看有什么用[电竞]  [综漫]你掉的是哪个宰  安氏小饭馆  嫁给死对头后我真香了  空中城  高衙内新传  惊!重生后全宗门都在偷听我吐槽  皇后她作天作地[穿书]  [文野]令人痛经的异能  重生后我发芽了  慕红裳  青春,兜兜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