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3章

拜伦的祖国不是希腊,但他愿意把希腊看成自己的文化祖国,因此自己也就成了接过希腊琴弦的流浪者。

这样一位拜伦,一定会到如此壮观的海神殿来参拜,并郑重留下自己的名字。

猜测引发了好奇,我和戈辉都想偷偷地越过拦绳去寻找,一再回头,只见警卫已对我们两人虎视耽耽。

同来的伙伴右1看出了我们两人的意图,不知用什么花招引开了警卫,然后一挥手,我和戈辉就钻进去了。

石柱很多,会是哪一柱?我灵机一动,心想如果拜伦刻了名,一定会有很多后人围着刻,因此只需找那个刻名最密的石柱。

这很容易,一眼就可辨别,刻得最密的是右边第二柱,但这一柱卜卜下下全是名字,拜伦会在哪里?我虽然只见过他的半身胸像却猜测他的身材应该硕长,因此抬头在高处找,找了两遍没找到,刚移目光,猛然看见稍低处正是他的刻名被密密层层地包围着。

刻得那么低,可以想见他刻写时的心情。

必须把自己的名字签写在希腊文明的肌肤匕,即使是遗迹,也必须低头刻写,如对神明。

由拜伦的刻名,我想起了苏曼殊。

这位诗僧把拜伦哎唐磺》中写希腊行吟诗人的那一节,翻译成为中国旧体诗,取名《哀希腊》,一度在中国影响很大。

翻译的时间好像是一九o九年,离今年正好九十年,翻译的地点是日本东京章太炎先生的寓所,章太炎曾为译诗润饰,另~一位国学大师黄侃也动过笔。

苏曼殊借着拜伦的声音哀悼中华文明,有些译句已充满激愤,如&ldo;我为希腊羞,我为希腊哭&rdo;。

苏曼殊、章太炎他们都没有来过希腊,但在本世纪初,他们已知道,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具有历史的可比性。

这在中国是一种超越前人的眼光。

我们在世纪末来到这里,只是他们眼光的一种延续。

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已不会像拜伦、苏曼殊那样痛心疾首。

希腊文明早已奉献给全人类,以狭隘的国家观念来呼唤,反而降低了它。

不管怎么说,我们来希腊的第一天就找到了大海,找到了神殿,找到了公元前五世纪,找到了拜伦,并由此而引出了苏曼殊和中国,已经足够。

开了这个头,可以回城找旅馆了。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希腊稚典夜宿herod犯n旅馆

荷马的迈锡尼

希腊是西方很多学间的源头。

在雅典住下后我一再打量四周,心想世间有多少高头讲章和书斋玄谈,都是凭借着这儿取得权威性的,而这)l的一切却朴实无华,没有装腔作势的模样。

这里的路人并不要求我们都去披上柏拉图式的麻片,这里的学者并不要求我们按照希罗多德(herodotu。

)的《历史》来叙述世事,这里的青年并不端着架子好像是天生的什么后裔。

回想希腊当初,几乎所有的学问家都风尘仆仆。

他们行路,他们发现,他们思索,他1门校正,这才构成生龙活虎的希腊文明。

希罗多德从三十岁开始就长距离漫游,东到巴比伦,西到西西里,南到卢克索,北到黑海边,又长期参与雅典城邦的各种文化活动,这才有后来的《历史》,更引起我兴趣的是哲学家德漠克利特(dolltu。

山u、),他一生所走的路线与我们这次考察基本重合。

从希腊出发,到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

他漫游的资金,是父亲留下来的遗产。

等他回到希腊,父亲的遗产也基本耗尽,当时他所在的城邦对于子女挥霍父辈遗产是要问罪的,据说他在法庭上以自己刚刚完成的学术著作《大世界》为自己辩护,终于说月及法官,免于处罚。

德漠克利特在法庭,上论述旅行考察与自己学术建树的关系,一定很精彩,可惜无缘读到,但我们却记下了他这样一段话:

相邻小说
失忆后我攻略了反派  穿成富二代前女友  花瓶娘子追夫记[重生]  嫁冠天下  霜冷长河  青春值得被记忆  她和她的心机BOY  在年代文里养反派  宠文里的极品男配重生了  禁界[全息网游]  文化苦旅  超级军霸  逼婚首席:影后前妻很抢手  盛宠四王妃  中国之旅  穿成反派男主极品娘[穿书]  终于愿赌服输  穿成弱受他大哥  二蓝神事务所  众神的偏爱